头风病是什么?头风病怎么办?头风病症状有哪些?

头风病是一种以慢性阵发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于复发。此病在古代医著中常与头痛并列提出。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风病等原发性头痛。

概述

头风病是一种以慢性阵发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于复发。此病在古代医著中常与头痛并列提出。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风病等原发性头痛。

症状

临床表现

头痛的部位可为一侧、两侧甚或全头部。疼痛性状有跳痛、酸痛、灼痛、冷痛、重痛、胀痛、针刺样痛等,严重时头痛如裂。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该病病程长、易于反复发作。

病因

该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其中以风邪、气滞、血瘀、血虚、痰浊、阳虚最为多见。病机主要概括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方面。因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六腑的气血皆上注于此,因此外感六淫、或内伤脏腑、皆可导致气血逆乱,络脉瘀阻,经络运行失常,脑失所养,不通则痛。本病的病机总以脏腑功能失调为本,风火痰瘀为标,本虚标实,病机较为复杂。

就医

诊断

据1994年《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可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上扰、瘀阻脑络、气血亏虚、肝肾阴虚五型。

1.肝阳上亢

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红,苔薄黄,脉弦。

2.痰浊上扰

头痛胀重,或兼目眩,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黏白,舌苔白腻,脉弦滑。

3.瘀阻脑络

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初固定,痛如锥刺。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或细涩。

4.气血亏虚

头痛绵绵,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脉弱。

5.肝肾阴虚

头痛眩晕,时轻时重,视物模糊,五心烦热,目干,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弱。

检查

中医望诊、舌诊、脉诊等。

血常规检查、头部CT检查、X线检查等。

诊断

1.主症为反复发作的头痛,病程大于6个月或至少有5次发作。

2.头痛的部位可为一侧、两侧甚或全头部。

3.疼痛性状有跳痛、酸痛、灼痛、冷痛、重痛、胀痛、针刺样痛等,严重时头痛如裂。

4.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5.发病有急有缓,起止无常。

6.经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理化检查等可以除外颅脑外伤与颅内器质性病变引起者。

治疗

1.辨证施治

肝阳上亢型头痛可选用天麻钩藤饮;痰浊上扰型头痛可选用二陈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等;瘀阻脑络型头痛可选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气血亏虚型头痛可选用四物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肝肾阴虚型头痛可选用六味地黄汤、明目地黄丸等。

2.针刺治疗

可根据症型选用太溪、太冲、合谷、百会、四神聪、足三里、丰隆、三阴交、气海、手三里、神庭、上星等穴。

3.放血治疗

头痛剧烈时可在头顶的压痛点、四神聪、太阳穴处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

4.推拿按摩

点揉风府、天柱、风池、曲鬓、角孙、率谷、太阳穴等穴,按揉外关、合谷、阳陵泉、太冲等。拿揉颈项部,分推肩背,拿揉肩部,轻叩肩背。

日常注意

注意生活规律,饮食有节,防止因过劳饮食不当而使病情反复。保持心情舒畅,使气血流畅,以减少头痛的发作。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活动,如经常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运行,使脑髓得以濡养。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噪声的害处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2023-9-9 23:23:44

药品

磷酸氢钙咀嚼片(中恒)的功效与作用-磷酸氢钙咀嚼片(中恒)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