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言语障碍是脑血管病、脑炎、脑外伤和脑肿瘤等脑部疾病的常见症状。
言语障碍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失语、构音障碍。失语是对语言的理解或应用的障碍。构音障碍表现为语音功能异常。
失语症简单来分可分为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前者表现为找词困难,后者表现出不能理解他人说话的意义。
构音障碍表现为构音不清、发音异常等。此病若不能及时、恰当地治疗,有可能引起语言功能丧失。
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大多数是由于大脑疾病而引起的。除此之外,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或者患者所在的环境语音缺乏或其家族有遗传史,也有可能出现言语障碍。
该病会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但患者通过学习、训练以及其他物理康复技术的治疗可以部分恢复因病损而丧失的言语功能。
言语障碍多由脑血管病导致,所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戒烟酒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言语障碍的发生率。
症状
言语障碍会出现哪些症状?
言语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失语症和构音障碍两大类症状。
失语症[1]
失语症是指脑部病变所致语言功能的丧失或障碍。患者常表现为理解、形成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下降或丧失。
运动性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症又称“布罗卡失语症 (Broca aphasia)”、“表达性失语症 (expressive aphasia)”。主要表现为口语表达困难,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相对地较为完整。
感觉性失语
感觉性失语又称听觉性失语。患者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自己却说话流利,但内容杂乱,别人不能理解。
命名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表现为患者称呼物体及人名的能力丧失。
传导性失语
传导性失语是指言语信息从后部言语中枢输入前部言语中枢的传导受阻。复述障碍明显,口语尚流畅但常有错误,多有发音韵性错语,理解能力相对好。
完全性失语
语言功能所有方面均重度障碍,使用语言的能力几乎完全丧失。
构音障碍[2]
构音障碍即当患者欲将想说的话语(脑内言语)转变为有声言语时,言语器官的功能失调,不能构成语音,以致无法进行正常的言语表达。构音障碍轻者表现出构音困难,重者甚至不能发音,称为构音不能。
构音障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咬字不清,发音不准,鼻音过重,音调、声响、语速、言语节律异常。具体来说就是,讲话不流利,吐字含糊不清。严重时,说话断断续续,不能形成完整的句子,让人难以理解。最严重时,患者完全不能说话。
患者一般只是口语的表达障碍,而言语所表达的内容、语法等往往都是正常的,对理解他人的语言也无困难。
言语障碍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呢?
言语障碍患者可能由于表达不清,甚至无法表达而感到痛苦,容易产生焦躁、抑郁、孤独或抗药心理等心理障碍[3]。
病因
言语障碍的病因较多,可分为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障碍两大原因。
言语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器质性病变
一般而言,一些脑部疾病如脑炎、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均有可能导致言语障碍。除此之外,构音器官形态异常也有可能导致发音、构音等障碍[4]。
功能性障碍
功能性言语障碍是指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了发声障碍。目前对于功能性言语障碍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由遗传及心理障碍引起[5]。
言语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研究表明,若女性在怀孕期间曾服用某些药物,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孩子出生后,更有可能需要重症监控护理,而孩子以后出现言语和语言障碍的风险会增高[6]。
长期处于语言缺乏的环境下,幼儿也有可能产生言语障碍[7]。
就医
言语障碍患者何时应就诊?
当患者表现出不能理解他人说话的意义或发音异常,构音不清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耳鼻喉科
康复科
诊断和检查
常见的诊断与检查有: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医生不仅会对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辨别分析,而且还会询问相关病史,并着重进行神经系统方面的相关体检。
此外医生会着重对患者进行喉咙等发音器官的检查,排查发音器官形态是否出现问题。
实验室检查
依据可能的病因选择有必要的检查。例如血常规、生化等,对于考虑脑炎的患者需要进行脑脊液相关检查。
影像学检查
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进行检查,有助于医生判断失语定位。除此之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也可以探测其他脑部疾病,有助于诊断由于脑部疾病而导致的言语障碍。
基因分析
对于某些遗传性言语障碍疾病,基因分析有重要的确诊意义。
医生可能要问患者/家属的问题?
患者的发病年龄?
患者的表达是否清晰?是否能够理解他人的语言?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患者之前有服用过什么药物么?之前有没有得过这种病?家人是否也有相似的症状?
患者之前是否有脑部疾病或脑损伤的经历?
患者/家属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引起言语障碍呢?
这个病会遗传吗?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
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吗?
应该如何与患者更好地沟通?
治疗
言语障碍多会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职业能力等,但患者通过学习、训练以及其他物理康复技术的治疗,可以恢复因病损而丧失的言语功能[8]。而对于功能性发声障碍,则主要采取心理疗法等[5]。
学习与训练
患者可以自主进行学习或在他人帮助下进行言语训练。言语训练包括构音训练、命名训练、阅读理解训练、书写训练及语言记忆训练等。
构音训练:主要目的是让患者认识和辨别正确的发音。通过反复纠正错误发音及模仿正确发音来进行训练,其训练时间较长。
命名训练:家属可以将实物或者图片放在患者面前让其说名字,当患者回答不上时可适当提示。
阅读理解训练:准备一些卡片图画等,让患者针对这些图画描述一段故事。
书写训练:让患者理解语义后,进行抄写、默写训练。
语言记忆训练:让患者记住一个故事后,根据故事情节提问患者。
物理治疗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磁刺激疗法、物理性刺激。
常用物理治疗为经颅电刺激或磁刺激疗法,这种疗法一般用于有脑部疾病的患者。该疗法需要在患者的头皮上进行电刺激或磁刺激,进而对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进行干预,帮助言语功能重建。
物理性刺激一般用于发音器官出现问题时进行的治疗。医生找出发音器官的功能障碍所在部位后,以相应的方法刺激该部位。
心理疗法
功能性言语障碍是指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了发声障碍。功能性发声障碍主要采取心理治疗,例如暗示疗法。暗示疗法指的是通过一些非批评性的暗示,使患者产生认知、情感和行为改变的心理治疗技术。
日常注意
言语障碍患者可能由于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甚至无法表达而感到痛苦,容易产生焦躁、抑郁、孤独或抗药心理等心理障碍。此时家属应体谅患者,与患者共同努力,帮助患者克服疾病的困扰[9]。
患者在日常注意生活中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积极进行言语训练。
应注意日常注意养护,包括对发音器官的呵护,防止其他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家属在护理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家属应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神、表情、行为来积极帮助患者正常生活。
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减轻患者躯体上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重症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应及时与其沟通,帮助其调整心态。
进行有计划的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
预防
如果家庭有言语障碍性疾病遗传的背景,更应该注重预防。除此之外,对于幼儿刚开始学习语言时,应给予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脑血管病的预防
积极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戒烟酒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脑血管病,减少言语障碍的发生。
遗传咨询及携带者基因检测
遗传咨询:与咨询医生和咨询者就家庭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复发风险等所面临的全部问题,进行商谈、讨论,最后做出合适的对策和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帮助下付诸实施。
基因检测:可以探测是否携带有致言语障碍疾病的高危险基因,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
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女性在怀孕期间,应注意避免使用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必须用药,应遵医嘱,严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