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无反应觉醒综合征,植物人
概述
植物状态指患者对自身和外界认知功能丧失,呼之不应,不能与外界交流,可以自然的呼吸,有周期性的清醒和睡眠、自发或反射性的睁眼、无意义的哭笑、流泪等。
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脑损伤都可能出现植物状态。
对于颅脑损伤后植物状态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快实施催醒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目前没有突破性的治疗进展。
植物状态患者可能先意识恢复,随后功能恢复,可能出现或不出现心理障碍。如果患者进入植物状态慢性期(非创伤性脑损伤 3 个月后、创伤性脑损伤 12 个月后),可能会永久伤残或需要长期辅助治疗。
家属应多陪在患者身旁,鼓励患者,也需要给自己更多耐心。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应加强照护,防止患者皮肤出现水疱,甚至溃烂(褥疮)、感染等情况。家属可录制患者有反应的视频,记录患者行为,协助医生给出更准确的诊断。
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症状
植物状态常见症状有哪些?
植物状态患者有周期性的清醒和睡眠,也可有自发睁眼或刺激反应,但对周围事物没有认知。
对自身和外界认知功能全部丧失,呼之不应,不能与外界交流。
可以自然的呼吸。
周期性的清醒和睡眠,有自发或反射性的睁眼,但是也是无意识的。
一些自发性运动行为:如咀嚼、磨牙、抽舌头、无意义的哭笑、流泪等。
反射性运动行为:如吸允、咀嚼、吞咽,咬合反射(假如汤匙触碰到牙,患者会出现咬的动作,当你想移动汤匙时,会咬的更紧)等。
大小便失禁。
病因
植物状态的病因是什么?
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脑损伤都可能出现植物状态。
外伤:交通事故、劳动事故、高处坠落、暴力伤害等。
非外伤:缺氧、中风、中毒、感染、脑肿瘤等。
就医
何时该就医?
任何原因导致患者对外界环境无反应,都应紧急就医。待病情稳定后,由专业多学科康复团队完成后续治疗。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重症医学
康复科
医生如何诊断植物状态?
医生会了解患者疾病史、异常状态持续时间,检查是否存在意识障碍、严重程度、范围,利用量表工具评价患者状态等。必要时,医生会增加影像或电生理检查。可能使用到的检查如下。
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有助于了解患者意识水平的变化。
Wessex脑损伤量表:主要是了解患者脑损伤后的早期恢复情况。
影像和电生理:如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家属哪些问题?
患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种“昏迷”的?
患者以后会长期住在哪?
治疗可能要持续较长时间,家属是否愿意坚持治疗? 有做好心理准备吗?
患者家属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患者能不能听到家人说话?他知道家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吗?
患者能醒吗?什么时候能醒?醒过来的可能性高吗?
有什么治疗方法?治疗的时候,患者会有感觉吗?
出院以后,要怎样照顾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患者有哪些反应,说明快要醒过来了?
治疗
如何治疗植物状态?
对于颅脑创伤后植物状态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快实施催醒治疗。
基础治疗
早期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合理营养支持,警惕并发症发生,如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医生会制定处理并发症的方案,避免加重病情。
状态评估
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医生会评估患者恢复意识可能性并及时治疗;如果患者存在长期植物状态的可能,医生会与患者家属沟通,来确定下一步治疗目标和方向。
药物治疗
对于创伤性植物状态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证或其他特殊风险,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治疗,如金刚烷,主要是为了加速康复。但目前还没有突破性的治疗进展。
植物状态患者能恢复吗?
植物状态患者的恢复分为意识恢复和功能恢复。意识恢复是指患者能明确感知到周围环境,例如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微意识状)。功能恢复指患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或具备参加个人、专业或娱乐活动的能力(脱离微意识状态)。
植物状态患者可能会先有意识恢复,随后表现出功能恢复,可能出现或不出现心理障碍。
植物状态患者往往预后不良,但不同患者的疾病结局各异。
当患者进入植物状态慢性期(非创伤性脑损伤 3 个月后、创伤性脑损伤 12 个月后),可能会严重永久伤残或长期需要辅助治疗。
日常注意
植物状态患者家属日常注意有哪些注意事项?
早期阶段,部分患者只有和熟悉的人在一起才有行为反应,家属应多陪在患者身旁,鼓励患者。植物状态患者反应经常延迟和不连续,如同新生儿一般,需要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这种情况下,家属非常容易疲劳,也要给自己更多耐心。家属还可给医生提供重要信息,例如患者性格、爱好、信仰等。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学习如何使用行为评估工具。
加强照护,防止患者皮肤出现水疱,甚至是溃烂(褥疮)、感染等并发症。
录制患者有反应的视频。
按照下面表格记录患者行为,协助医生更准确的诊断。
观察内容
详细记录所看到和经常发生的行为
视
1、他们的眼睛会跟随物体移动吗?
2、他们有看人或照片吗?
3、他们有遵循写在纸上的指示吗?
听
4、他们会转过脸或转向声音处吗?如音乐、声音。
5、他们会遵循口头指令吗?
触
6、他们会用手触摸物体或移开手吗?
闻/嗅
7、他们会把脸转向有气味的地方或屏住呼吸吗?
8、他们对不同的气味有不同的反应吗?
运动/功能
9、你有看到他们向某个方向移动吗?
10、他们能握住东西吗?
11、他们有移向东西或用手拿东西吗?
12、他们会根据你的指令运动吗?
交流
13、他们有表现出对某些人的偏爱吗?
14、他们对玩笑、鬼脸或不愉快的事情有反应吗?
15、他们能做姿势,如竖起大拇指吗?
16、他们能交流吗?即用眨眼、手势或说话回答“是/否”?
觉醒
17、有什么能让他们保持觉醒或提高警觉性吗?
预防
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