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肛瘘是什么?单纯性肛瘘怎么办?单纯性肛瘘症状有哪些?

单纯性肛瘘是指直肠周围受到感染后,在肛门周围软组织形成化脓性疾患,最终在肛门附近的体表形成肛管或直肠下段,与会阴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仅有一个内口、瘘管和外口。肛瘘占肛肠病的发病率,国内统计为 1.67%~2.6%,国外为 8%~20%。发病年龄以 20~40 岁青壮年男性为主,其中单纯性肛瘘是肛瘘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目前,肛腺感染、中央间隙感染和雄激素分泌失常等学说是单纯性肛瘘的主要发病机制。除此之外,盆腔脓肿、会阴及肛门直肠的损伤、炎性肠病、性病以及肛门部恶性肿瘤等也有报道。单纯性肛瘘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单纯性肛瘘,多存在反复发作的肛周疼痛、流脓水及肛周潮湿瘙痒不适感等。单纯性肛瘘一般不能自愈,主要行肛瘘切开术,治愈率可达 90% 以上。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发病,如合理饮食、均衡营养、良好的排便习惯以及保持肛门清洁等。

概述

单纯性肛瘘是指直肠周围受到感染后,在肛门周围软组织形成化脓性疾患,最终在肛门附近的体表形成肛管或直肠下段,与会阴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仅有一个内口、瘘管和外口。

肛瘘占肛肠病的发病率,国内统计为 1.67%~2.6%,国外为 8%~20%。发病年龄以 20~40 岁青壮年男性为主,其中单纯性肛瘘是肛瘘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目前,肛腺感染、中央间隙感染和雄激素分泌失常等学说是单纯性肛瘘的主要发病机制。除此之外,盆腔脓肿、会阴及肛门直肠的损伤、炎性肠病、性病以及肛门部恶性肿瘤等也有报道。

单纯性肛瘘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单纯性肛瘘,多存在反复发作的肛周疼痛、流脓水及肛周潮湿瘙痒不适感等。

单纯性肛瘘一般不能自愈,主要行肛瘘切开术,治愈率可达 90% 以上。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发病,如合理饮食、均衡营养、良好的排便习惯以及保持肛门清洁等。

症状

反复发作的肛周疼痛、流脓水及肛周潮湿瘙痒不适感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复杂性肛瘘。

常见症状有哪些?

肛周疼痛:若肛瘘引流不畅,可出现局部肿痛,尤以排便或活动后加重。若感染加剧而形成“瘘管性脓肿”,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或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有些患者感觉肛门坠胀疼痛,且向腰骶部放射。但肛门外观无变化,多为黏膜下瘘(脓肿)或在齿线上方的内盲瘘的急性炎症期。

肛旁流脓:脓液量与肛瘘病程长短、管道数量、位置高低以及内口大小有关。初发瘘管分泌物较多,味臭而稠厚。日久则分泌物变稀薄,呈间歇性发作。脓性分泌物可自皮肤溃口、肛内流出。

肛周瘙痒:由于肛瘘外口分泌物刺激,可引起肛周皮肤瘙痒。有时还会继发肛门湿疹等皮肤病。长期刺激可致皮肤呈苔藓样变增厚。

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排便不畅:慢性炎症刺激引起肛管直肠环纤维化,或瘘管围绕肛管形成半环状或环状纤维组织增生,影响肛门括约肌舒缩而导致排便不畅。

发热:患者急性炎症期可恶寒、发热等。

病因

单纯性肛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肛腺感染:进入肛腺的粪便、异物或损伤导致肛腺隐窝瘀滞而感染。这种慢性感染使腺管上皮化,一旦形成脓肿并破溃或经外科引流,上皮化的腺管与肛周皮肤相通而成为肛瘘。

中央间隙感染:中央间隙是肛门直肠脓肿的原发部位,而栉膜区上皮细胞的存在是肛瘘的致病因素。上皮细胞被认为是胚胎期肛直窦的遗迹,对病源菌易感性强。病菌由破损的肛管上皮侵入,在中央间隙内最先形成中央脓肿,继而沿纵肌纤维向其他间隙蔓延形成肛瘘。

盆腔感染:盆腔感染会形成提肛肌脓肿,脓肿可通过括约肌间隙向下延伸到会阴,形成括约肌间瘘。或者穿破提肛肌,形成不典型的坐骨直肠窝脓肿,最终成为括约肌外瘘。常见的原因有阑尾炎、盆腔炎、炎症性肠病、直肠低位吻合口漏和盆腔肿瘤等。

肛周疾病:肛裂、肛周化脓性汗腺炎、肛周疾病术后感染、克罗恩病、结核病变、性传染疾病、恶性肿瘤和艾滋病等。

哪些人容易患单纯性肛瘘?

20~40 岁青壮年男性。

不注意肛门清洁卫生者,易使致病菌入侵。

患有糖尿病、肺结核或克罗恩病等疾病者,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和炎症刺激更容易引起单纯性肛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一旦出现肛周红肿热痛,有分泌物、流脓水、血水和瘙痒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建议就诊科室

肛肠科

医生如何诊断单纯性肛瘘?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和辅助检查的结果,确诊单纯性肛瘘并不难。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如下:

局部检查:

望诊:包括观察外口形态、位置及分泌物。

触诊:包括肛外触诊及直肠指诊。

辅助检查:可利用探针、注射、瘘道造影、腔内超声、内窥镜、磁共振成像、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肛门镜或直肠镜等检查,对可疑克罗恩病肛瘘的患者尚须行结肠镜检查,取标本送检。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

是否有糖尿病史、克罗病史、肺结核史、肛周手术史?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是否自行用过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单纯性肛瘘?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可以保守治疗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治疗费用多少?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目前针对单纯性肛瘘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原则:在维护肛门功能的前提下治愈肛瘘。

手术治疗

瘘管切开(切除)术:确定瘘管的行径和内口,用钝头探针自外口穿过瘘管,由内口进入肛管,沿探针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瘘管,完全敞开瘘管;切除内口周围炎性组织,以刮匙搔扒管壁肉芽及坏死组织,或将管壁全部切除;修剪创缘皮肤,使切口引流通畅并有利于肉芽从基底生长;结合袋形缝合有助于加快创面愈合。

药物治疗

主要通过中医药物来进行治疗。

中药汤剂

湿毒内蕴:

证候:肛周流脓水,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红肿灼热,渴不欲饮,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数。适用于肛瘘复发或感染期改善症状。

治则:清热解毒,除湿消肿。

例方:萆薢渗湿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萆薢、苡仁各 30 克、黄柏 12 克、茯苓、丹皮、泽泻各 15 克、滑石 30 克(包)、通草 6 克、金银花 9 克、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各 4 克。

正虚邪恋:

证候:肛周间断流脓水,脓水稀薄,外口皮色暗淡,瘘口时溃时愈,肛门隐隐疼痛,可伴有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濡。适用于肛瘘复发或术后改善体质。

治则:补益气血,托里生肌。

例方:十全大补汤。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黄芪和肉桂各 10 克。

阴液亏虚:

证候:肛瘘周围皮肤颜色晦暗,外口凹陷,脓水清稀如米泔样,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适用于结核性肛瘘及术后。

治则:养阴托毒,清热利湿。

例方:青蒿鳖甲汤加减。

常用药:青蒿 6 克、鳖甲 15 克、生地 12 克、知母 6 克和牡丹皮 9 克。

熏洗疗法

硝黄洗药:

组成:芒硝 60 克、大黄 30 克、紫花地丁 30 克、一枝蒿各 30 克、麻黄 10 克。

作用:清热解毒,软坚消肿。

适应证: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初期。

用法:煎水熏洗。

消肿洗剂:

组成:苍术 30 克、黄柏 15 克、赤芍 10 克、大黄 10 克、野菊花 15 克、川草乌(各) 10 克。

作用:清热除湿,消肿止痛。

适应证:脓肿溃后,肿胀疼痛。

用法:煎水熏洗。

苦参汤:

组成:苦参 60 克、石菖蒲 9 克、白芷 15 克、蛇床子 30 克、金银花 30 克、菊花 60 克、黄柏 15 克、地肤子 15 克。

作用: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适应证:脓肿溃后,肛周潮湿瘙痒。

用法:煎水熏洗。

疾病发展和转归

单纯性肛瘘治疗不及时会使肛瘘迁延不愈,反复脓肿发作,逐渐发展成为复杂性肛瘘。但经正确手术治疗后可痊愈。

日常注意

锻炼身体:久蹲、久坐和久站职业的人,应经常变换体位,适当增加活动。肛门按摩和提肛运动(导引术)对于改善肛门局部血流,锻炼肛门括约肌功能是一积极而有效的方法。

保证饮食卫生:饮食要有节制,切忌暴饮暴食、过饥或偏食。平时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白酒、大蒜和榨菜等。

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宜蹲厕过久,不要看书或吸烟。不要久忍大便,排便不要用力过猛,避免干燥粪块对肛门的压迫,防止便秘和腹泻。防治便秘,不能滥用泻药或经常灌肠,平时要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山芋、韭菜、青菜等)每天早晨空腹喝一些淡盐开水。

保持肛门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澡和坐浴。便后、睡前坐浴,勤换内裤。便后应用清洁柔软的卫生纸揩净肛门,以避免感染和擦伤肛门皮肤,肛门部保持干燥清洁。

预防

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畅和增加肠蠕动。

注意饮食节制,切忌暴饮暴食、过饥偏食。平时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白酒、大蒜、榨菜等。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间最好选择早晨起床或早饭后。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澡和坐浴,保持肛门部的清洁。

及时治疗有关疾病:如发现肛门部疼痛、瘙痒、出血、分泌物增多、皮肤肿胀等情况,应及时治疗,防止炎症扩散,疾病加重或诱发肛瘘;有蛲虫、滴虫等,就及时驱虫治疗,防止继发肛门湿疹,瘙痒症,肛裂等;肛门疾病常因周身有某些疾病而发生,或因病情加重而出现症状,如肺结核可并发肛周脓肿、肛瘘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养血安神糖浆的功效与作用-养血安神糖浆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秋季口干舌燥怎么办

2023-8-13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