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藏毛窦是什么?骶尾部藏毛窦怎么办?骶尾部藏毛窦症状有哪些?

骶尾部藏毛窦(The sacrocaudal pili sinus),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形成内藏毛发的慢性窦道或囊肿。二战期间,欧美军人长期乘坐吉普车,在这些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故又有“ 吉普车病” 之称。该病好发于 20~30 岁青年男性群体,肥胖及多毛体质者更易发。本病的发生,与久坐、肥胖、骶尾部外伤史等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先天学说和后天学说。该病的典型症状为骶尾部存在急性浅表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反复破溃,经久难愈。囊肿内常含毛发,伴肉芽组织。本病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手术目的是切除全部藏毛组织和窦道,切到骶尾筋膜和臀筋膜,尽量保留正常组织和皮肤。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感染加重,甚至累及骶尾骨,造成骨髓炎等。长期反复感染刺激,可引起局部肉芽组织增生,甚至癌变。

别称

吉普车病

概述

骶尾部藏毛窦(The sacrocaudal pili sinus),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形成内藏毛发的慢性窦道或囊肿。二战期间,欧美军人长期乘坐吉普车,在这些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故又有“ 吉普车病” 之称。

该病好发于 20~30 岁青年男性群体,肥胖及多毛体质者更易发。

本病的发生,与久坐、肥胖、骶尾部外伤史等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先天学说和后天学说。

该病的典型症状为骶尾部存在急性浅表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反复破溃,经久难愈。囊肿内常含毛发,伴肉芽组织。

本病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手术目的是切除全部藏毛组织和窦道,切到骶尾筋膜和臀筋膜,尽量保留正常组织和皮肤。

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感染加重,甚至累及骶尾骨,造成骨髓炎等。长期反复感染刺激,可引起局部肉芽组织增生,甚至癌变。

症状

骶尾部藏毛窦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早期:该病在发生感染以前,症状不明显或仅感觉骶尾部皮肤增厚或发硬,轻微胀痛或不适。

静止期:在骶尾部中线皮肤处,可见不规则小孔,直径约 1~3 mm,探针探查时可探入。

感染期:骶尾部出现一个表浅脓肿,局部可伴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此为该病的典型症状。

骶尾部藏毛窦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骨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感染加重,甚至累及骶尾骨,造成骨髓炎等。

癌变:长期反复感染刺激,引起局部肉芽组织增生,可能癌变。

病因

本病的发生与久坐、肥胖、骶尾部外伤史等因素有关。

常见原因有哪些?

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有以下两种学说:

先天学说

源于 19 世纪胚胎学的发展,认为藏毛窦的发生与发育密切相关,由于相关部位髓管残留物或骶尾部中央缝畸形发育,导致皮肤内涵物形成囊肿,其内毛发被解释为内陷的上皮存在毛囊。

后天学说

1946 年,Patey 报道 1 例理发师的手指上发现藏毛窦,使先天学说受到质疑。之后,较多学者认为,藏毛窦的发生是由于损伤、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走路、久坐等使骶尾部摩擦,臀中裂之间的毛发刺入局部皮肤,臀间裂有负吸引作用,可使脱落毛发向皮下穿透,形成短管道,而毛发仍然与其根部相连,短管道随即皮化,当毛发由原来的毛囊脱落后,被皮化短管道产生的引力吸入,毛发聚集于皮下脂肪内,成为皮下异物,一旦局部感染发生,便发病形成囊肿。

哪些人容易患病?

20~30 岁青年男性。

多毛体质者。

久坐者。

肥胖者。

骶尾部外伤史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骶尾部肿物时。

出现骶尾部疼痛时。

出现骶尾部有分泌物,流脓水、血水等症状时。

建议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结果,并与其他相似症状的疾病相鉴别,进行综合确诊。

常见的相关检查如下:

视诊:骶尾部中线可见 1 个或多个窦道,窦道口较小,周围皮肤红肿、变硬,常有瘢痕。

触诊:在窦道口附近,可摸到长椭圆形或不规则硬结区,挤压时,可排出脓性液体。急性发作期,有急性炎症表现,即有触痛和红肿,并排出较多的脓性分泌物。

探针检查:采用球头探针,自骶尾部探查,探针向颅侧走行,探入深度约 3~4 cm,有的可探入更深,远端为盲端,不与直肠相通。

影像学检查:

骶尾部超声检查、CT、MRI(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帮助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骶尾部造影:可了解骶尾部藏毛窦的范围、深度及走向。

X 线检查:可鉴别骨质破坏性疾病(结核)及骶尾部畸胎瘤。

腔内超声:可鉴别诊断骶尾部藏毛窦和肛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多大了?

哪里不舒服?该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是持续性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多久了?

有没有外伤病史?有没有肛周手术史?

有没有糖尿病史?有没有克罗恩病史?有没有肺结核史?

是否自行用过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骶尾部藏毛窦?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可以保守治疗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治疗费用是多少?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这个病有癌变或遗传的可能吗?

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抗感染治疗

感染早期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只能控制症状,其复发率极高。若形成脓肿,应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目的是切除全部藏毛组织和窦道,切到骶尾筋膜和臀筋膜,尽量保留正常组织和皮肤。应根据窦道部位、范围及感染程度,选择不同手术方法。

常见的手术方法如下:

切开引流术:急性脓肿形成时,即在局部麻醉下,行十字切开引流。化脓性骶尾部藏毛窦采用切开引流术,并不能得到根治。因此,在感染控制后,若窦道范围较小,可以切开所有原发和继发管道,清除肉芽组织,外敷防腐生肌药物,留等二期愈合或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窦道切除一期缝合术:适用于骶尾部中线上的小型无感染窦道。手术切除全部窦道,直至骶骨筋膜,将所有病变组织由骶骨筋膜切除,若骶骨筋膜受侵,也要切除,有时还需要切除尾骨。游离两侧的肌肉和筋膜,需完全缝合伤口,使一期愈合。缝合中,为了消除深的臀间裂、避免伤口裂开,可采用“Z” 形缝合术或菱形缝合术。

窦道切除部分缝合术:适用于窦道口及窦道较高患者,以及窦腔较大、有很多窦口和窦道的患者。在切除全部病变组织之后,将切口两侧的皮肤和肌肉在中线上缝合于骶骨筋膜,中间留一间隙用于引流,使大部伤口一期愈合,中间一部分创口经肉芽组织愈合。该手术效果与窦道切除一期缝合相同,但此愈合时间较长。

窦道切除切口敞开术:适用于多个窦口伴轻度感染患者、伤口过大而不能缝合和手术后复发的患者。先用探针探查窦道的走向、深浅、范围,由窦口注入亚甲蓝,根据窦道走向,作梭形切口,将病变皮肤及窦道底部大块切除,并将所有亚甲蓝染色组织全部切除,创面压迫包扎。该手术操作简单,但愈合期长,形成的癜痕广泛,只有一薄层上皮,粘于骶骨,如有损伤,瘢痕容易破裂。

袋形缝合术:适用于单个窦道、窦道壁似纤维组织患者。该手术方法是将窦道顶部的皮肤切除,清理腔内肉芽组织、毛发和皮脂等物质,切口边缘皮肤与窦道残腔做间断缝合。若残腔壁薄不能缝合,则可将皮肤缝于底部结缔组织,对侧支窦道需分别切至末端,同样袋形化。

Limberg 皮瓣转移术:1946 年前苏联 Alexander Alexandrovich Limberg 教授首次提出菱形转移皮瓣成形术,也被称为 Limberg 皮瓣转移术。这种术式可以有效抬高臀沟,降低复发率。

疾病发展和转归

骶尾部藏毛窦经过有效的系统性治疗,可以痊愈;若治疗不及时,会使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感染加重,甚至累及骶尾骨,造成骨髓炎等。长期反复感染刺激,可引起局部肉芽组织增生,甚至癌变。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适当减肥,保持良好的体重范围。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

特别是体毛较重的患者,平时应适量运动、避免长期久坐。

肛门按摩和提肛运动,可有效地改善肛门局部血流,并达到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锻炼。

预防

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畅和增加肠蠕动。

保持饮食规律,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间最好选择早晨起床或早饭后。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澡和坐浴,保持肛门部的清洁。

适当减肥、避免肥胖、适当运动、勿长期久坐等,都有助于预防骶尾部藏毛窦的发生。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盐酸多西环素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多西环素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思达美可)的功效与作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思达美可)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