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癌是什么?肛管直肠癌怎么办?肛管直肠癌症状有哪些?

肛管直肠癌是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指起自齿线至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肿。其病理类型以腺癌注最为常见,有少部分特殊类型的癌肿,如鳞癌、腺鳞癌、神经内分泌癌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仅次于胃、肺、肝癌。在美国,肛管直肠癌是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率居癌死率的第二位,我国虽该病发病比西方国家低,但近年来亦有上升势头。肛管直肠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出现大便带血、肛门下坠及排便性状的改变。当症状明显时,往往肿瘤已经出现局部扩散或远处转移,医生会通过简单的查体,如直肠指诊或结肠镜来明确诊断。肛管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早期可行局部切除,如为中晚期,需要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切除范围包括癌肿在内的一段直肠、直肠周围的脂肪(直肠系膜)及区域的淋巴结。肿瘤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可以出现便血、肛门下坠、排便次数增多,甚至肠梗阻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各个脏器衰竭,引起死亡。

概述

肛管直肠癌是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指起自齿线至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肿。其病理类型以腺癌注最为常见,有少部分特殊类型的癌肿,如鳞癌、腺鳞癌、神经内分泌癌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仅次于胃、肺、肝癌。在美国,肛管直肠癌是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率居癌死率的第二位,我国虽该病发病比西方国家低,但近年来亦有上升势头。

肛管直肠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出现大便带血、肛门下坠及排便性状的改变。当症状明显时,往往肿瘤已经出现局部扩散或远处转移,医生会通过简单的查体,如直肠指诊或结肠镜来明确诊断。

肛管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早期可行局部切除,如为中晚期,需要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切除范围包括癌肿在内的一段直肠、直肠周围的脂肪(直肠系膜)及区域的淋巴结。

肿瘤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可以出现便血、肛门下坠、排便次数增多,甚至肠梗阻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各个脏器衰竭,引起死亡。

症状

肛管直肠癌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症状。

肛管直肠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肛管直肠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局限于黏膜,可无任何症状,有时有少量出血,肉眼尚难觉察,待癌肿增大并有溃疡及感染时可出现下列症状。

排便异常:排便异常即直肠注刺激征状,如便意频繁、肛门下坠、便不尽感,甚者有里急后重,并可伴腹胀、下腹不适等。

粪便反常:粪便异常如血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甚者有大便变细等。

梗阻症状:为直肠被癌肿阻塞,有排便困难、粪少便闭,伴腹痛、腹胀。甚者可见肠型和肠鸣亢进等。

肛管直肠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该疾病的并发症,主要是因为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或者远处转移引起。

常见并发症包括:

若肿瘤侵犯了周围组织器官时,可出现相应器官病变的症状,如侵犯肛管可有肛门局部剧痛。

肿瘤前方侵及泌尿系,引起泌尿系感染,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

肿瘤向后侵犯神经丛时,出现骶部、会阴部的持续性剧痛,并牵涉下腹部、腰部及大腿部疼痛。

癌转移至肝脏时,可有肝大、黄疸、腹水等症状。

癌肿转移至肺,可以引起阻塞性肺炎,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癌肿转移至骨,可以引起疼痛,甚至引起压缩性骨折等。

晚期病人可有消瘦、贫血、水肿或恶病质等。

病因

肛管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认为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肛管直肠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慢性注炎症刺激: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引起肛管直肠癌的要素。如慢性细菌感染、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憩室炎等,使得黏膜发生肉芽肿、炎性变和假息肉而发生癌变。

其中血吸虫患者的大肠黏膜长期受沉积虫卵刺激,产生坏死、脱落,甚至形成溃疡,然后在上皮再生和增生的基础上发生息肉,从而导致癌变。此外,痔疮、肛瘘、肛裂、化脓性汗腺炎、毛囊炎等长期刺激肛门皮肤,也可引起癌变。

良性肿瘤恶变:直肠家族性息肉病、直肠腺瘤、乳头状瘤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导致恶性病变。

性病所致:不洁性交使肛门部患尖锐湿疣或乳头状纤维瘤,长期摩擦刺激,可引起癌变。

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与直肠癌发病有关。这是因为高脂肪食物可使胆汁分泌增多,促进肠道细菌生长,而胆固醇、胆盐在厌氧菌作用下,形成不饱和胆固醇,如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增加,这二种致癌物数量增加,促进直肠癌发病。同时,食物纤维摄入过少,使肠蠕动变慢,粪便及其他废物在肠道滞留过久,刺激肠黏膜,致使直肠癌发生。

家族遗传因素

免疫功能异常: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如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是癌发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细胞免疫机能抑制在该病患者中普遍存在,随着细胞免疫反应性的降低,癌的发生率就增高。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引起肿瘤已被证实,在良性和恶性肿瘤体中,可见到病毒小体,但是哪类病毒是致癌物质尚在研究中,能诱发肿瘤的病毒种类很多,且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致癌。

哪些人容易患肛管直肠癌?

吸烟、喜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饮酒、糖尿病、体力活动水平低、代谢综合征和肥胖病、高体质指数(BMI)者。

患炎性肠疾病(即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

肛管直肠癌呈家族聚集性,肛管直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就医

肛管直肠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出现症状时,往往已是进展期病变。首次就诊时,医生会进行直肠注指诊和电子结肠镜或直肠镜检查来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肛管直肠癌早期时没有症状,因此具备家族史或危险因素者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体检,一般 40 岁开始每 5 年内检查一次肠镜。

对于具有家族史及高危地区的人群,一定要加强预防性检查,一旦出现排便规律改变、肛门坠张,大便性状改变及肛周不适感,应该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结直肠肛门外科

普通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肛管直肠癌?

结肠镜及病理是肛管直肠癌的主要的诊断方法,而外科医生的查体(直肠指诊)可以发现 70% 的肛管直肠癌。当出现大便带血、肛门下坠及排便习惯的改变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尿、便常规查:初诊时需要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显示患者有无贫血、尿道有无受侵和感染情况,及病灶处血液丢失情况,具体检查指标可能包括: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尿素氮、肌酐、尿内白细胞、红细胞;便内血细胞、便潜血实验阳性。

X 线检查:可确诊直肠癌病变位置。

直肠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确定直肠病灶侵犯肠壁深度及肠周淋巴结情况。

盆腔高分辨率核磁及肝脏核磁:可判断肛管直肠癌的病灶侵润深度,及肠周系膜和主要血管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明确肝脏转移情况,确定疾病分期。

电子结肠镜检查:明确直肠局部病变,可取活检组织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还可以排除近端肠管病变。

直肠镜检查:明确直肠局部病变,可取活检组织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胸腹 CT 检查:可判断直肠局部病变,及明确胸腹腔脏器有无转移性病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家族病史?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有无肥胖家族史?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有没有直系亲属也患有消化道肿瘤?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癌症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肛管直肠癌的预防大于治疗,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疾病预后注的主要手段,根据疾病的确诊早晚,治疗上大致采用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早期肛管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案,对于没有转移的患者首推各自适应手术方案,具体手术治疗方式如下:

内镜手术切除:可切除恶变的带蒂息肉,有经验的中心也可经内镜手术切除 T1 期上皮内瘤变病灶。

局部切除手术:距离肛缘小于 8 厘米,病变小于 3 厘米并小于 1/3 周 T1 期病变。

经肛内镜微创手术:适应证同内镜切除和局部切除手术,最适于直肠距肛缘 3 厘米至直肠 15 厘米的肿瘤。

腹腔镜根治性手术:适用于早期及进展期直肠肛管癌患者。对于涉及到严重影响肛门功能的病灶均应当选择(非保肛)麦氏手术。

传统开腹根治手术:同样适用于早期进展期肛管直肠癌,对于晚期单纯需要解决梗阻问题的患者,可选择横结肠或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手术。

药物治疗和放疗

化疗药和靶向药:如胸苷酸合成酶抑制药、卡陪他滨、亚叶酸钙、奥沙利铂、伊利替康等,和新近推出的抗血管生成药贝伐株单抗,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药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以及最近推出并证实有效的抗 BRAF V600E 突变的单抗类,和抗神经营养受体酪氨酸激酶相关单抗类等,及少数病例可选用抗 PD-1 类药物。

放疗:对于 T3 以上,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肛管直肠癌患者,首要推荐术前放疗,不能耐受手术及化疗的患者,以及临床四期无手术切除可能的患者,放疗是其最佳选择。

疾病发展和转归

肛管直肠癌是一种预后相对较好的恶性肿瘤,治疗效果较好,总体 5 年生存率在 65% 左右,在多学科团队的治疗模式指导下,治疗效果逐年提高,随着治疗理念及新研药物的出现,治疗上还有望获得进一步提高。

日常注意

适当的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善肛管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戒烟。

合理膳食:在饮食结构方面,适当多食水果、蔬菜、禽类和鱼,少食红肉,增加粗粮谷物、减少及精细加工谷物的摄入,这样的饮食结构与疾病的复发或预后改善相关,已经在相关研究中得到证实。

适当的体力活动:合理、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改善直肠癌患者的预后,降低肠癌相关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积极锻炼的生活方式可以为:1 周中的大多数时间均有每天 30 分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特殊患者的体力活动应适当调整(如有造口或神经毒性的患者)。

保持合理的体重: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肿瘤复发和死亡风险均增加。

预防

肛管直肠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因此,一级预防注即病因预防比较困难。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或改善疾病的预后。在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提早发现肛管直肠癌,在诊断疾病后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改善疾病的预后。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有便血症状后尽早就医,避免“便血就是痔疮”的习惯性思维。

戒烟。

健康合理膳食,少吃红肉及含糖饮料。

保持合理体重。

适当体力活动。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感冒退热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感冒退热颗粒说明书

2023-8-3 0:11:30

保健

共享单车会伤害前列腺? 男人也要做好自我保护

2023-8-18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