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急性便秘(acute constipation)是指近期突然发生的便秘,包括器质性便秘和暂时性功能性便秘。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单以老年人和儿童多见。
主要病因有器质性便秘(肛裂、脑出血等)、暂时性功能性便秘(情绪抑郁、精神打击等)、药物因素(应用吗啡)等。
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燥发硬、下坠感以及其它原发病的症状,例如,肛裂有肛门疼痛、大便带血,脑出血有昏迷、偏瘫等,情绪抑郁可有悲观厌世、食欲下降等。
该病起病较急,如果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的根治,可能引发乙状结肠扭转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肛裂可采用肛裂切除术,脑出血采用控制血压、降颅压等,情绪抑郁可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如果是吗啡引起的可适当减量或停药。
治疗难点在于引起急性便秘的病因很多,病人常常自行口服导泻药物,虽然便秘可以缓解,但没有发现和根治原发病,导致便秘反复发作。
患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并多运动,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此外,早诊断、早治疗原发病(例如肛裂、脑出血、抑郁等),也可有效防止本病发作。
症状
常见病因
主要病因有器质性便秘(肛裂、脑出血等)、暂时性功能性便秘(情绪抑郁、精神打击等)、药物因素(应用吗啡)等。
肛裂:肛裂患者在排便时出现剧烈肛周疼痛,排便后缓解,数分钟后可再次引起长时间剧烈疼痛。使患者不敢排便,大便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过长,使大便发干发硬,加重便秘。
脑出血:脑出血的患者脑组织受损,影响了大脑的控制排便中枢,使患者便意减弱或消失,从而导致大便在肠道存留时间过长,引起便秘。
情绪抑郁:情绪因素可引起内分泌失调,使肠蠕动减弱,不利于排便。
吗啡:吗啡可抑制肠道的蠕动,同时能够减弱大脑对排便的反应性,故可引起便秘。
病因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燥发硬、下坠感以及其它原发病的症状。
排便困难、大便干燥发硬:排便比以往费力且排便的量少,大便干燥无水分。
下坠感:大便干结导致刺激直肠黏膜可引起坠胀,想排便排不出的感觉。
肛门疼痛、大便带血:即肛裂的症状,排便时引起疼痛,便后疼痛缓解,数分钟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可引起长时间剧烈疼痛。血液覆盖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
昏迷、偏瘫:即脑出血的症状,表现为呼之不应、不能清晰的分辨出周围的人或事物,一侧的上肢和下肢不能活动或活动不灵活。
悲观厌世:即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为对以前特别喜欢的人或事现在突然不喜欢了,认为自己没什么能力,脑海里有自杀的倾向。
该病的病因较多,起病较急,常常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的根治,从而可能引发乙状结肠扭转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就医
何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排便困难、大便干燥发硬:排便比以往费力且排便的量少,大便干燥无水分。
下坠感:大便干结导致刺激直肠黏膜可引起坠胀,想排便排不出的感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乙状结肠扭转:突发的剧烈腹痛,短时间内由阵发性疼痛到持续性疼痛加剧的转变,活动后疼痛加重。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胃肠外科
就医前准备
就医前,请准备好既往病史资料及用药信息,并认真思考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信息有助医生准确、快速的判断病情:
既往有哪些病史?
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每次大便的量多吗?颜色黑吗?表面是否有鲜血?
有没有患过脑出血、脑梗死?
有没有注射吗啡、阿托品这些药物?
之前在别的医院看过吗?诊断的什么病?用过什么药?
既往有没有对什么药物过敏的情况?
常用检查
当医生怀疑急性便秘时,可通过问诊和直肠指诊、腹部 X 线钡剂造影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病史: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症状、持续时间及发病前饮食、使用的处方和非处方药物等信息。
视诊和触诊:了解患者病史和基本病情,初步做出诊断。
直肠指诊:此检查可判断直肠内是否有内痔、括约肌有无痉挛和肿瘤。
腹部 X 线钡剂造影:可清楚的判断肠道内有无肿瘤、狭窄或痉挛。对判断是否因肠道肿瘤引起的便秘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
治疗原则和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排除肠梗阻后可酌情应用导泻药物。肛裂可采用肛裂切除术,脑出血采用控制血压、降颅压等。情绪抑郁可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应用吗啡者可适当减量或停药。
药物治疗
导泻:如酚酞片,可增加肠蠕动,抑制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使粪便不会发干而促进排便。
控制血压、降颅压:如硝普钠、甘露醇。硝普钠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甘露醇可降低出血后导致的颅内高压。可降低大脑再次出血的风险,促进恢复。从而有利于治疗脑出血后导致的便秘。
抗抑郁药物:如文拉法辛,可改善患者的情绪,有利于治疗情绪因素引起的便秘。
手术治疗
肛裂切除术:可直接切除肛裂部位的皮肤,根治肛裂。从而消除因肛裂疼痛导致的便秘。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时定量,避免私自减量或停药。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当出现病情恶化或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就医。
服药期间遵医嘱定期复查,可能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B 超、腹部 X 线钡剂造影、肝肾功能等。
清淡饮食,如小米粥、白菜、白萝卜等,避免吃辛辣食物,如酸辣粉、麻辣烫等。
采用慢跑或慢走等有氧运动,每日运动 1-2 小时,保持心情舒畅。
情绪抑郁者,及时到正规心理门诊就诊,遵医嘱服用抗抑郁药物,坚持运动,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