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急性腹痛(Acute Abdominalgia)是急诊科最常见的情况之一,多因严重疾病导致。是指腹腔内的组织和器官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疼痛为主,可伴有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
常见原因包括肠道感染,胃、十二指肠穿孔,肝破裂以及肠梗阻等。
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的表现。
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可于短时间内并发休克、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胃或十二指肠穿孔、肝破裂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药物抗感染。机械性肠梗阻一般采用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心绞痛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即解除冠脉痉挛、抗血小板聚集等。
术后应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出现排气时可进流质饮食,然后慢慢恢复正常饮食。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 2-3 周,病情缓解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可采用慢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天锻炼 1-2 小时,以促进身体恢复。
症状
常见病因
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包括:
感染:细菌入侵肠道后生长繁殖,刺激肠道分泌炎性物质,加速肠道蠕动,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空腔脏器穿孔:如胃、十二指肠穿孔,当患有溃疡病时,黏膜出现破损,溃疡继续往深处发展可导致穿孔。穿孔后导致食物和消化液漏出腹腔,刺激腹膜,发生剧烈腹痛。
腹部出血:如肝破裂,人体肝区受到外力撞击时,导致肝脏破裂,致使血液和胆汁(肝细胞分泌的消化液)漏出,刺激腹膜发生剧烈持续腹痛。
梗阻:如肠梗阻,肠道被粪石堵住刺激肠壁,导致肠蠕动增加,肠道内压力升高,引起阵发性腹痛。
病因
临床表现
急性腹痛的常见症状包括:
腹痛:不同的疾病导致腹痛的性质和部位不同。
心绞痛发作:为阵发性短暂腹痛、同时伴有口唇发紫、胸闷、呼吸困难等。因心肌缺血时疼痛可通过神经传导至腹部,可使患者误以为是腹部发生了病变。
急性阑尾炎:腹痛最先出现于脐周和上腹部,数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疼痛较为剧烈,多伴有发热,体温超过 38.0℃。
胃或十二指肠穿孔:为持续性腹痛,较为剧烈,难以忍受,拒按、忌动,因按压或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重。
机械性肠梗阻:腹痛为阵发性(一会疼的厉害,一会又缓解),有时患者可以自己听到肠鸣音(肚子咕噜咕噜叫)。
恶心、呕吐:心绞痛、阑尾炎、胃肠穿孔、机械性肠梗阻等都可引起。但肠梗阻引起的呕吐更频繁,呕吐物为食物胃液、带臭味的粪样物。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肠梗阻发生完全梗阻时,发生停止排便排气。
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血压可低于 90/60 mmhg、心率大于 100 次/分,可伴有口唇发白、出冷汗等。腹腔内出血、感染、疼痛等因素都可引起休克发生。
其他严重并发症: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可于短时间内并发休克、电解质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就医
何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痛: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疼痛一开始局限于某个部位,随后遍及全腹部。按压和活动后腹痛加重。
恶心、呕吐: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胆汁(绿色的黏稠液体)或发臭的粪样物。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痛的同时没有排便排气。
就诊科室
急诊科
肝胆胃肠外科
就医前准备
就医前,请准备好既往病史资料及用药信息,并认真思考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信息有助医生准确、快速的判断病情:
既往的全身病史?
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有没有长期便秘?
有没有呼吸困难、畏寒、浑身发冷?
有没有摔伤、碰伤?
之前在别的医院看过吗?诊断的什么病?用过什么药?
既往有没有对什么药物过敏的情况?
常用检查
当医生怀疑急性腹痛时,可通过触诊和听诊、腹部 X 线片、B 超、诊断性腹腔穿刺等检查来确诊。
触诊和听诊:医生可通过触诊判断病变发生的部位和范围,通过听诊来判断肠鸣音是否正常(正常 4~5 次/分),可对该病可作出初步诊断。
腹部 X 线片:对空腔脏器(胃肠)穿孔的诊断有确诊意义。
B 超:对于实质性脏器(肝脾)的损伤可清楚的看到损伤的部位及出血的量,对肝脾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诊断性腹腔穿刺:对判断损伤的部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治疗
治疗原则/方法
对于急性腹痛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胃或十二指肠穿孔、肝破裂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药物抗感染。机械性肠梗阻一般采用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心绞痛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即解除冠脉痉挛、抗血小板聚集等。
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下:
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如头孢哌酮钠,可迅速杀灭病灶中的细菌,预防术后发生细菌感染。
补液:如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用于补充术后禁食期间和肠梗阻禁食期间的液体量。
解除冠脉痉挛:如硝苯地平片,可使冠状动脉扩张,解除痉挛,从而改善其供血。
抗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抑制血液中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手术治疗
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胃、十二指肠穿孔后必须采用手术修补,修补穿孔的同时可清洗出腹腔漏出的食物残渣和消化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治疗方法
禁食、胃肠减压:禁止进食,可适当饮用一小口水来湿润口唇,从一侧鼻腔插入一根胃管直达胃部,可减轻胃肠的压力,引流出胃肠内的食物残渣和消化液,促进恢复。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护理
急性腹痛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
若接受腹部手术,术后采用低半坐卧位,注意身体别压弯引流管,观察引流袋内液体颜色是否发红,量一般每天不超 100 毫升,避免剧烈咳嗽,以免切口裂开。
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时定量,避免私自减量或停药。服药期间遵医嘱定期复查,可能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B 超、X 线片、肝肾功能等。
术后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出现排气时可进流质饮食(米粥)。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3 周,病情缓解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采用慢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天锻炼 1-2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