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脂肪瘤是什么?胃脂肪瘤怎么办?胃脂肪瘤症状有哪些?

胃脂肪瘤是一种源于胃间质组织的罕见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由成熟的脂肪组织紧密排列形成,外有一层由纤维组织形成的包膜。胃脂肪瘤约占所有胃肿瘤的 1% ,占胃良性肿瘤的 3% 和全部胃肠道脂肪瘤的 5%。该病常见于中青年人,患病年龄约为 24~70 岁,女性稍多于男性。该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炎症刺激、先天性发育不良、全身脂肪代谢障碍以及肠营养不良有关。胃脂肪瘤病理类型分为黏膜下型、肌间型及浆膜下型三种类型,分别在黏膜下、肌间及浆膜下生长,其中,90%~95% 的病灶位于黏膜下层(腔内型),5%~10% 位于浆膜下层(腔外型)。该病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随着疾病进展,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疾病表现。无症状者可不治疗,若出现相关疾病症状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选择相关合适的术式,如内镜下切除、腹腔镜切除、开腹胃大切等。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从而错过治疗时机,引起相关并发症发生。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溃疡及糜烂,导致消化道出血及贫血;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概述

胃脂肪瘤是一种源于胃间质组织的罕见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由成熟的脂肪组织紧密排列形成,外有一层由纤维组织形成的包膜。

胃脂肪瘤约占所有胃肿瘤的 1% ,占胃良性肿瘤的 3% 和全部胃肠道脂肪瘤的 5%。该病常见于中青年人,患病年龄约为 24~70 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该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炎症刺激、先天性发育不良、全身脂肪代谢障碍以及肠营养不良有关。

胃脂肪瘤病理类型分为黏膜下型、肌间型及浆膜下型三种类型,分别在黏膜下、肌间及浆膜下生长,其中,90%~95% 的病灶位于黏膜下层(腔内型),5%~10% 位于浆膜下层(腔外型)。

该病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随着疾病进展,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疾病表现。

无症状者可不治疗,若出现相关疾病症状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选择相关合适的术式,如内镜下切除、腹腔镜切除、开腹胃大切等。

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从而错过治疗时机,引起相关并发症发生。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溃疡及糜烂,导致消化道出血及贫血;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症状

该病的疾病表现与肿瘤的大小、发生位置有一定的关系;若肿瘤直径小于 2 厘米,大多数患者一般无任何症状;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可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可因出现糜烂、溃疡而引起消化道出血和失血性贫血;部分患者由于肿瘤压迫幽门或十二指肠,从而引起消化道梗阻症状。

胃脂肪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胃脂肪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腹痛;

腹胀;

恶心、呕吐。

胃脂肪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胃脂肪瘤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危害和结局最常见的为消化道出血和失血性贫血。

常见并发症包括:

呕血:较少见;

黑便;

贫血。

病因

该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炎症刺激、先天性发育不良、全身脂肪代谢障碍以及肠营养不良有关。

胃脂肪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哪些人容易患胃脂肪瘤?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先天性发育不良。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炎性刺激。

脂肪代谢障碍。

肠营养不良。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无明显原因及诱因腹痛、腹胀;

恶心、呕吐;

停止排便、排气。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呕血

黑便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胃肠外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胃脂肪瘤?

当医生怀疑是胃脂肪瘤时,将通常进行 X 线钡剂造影及 CT 等影像学检查,在发现有边缘清晰、光滑的黏膜下肿块,球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的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胃镜及超声胃镜取组织病理切片活检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X 线钡剂造影:可见示胃内有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

CT 检查:可区别脂肪组织及其他组织;

超声胃镜:对胃脂肪瘤诊断率较高且有一定的定性效果,联合细针穿刺针吸活检可进一步确诊;

病理切片活检:这是确诊胃脂肪瘤的金标准。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腹痛的?

腹痛的时候是钝痛还是锐痛?

家里的父母及兄弟姐妹有类似的问题吗?

大便颜色正常吗?

有没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呕吐物是胃里的食物还是带鲜血?

有没有乏力的感觉?食欲如何?有无进食饱胀感?

是否排气,排便?排便习惯有无明显变化?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这些症状会一直影响我的生活吗?

我在家可以做些什么?

有什么不能做的?

会对我生存期产生影响吗?

恶变的概率大吗?

手术切除后会复发吗?

治疗

该病无症状者可无须治疗,若出现相关疾病症状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需要根据肿瘤大小及部位选择相关合适的术式,如内镜下切除、腹腔镜切除、开腹胃大切等。

手术治疗

内镜下切除:较小的肿瘤可局部切除或仅将肿瘤摘除。

腹腔镜切除:具有创伤小,效果佳的特点。

开腹胃大切:适用于肿瘤较大的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溃疡及糜烂,导致消化道出血及贫血,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虽然该病恶变率低,但也有恶变的可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尚未发现术后复发和肉瘤变。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接受了手术,术后应观察伤口渗血、渗液的情况,定期更换伤口上覆盖的纱布,密切观察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液量及引流管有无受压、堵塞。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自我监测用药后不良反应,并认真按照医嘱按时用药。

术后、用药复查:术后需要遵医嘱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 X 线检查、CT 检查及胃镜等项目,监测疾病治疗后预后情况。

饮食:若为手术患者,术后待排气之后可行半流质饮食;若为普通患者,在普通饮食的基础上,应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促进胃肠道蠕动

运动:若为手术患者,术后可下床适当活动,防止因肠道粘连而继发机械性肠梗阻;若为非手术患者,可以运动,运动强度正常即可,无特殊要求及限制。

其他:注意戒烟、限酒等。

预防

疾病的预防应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早诊早治。本病应注意自我监测,如发现肿物短期内迅速增大,症状明显加重者或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手术指征时,应尽早手术。

针对可变的因素,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禁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戒烟限酒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桃花散的功效与作用-桃花散说明书

2023-8-3 0:11:30

保健

驱赶疲劳的几个小窍门

2023-9-4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