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直肠息肉(Rectal Polyps)是一类从直肠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增生组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直肠息肉。大多数直肠息肉如果能够早期去除,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直肠息肉最终可能会发生癌变,往往对人体形成巨大的损害,甚至有致命的危险。如果可以早期筛查、早期诊治可大幅减少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直肠息肉是某些细胞异常增生所致,但形成过程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直肠息肉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临床主要发病风险因素包括年龄>50 岁、超重或肥胖、吸烟、酗酒、直肠息肉家族病史、伴发糖尿病。
多数直肠息肉不会引起任何临床症状。有时即使出现症状也不太容易引起重视,例如无痛性便血。其他常见临床症状还包括息肉脱出、腹痛、腹泻、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
直肠肿瘤性息肉有可能发生癌变,必须加以重视。
如果患者出现直肠息肉相关症状,无论是否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都应该尽早接受诊治。
医生先大致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直肠指检、肠镜和组织活检结果,可以作出临床诊断,并评估息肉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
直肠息肉首选肠镜下或手术切除,治疗方案取决于息肉所在位置、大小和恶性程度。医生会根据术前评估,采取恰当的手术方案,尽可能将息肉组织完全去除。
直肠息肉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诊,同时改善生活方式。
直肠息肉的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法实现有效预防。
症状
直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多数直肠息肉不会引起任何临床症状,很有可能是常规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
直肠息肉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
便血:常以无痛性便血为主,出血量少,易被患者忽视。部分出血量较大或在卫生纸上反复有血迹,才会引起患者注意而就诊;
脱出:较大、有蒂的直肠息肉可从肛门脱出;
肠道刺激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
排便习惯发生变化:大便次数增多。
直肠息肉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直肠肿瘤性息肉有可能发生癌变,必须加以重视,直肠息肉的体积越大,癌变风险越高。
病因
直肠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的细胞增殖和凋亡处于动态平衡。当某些外界因素干扰或细胞内部调控失灵,则可能发生细胞增殖失控,形成各种赘生物。
直肠息肉是所有向直肠腔内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由直肠的部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大小、形态、性质各不相同。其形成过程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直肠息肉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
肿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与直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非肿瘤性息肉通常不会癌变,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错构瘤息肉。
发生直肠息肉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年龄:>50 岁;
体重:超重或肥胖;
不良嗜好:吸烟、酗酒;
遗传基因:家族病史;
患者伴有糖尿病且血糖未得到良好控制。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直肠息肉相关症状,无论是否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都应该尽早接受诊治。
其他肛肠疾病的症状也可能与之类似,部分还可能较为严重,切勿贻误治疗时机。
某些类型的直肠息肉可能发生癌变,也必须尽快确诊,尽快手术。
就诊科室:
外科
肛肠科
医生如何诊断直肠息肉?
医生首先要大致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病情进展过程。
直肠指检:可触及质软、有弹性或带蒂的息肉,指套带血或粘液。
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检查直肠息肉最主要的方法。可以观察息肉所在的位置、大小和形状,还可摘取息肉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活检。
纤维结肠镜检查:亦可了解结肠基地部位是否有息肉存在。
病理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是否有癌变可能。
肠镜活检取样时,医生会多处取样,以便于得出更准确的病理分析结果。
手术切除后,医生也需要将样本交由病理科进行分析检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偶尔出现?
目前的症状有多严重?能否具体描述?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不适?
日常是否有烟酒嗜好?程度如何?
家庭成员是否有大肠息肉或大肠癌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肠镜检查是否需要做特殊的准备工作?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之后能否痊愈?
以后是否会发生癌变?
复诊应该如何安排?
发生什么情况需要引起注意?
今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直肠息肉,医生一般首选手术切除,治疗方案取决于息肉所在位置、大小和是否有恶变。医生会根据术前评估,采取恰当的手术方案,尽可能将息肉组织完全去除。息肉摘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大肠息肉很容易复发,这次出现在直肠,下次可能在盲肠发现。因此,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必要。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患者可 1~2 年随访 1 次。
如何治疗直肠息肉?
对于有蒂息肉或直径 <2 厘米的广基息肉,医生一般采取以下手术方式:
内镜下圈套摘除;
活检钳钳除;
高频电凝凝除。
对直径 >2 厘米的广基肿瘤性息肉,医生一般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经肛门切除术;
开腹或腹腔镜手术;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肛门内镜切除术。
术后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安排,及时复诊,监测病情进展情况。
日常注意
直肠息肉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诊,同时改善生活方式。
遵医嘱定期复诊,复诊前做好肠道准备。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物。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积极参加锻炼,控制体重。
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预防
直肠息肉的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法实现有针对性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