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圆柱瘤源于圆柱瘤恶变,是起源于皮肤附属器具有特殊病理改变的低分化癌,临床上非常罕见。大部分发生于头皮,躯干、四肢及面部也可发生,老年女性常见。该肿瘤恶性程度高,约36%出现复发,46%发生转移,易转移至淋巴结、肝和脊柱。
概述
恶性圆柱瘤源于圆柱瘤恶变,是起源于皮肤附属器具有特殊病理改变的低分化癌,临床上非常罕见。大部分发生于头皮,躯干、四肢及面部也可发生,老年女性常见。该肿瘤恶性程度高,约36%出现复发,46%发生转移,易转移至淋巴结、肝和脊柱。
症状
临床表现
1常多发,少数单发,皮损呈坚实性圆屋顶状结节,淡红到红色。大部分恶性圆柱瘤发生在头皮,躯干、面部和四肢均可发生。女性好发,多于61~90岁间发病。
2.临床出现溃疡、生长加快和出血提示其恶性转化。
病因
大部分病因不清楚。本病大多数是从一般的圆柱瘤恶变而来,但亦有个别病例从一开始就是恶性的,但更常见与已存在的圆柱瘤有关。一些肿瘤发生于既往的放疗区。圆柱瘤的发生与CYLD基因突变有关。
就医
检查
1.组织病理检查
通常可见岛屿状瘤细胞团,仅透明膜变薄。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恶变区瘤细胞团周边失去圆柱瘤栅栏状排列和透明膜等待征。瘤细胞团周边小的嗜碱性粒细胞被淡染的大细胞取代,细胞核和细胞质多形性,核仁明显,有丝分裂增多。部分周围邻近的正常组织可受到侵犯。
淋巴管和血管浸润或神经周围鞘浸润是恶性肿瘤侵袭性生长的特征。大部分恶性圆柱瘤表现出不同程度分化腺癌的特点,偶尔也出现鳞状细胞或梭形细胞的特征。
2.免疫组织化学
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AM5.2、EMA和CEA,S-100和GCDFP-15也不同程度地表达。
诊断
诊断须依赖组织学特点和既往存在良性肿瘤病史,同时需与基底细胞癌以及其他附属器肿瘤鉴别。
治疗
治疗宜手术切除。对于多发性损害,切除后需植皮。
预后
患者可死于内脏转移、颅骨受侵犯而致的大出血和脑膜炎。采取手术切除法,部分病例可获痊愈。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