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麻疹综合征是什么?非典型麻疹综合征怎么办?非典型麻疹综合征症状有哪些?

非典型麻疹综合征是一种疾病,通常与以前曾接受过麻疹灭活疫苗(现已不再使用)免疫有关。暴发常见于以前接受过疫苗的十几岁的少年和青年及未接受过疫苗的学龄前儿童。母亲患过麻疹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差不多能维持一年,一年后易感性增高。患一次麻疹后能产生终生免疫。

概述

非典型麻疹综合征是一种疾病,通常与以前曾接受过麻疹灭活疫苗(现已不再使用)免疫有关。暴发常见于以前接受过疫苗的十几岁的少年和青年及未接受过疫苗的学龄前儿童。母亲患过麻疹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差不多能维持一年,一年后易感性增高。患一次麻疹后能产生终生免疫。

症状

临床表现

突然起病,高热、头痛、腹痛及肌肉痛,但无咳嗽、流涕或结膜炎现象。在发病后48~72小时发疹,常见于踝部、腕部及身体皱襞处,其皮疹多为瘀点,少数为斑疹、丘疹、荨麻疹或水疱。在3~5天内,皮疹逐渐由头部向躯干及四肢蔓延,掌跖可有水肿,虽腭部可见有瘀点,但无Koplik氏斑,在以往接种的部位,皮疹则更明显,皮疹约在2周内消退。常并发肺炎、胸腔积液及肺门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肺部残存结节性病灶,可持续2年以上,易误诊为肺肿瘤。其他尚可并发脑炎、感染后迁延性关节痛、心肌炎、舌炎及持续性低血压等。

病因

一般认为是以往接种的麻疹疫苗使机体获得了持久性细胞免疫,当再感染自然麻疹病毒时,则致敏的淋巴细胞对病毒的抗原及其改变了的宿主细胞成分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因而引起本症,但亦有人认为本症的发生系由于麻疹病毒抗原与循环中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所致。

就医

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总数减少,常低于3×109/L,淋巴细胞增多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此外尚可有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尿及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清麻疹补体结合试验滴度增高,麻疹病毒及细菌培养均阴性。

诊断

依据接种麻疹疫苗后2~3天,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诊断不难。

治疗

对症处理。高热时,可给小剂量退热剂;咳嗽剧时予以镇咳药等。体弱病重者,早期给丙种球蛋白肌注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经常上网会流鼻血吗

2023-8-29 23:23:44

药品

拉莫三嗪的功效与作用-拉莫三嗪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