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杜诺凡病
概述
腹股沟肉芽肿(Granuloma inguinale),是由革兰氏阴性肉芽肿荚膜杆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全球腹股沟肉芽肿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近年来主要好发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印度的部分地区和巴西。由于腹股沟肉芽肿引起的生殖器溃疡容易出现出血现象,增加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风险,因此建议对所有腹股沟肉芽肿患者进行 HIV 检测。
该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很低,仅为个案报道。好发于 20~ 40 岁的性活跃人群,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致病微生物是革兰氏阴性肉芽肿荚膜杆菌。
早期往往表现为坚硬的皮肤小突起或皮下结节,随后出现溃疡。90% 的患者生殖器受累,10% 的患者为腹股沟区域受累,6% 的患者发生在生殖器外区域。该病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溃疡性肉芽肿型, 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单一或多发、无痛、触及易出血的牛肉红色溃疡。
肥厚或疣状增生型, 表现为溃疡边缘不规则凸起,部分患者出现核桃样外观。
坏死型, 由于组织破坏出现伴有恶臭的深溃疡;
硬化型,伴有广泛的纤维和瘢痕组织增生。
如果规范完成抗生素疗程,该病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该病是性传播疾病,是可以预防的疾病。
症状
感染早期往往表现为坚硬的皮肤小突起或皮下结节,随后出现溃疡。
腹股沟肉芽肿有哪些症状?
90% 的患者生殖器受累,10% 的患者为腹股沟区域受累,6% 的患者发生在生殖器外区域。
可表现为单一或多发、无痛、触及易出血的牛肉红色溃疡; 也可表现为溃疡边缘不规则凸起,部分患者出现核桃样外观; 可由于组织破坏出现伴有恶臭的深溃疡;后期伴有广泛的纤维和瘢痕组织增生。
腹股沟肉芽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腹股沟肉芽肿的溃疡病变, 易接触出血, 也有增加传播 HIV 的危险。
病因
该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肉芽肿荚膜杆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腹股沟肉芽肿的病因是什么?
该病的致病微生物是革兰氏阴性肉芽肿荚膜杆菌。
哪些人易患腹股沟肉芽肿?
好发于 20~40 岁的性活跃人群。
主要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就医
当发现生殖器、腹股沟出现小突起、硬结、溃疡时应该及时就诊。所有 6 个月内有性接触的性伴侣,应进行临床检查以排除是否存在感染。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腹股沟肉芽肿?
直接显微镜检查是最快捷、可靠的方法。组织病理有特征性表现。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是否有规律性生活?是否有多个性伴侣?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是否自行用过药?
有没有其他疾病?有没有脱发、口腔溃疡、长期腹泻,全身其他地方有没有红斑等?
性伴侣是否有类似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腹股沟肉芽肿?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确诊了怎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性伴侣需要治疗吗?
治疗
正确地使用抗生素治疗,腹股沟肉芽肿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药物治疗
治疗方案的疗程均为 3 周或直至病灶完全愈合。
推荐服用阿奇霉素。替代药物包括复方磺胺甲恶唑、强力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对于孕妇,推荐使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儿童可使用阿奇霉素。
对于有生殖器皮损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可考虑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方案。推荐的药物为阿奇霉素,连续 3 天。
疾病发展和转归
腹股沟肉芽肿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经严格的药物治疗后可实现治愈。
日常注意
腹股沟肉芽肿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洁身自好,避免无保护不安全的性行为。
腹股沟肉芽肿患者应常规筛查其他性传播感染。
预防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和不固定的性伴侣是最好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