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日光性角化病
概述
光化性角化病 (actinic keratosis),也称为日光性角化病,是一种在日光暴露的皮肤处发生的皮肤增生,特别发生在面部、手、前臂和颈部。本病最常见于白色肤色、金发、淡色瞳孔的人,30~40 岁发病,并且随着年龄增加更趋常见。
症状
光化性角化病表现为小而明显的红色、棕色或肤色的斑块,且不会消失。斑块通常出现在头部、颈部或手上,但也可出现于身体的其他区域。斑块通常不止一个,可能会:
皮纹粗糙。
瘙痒、烧灼感或刺痛。
大小在1~3 mm范围内或更大(约为小豌豆大小)。
数量众多,几个斑块会聚集在一起。
周围皮肤发红、易激惹。
光化性角化病需要由医生进行评估,特别是在角化病变得疼痛、出血、出现溃疡、感染,或者皮损增大。
会进展为皮肤癌吗?
光化性角化病可能会变成皮肤癌,但这并不常见。没有办法可确定光化性角化病是否会进展为鳞状细胞癌,也无法知道该过程可能有多快。由于耳朵和唇部对阳光的敏感性,耳朵和唇部发生的角化病变成癌症的风险最高。
病因
通过皮肤检查可诊断光化性角化病。医生可能会使用强光或放大镜来寻找增生物、痣或皮损。通过分开头发来检查头皮。如果有发生癌症的可能,医生可能会切取皮肤样本并进行检查(活检)。
就医
医生可能会推荐以下治疗方案之一:
用液氮冷冻、破坏皮肤的增生物(冷冻手术)。冷冻手术(也称为冷冻疗法)可引起轻度疼痛,持续可达 3 天。皮损治愈通常需要 7~14 天。几乎不留疤痕,但有些肤色较深的人的皮损部位肤色会永久性变淡。这个手术可以在医生诊室完成。
刮除和使用电流治疗(刮除术和电外科手术)。局部麻醉皮肤,用勺形器械(刮匙)刮掉增生物。刮除后,可以进行电外科手术以控制出血并破坏全部剩余的异常细胞。刮除术是一种快速治疗方法,但会导致疤痕。刮除治疗后有时会产生粗厚的瘢痕或瘢痕疙瘩。瘢痕疙瘩可能会发痒或逐渐变大,但不需要治疗。
用手术刀片剃刮增生物(剃刮切除)。这种手术可以去除增生物并检查细胞以排查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皮损愈合通常需要 7~14 天。可能会留有瘢痕,皮肤颜色(色素)会发生改变。
用化学品剥除表皮(化学剥脱术)。治疗之后,新皮肤可以长出替代受损的皮肤。
用激光重建皮肤(激光换肤术)。使用来自激光器的强光束(例如二氧化碳激光或 CO2 激光)来破坏皮肤的表层。当治疗区域愈合时,新皮肤会长出以替代受损皮肤。
使用氟尿嘧啶 (5-FU)、咪喹莫特(艾达乐)、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 (Picato) 和双氯芬酸(Solaraze)等外用药治疗皮肤。
使用药物和光线来杀死细胞(光动力疗法,简称PDT)。PDT 是将一些药物涂在皮肤上,如氨基酮戊酸 (ALA),之后使用光照来激活药物,导致药物破坏光化性角化病。
治疗
避免日晒或者日晒时使用防晒霜,有助于预防光化性角化病。特别是如果经常晒太阳,应该每个月检查一次皮肤以排查此病和其他可疑的增生物。
皮肤保护
限制阳光照晒,特别是在紫外线达到峰值的时间段——上午 10 时至下午 4 时。
穿防护性衣物,包括宽边帽、长袖衬衫和裤子。
戴太阳镜以遮挡紫外线。
使用阻挡紫外线(包括UVA和UVB) 的防晒霜,并且防晒系数 (SPF) 至少为 30。
避免使用人工日光浴和太阳灯,这些会发散出紫外线,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并增加皮肤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