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性肉芽肿是什么?光线性肉芽肿怎么办?光线性肉芽肿症状有哪些?

本病为一种反复日光曝晒后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皮肤病,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皮损好发于面颈部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出现单个或一群丘疹或结节,皮肤颜色呈淡红或暗红色,皮疹周边有堤状、环状隆起。病程慢性,无自觉症状,皮损可自行消退。

概述

本病为一种反复日光曝晒后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皮肤病,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皮损好发于面颈部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出现单个或一群丘疹或结节,皮肤颜色呈淡红或暗红色,皮疹周边有堤状、环状隆起。病程慢性,无自觉症状,皮损可自行消退。

症状

临床表现

皮损好发于额、颈、胸、上肢或后背等日光暴露部位,被日光反复曝晒后皮肤上初发单个或群集的小丘疹或结节,表现为正常皮色或淡红色、暗红色。皮疹增多并扩大而形成斑块,中央可凹陷呈环状、堤状隆起,边缘光滑,具有珍珠样色泽,质较韧,略有浸润感,表面无鳞屑和角化现象。皮损多无自觉症状,可自行消退,病程慢性。

病因

本病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发病肯定与日光曝晒有关,可能是暴露部位皮肤弹性纤维受日光照射后发生变性,作为自身抗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

就医

检查

病理活检:皮疹初起时,表皮正常,日久发生萎缩。真皮上层有大量卷曲变形的粗大弹性纤维,皮损隆起处可见异物巨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内有被吞噬的变性弹性纤维。血管周围有较多单一核细胞浸润。

诊断

诊断要点如下。

1.好发于面颈部,夏季多见,有长期日晒史。

2.发生于日光照射皮肤处,大小不等,正常皮色、淡红色或暗红色堤状隆起环状损害。

3.多无自觉症状。

4.病理变化以弹性纤维溶解性肉芽肿为主。

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1.环状肉芽肿

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更好地鉴别,通常光线性肉芽肿环的中心区域完全缺失弹性纤维,多核巨细胞数量较多,没有黏蛋白沉积。

2.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好发于小腿伸侧,淡黄或黄褐色,呈环状斑片,有毛细血管扩张,常伴有糖尿病。

3.结节病

多伴眼、骨骼及肺等内脏病变,组织病理无弹性纤维溶解及吞噬变性弹性纤维的多核巨细胞。

治疗

1.一般处理

应用避光剂,避免强烈长期日晒。

2.药物治疗

皮损局限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亦可用曲安西龙局部皮损内注射。皮损范围较大者可口服氯喹、羟基氯喹、沙利度胺等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沙丁胺醇气雾剂的功效与作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甲硝唑片的功效与作用-甲硝唑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