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眼睑黄斑瘤
概述
睑黄瘤(Xanthelasma)是眼部的黄色斑块,含有丰富的胆固醇[1],常位于双只眼睛内侧的眼角[2]。这个黄色斑块有的是块状,有的是半固体,也有的含有钙质[3]。上眼皮比下眼皮更常见,通常两只眼睛的上下眼皮都有这样的斑块,而且常常是对称的[3]。睑黄瘤是最常见的皮肤黄色瘤[3],最常见于中年及老年人[2]。
症状
睑黄瘤有哪些症状?[8]
睑黄瘤表现为黄色至橙色斑块,大小 2~30 毫米不等,表面平坦,有明确的边界。睑黄瘤一旦出现,通常不会自行消失。事实上,斑块常常变大并且变得更多。睑黄瘤最常见的部位包括:
上眼睑一个或两个斑块,特别是在鼻子附近
下眼睑一个或两个斑块
病因
睑黄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睑黄瘤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9]。约 50% 的睑黄瘤患者患有高脂血症[2]。脂质沉积在皮肤内的泡沫细胞(脂质被吞噬细胞形成细胞叫泡沫细胞)里,在外表现为皮肤的黄色斑块[9]。有的人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因此本病还可能与遗传有关[1]。
哪些人容易患睑黄瘤?
约半数的睑黄瘤患者的胆固醇偏高[1]。如果有以下情况,则会更危险,更容易患有睑黄瘤:
女性[4]
亚洲人[4]
年龄在 30 到 50 岁之间[4]
肥胖[4]
吸烟[4]。
高血压[4]。
糖尿病[4]。
体内的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多,或“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减少[1]。
亲属中有人有高胆固醇(医生可能称之为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1]。
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肝病,这个病可以使体内的胆固醇升高[1]。
就医
何时应就诊?
睑黄瘤可能是胆固醇开始在血管积聚的预警信号[1]。 一段时间后, 它可以在动脉中形成坚硬的斑块,这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等疾病[1]。睑黄瘤也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吸烟有关,而这些也是患心脏病的共同危险因素[1]。如果您注意到眼睑上的长了这样的脂肪沉积物,并想要去除它们,可以联系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也建议医生检查您的胆固醇水平、血压和其他可以导致心脏病的危险因素[1]。
就诊科室:
眼科[1]
皮肤科[8]
医生如何诊断睑黄瘤?
医生通过检查眼睛周围的皮肤来进行初步诊断[4]。为了确认您的黄斑瘤的诊断,医生可能需要进行皮肤活检[8]。活检操作过程如下:
医生会先注射麻醉剂,麻醉皮肤,然后用一种类似于剃刀,或是手术刀,或是一个圆形的工具(叫穿刺活检)来获取样一小块皮肤[8]。如果进行穿刺活检,医生可能会留 1~2 一针缝合线,需要在 6~14 天后拆线[8]。之后病理学医师会在显微镜下检查这块皮肤样本[8]。一旦确认这块皮肤标本符合睑黄瘤的诊断,医生会同时检查血液中的血脂(包括胆固醇)水平[4][8]。大多数情况下,一周即可确诊[4]。
医生会询问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眼部的斑块有逐渐变大么?
平时血脂高不高?有定期检测么?
黄色的斑块按压痛不痛?
日常饮食是不是经常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有没有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6]
我眼睛长的这些黄色斑块是什么?
我的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您建议我做手术治疗吗?
如果我做手术治疗,复发的几率有多大?
不做手术,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我眼睛周围有这些脂肪沉积,是不是需要检查我的胆固醇水平?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有可能有心脏病?
治疗
睑黄瘤的黄色斑块可能不会自行消失[1]。它们或是保持原来的大小,或是随着时间而增大[4]。但大多数时候,睑黄瘤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4]。通常仅出于美观考虑而进行治疗[2]。治疗方案如下:
冷冻疗法:通过液氮或其他化学物质冷冻睑黄瘤,随后去除[4]。
激光手术:二氧化碳激光已被证明在治疗睑黄瘤上特别有效[4]。
传统手术:医生通过用手术去除睑黄瘤[4]。
化学方法:局部使用 100% 三氯醋酸去除睑黄瘤[2]。
调节血脂: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是血脂的一种[5]。患者通过降低血脂可以使睑黄瘤消退,但该做法的效果并不一致[2]。英国眼科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一种治疗高胆固醇的药物),也可以治疗睑黄瘤[4]。
去除睑黄瘤可能会导致皮肤留疤,或是发生颜色改变,这些情况比较罕见[7]。但是复发很常见[3]。研究显示手术切除 40% 左右的患者会复发,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切除[3]。在这些手术失败的患者中,26% 的患者手术后第一年复发[3]。高脂血症综合征和双眼上下眼皮都有发病的患者更容易复发[3]。
日常注意
降低您的胆固醇有助于治疗睑黄瘤。对于一些人来说,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足以控制胆固醇。以下方法有助于管理您的胆固醇水平:
戒烟戒酒。
保持健康的体重。
经常锻炼,每次锻炼至少 30 分钟。
限制您的饱和脂肪的摄入量,黄油含有丰富的脂肪,尽可能少食黄油。
医生可能会开他汀类药物或其他药物来帮助您降低胆固醇。也有一些自然疗法可以起作用,但在这些治疗方法需要咨询医生之后才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