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脚趾甲周围的皮肤感染称为甲沟炎。它通常由细菌或真菌引起。
脚趾感染很常见,特别是在糖尿病患者或免疫系统低下的人群中。
最主要的病因:感染细菌或真菌。
主要症状:发红、疼痛、有脓疱、脚趾流脓或脚趾破裂、增厚、变黄。
如果细菌引起感染,抗生素软膏或药片可以解决问题。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片或软膏进行治疗。
疾病的主要危害:引起脚趾皮肤感染,感染向上蔓延可引起腿部丹毒,感染入血甚至引起全身败血症,严重时可引起脚趾坏疽,有截趾风险。
如果患有糖尿病,请定期到足科医生那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感染和其他问题。如果有任何已知的足部问题,例如脚趾甲向内生长,需要更经常去看医生。
症状
脚趾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脚趾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红。
疼痛。
有脓疱,或脚趾流脓。
脚趾破裂、增厚、变黄(这是真菌感染的表现)。
糖尿病会干扰对感染症状的知觉,所以要每天检查双脚。查看是否有发红、肿胀、流脓和其他感染迹象。
脚趾感染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脚趾感染可引起脚趾周围皮肤发红、疼痛、脓疱,或脚趾流脓,若是真菌感染可能会导致脚趾破裂、增厚、变黄,若细菌向上蔓延可引起下肢丹毒;感染皮肤溃烂后不注意换药,加之免疫力低下,细菌易入血,可引起败血症;对于足部厌氧细菌引起的气性坏疽,缺血严重可引起脚趾坏死,严重要截趾避免感染进展。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下肢丹毒。
脚趾溃烂、坏疽。
败血症。
病因
脚趾甲周围的皮肤感染称为甲沟炎。它通常由细菌引起。脚趾甲也会感染真菌。
脚趾感染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指甲剪得太短,或者剪到了指甲周围的角质层。
脚趾甲向内生长(指甲边缘长入了皮肤)。
感染某种真菌,如果赤脚在健身房淋浴或在更衣室等公共场所活动,可能会感染真菌。
有老茧,这是由摩擦引起的皮肤增厚(例如,鞋子对脚趾的摩擦)。
脚经常放在水中(例如,经常游泳)。
高血糖对血管造成的伤害会使身体更难抵抗感染。糖尿病神经损伤会使一些可能导致脚趾感染的轻微创伤不被察觉。
哪些人容易患脚趾感染?
糖尿病患者,则脚趾更容易感染。
免疫系统低下的人群也更容易感染。这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接受器官移植的人群。
就医
如果发红、肿胀和其他症状经家庭治疗后没有消退,请去看足科医生。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烧或寒战;
皮肤上出现从感染部位向外延伸的红色条纹;
关节或肌肉疼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脚趾或下肢皮肤出现红肿、痛、水疱、脓疱;
患者发热,意识不清,血压低,尿量减少,脉速细弱等感染性休克征象;
下肢皮肤出现界限清楚地红、肿、热、痛表现;
脚趾麻木或脚趾或足部皮肤麻木、或感觉减退,颜色变黑。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脚趾感染?
患者可能需要被进行检测以查明导致感染的细菌或真菌的类型。如果患有糖尿病,请定期到足科医生那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感染和其他问题。
相关检查包括:
血常规等感染指标、肝肾功、电解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流脓处流出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下肢血管 B 超(下肢丹毒患者)、足部皮肤破损处微生物检查;
脚趾 X 片。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脚趾不适有多久了?之前有剪过脚指甲剪破、流血吗?脚趾有向肉里长吗?最近到公共浴池游泳或泡澡吗?什么职业?脚长期浸泡吗?
脚趾有红、肿、痛吗?皮肤有破吗?流脓吗?趾甲有干燥、变形吗?多久了?有下肢皮肤出现界限清楚地红肿热痛的情况吗?
以前有脚气吗?有糖尿病吗?周围一起亲密生活的人有脚气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什么病?能确诊吗?
这病什么导致的?这能治好么?需要吃药吗?还是涂药就好了?以后还会复发吗?
这病传染吗?日常做什么可以防治疾病复发或者说传染?
治疗
药物治疗
如果细菌引起感染,抗生素软膏或药片可以解决问题。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片或软膏进行治疗。患者可以在药店直接购买抗真菌药物,或找医生开药。
手术治疗
为了治疗向内生长的脚趾甲,医生可能会提起指甲,并在其下方放置一块棉花或薄木片。这可以使指甲不再长进皮肤。如果这样不起作用,医生可能会切除部分或全部受影响的指甲。有时感染会导致脓疱形成。医生可能需要给其引流。
家庭治疗
将脚趾浸泡在放有温水和盐的桶里约 15 分钟。每天浸泡三到四次。
在脚趾涂抹药膏,并用干净的绷带包扎。
要治疗向内生长的脚趾甲,轻轻提起指甲的边缘。在下面放一小块棉花或打蜡的牙线,以使指甲和皮肤隔开。
脚趾愈合时应该注意保护。
穿宽松、舒适、不摩擦脚趾的鞋子。
保持足部干爽,每天换袜子。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患有糖尿病,请定期到足科医生那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感染和其他问题。如果有任何已知的足部问题,例如脚趾甲向内生长,需要更经常去看医生。
日常注意
脚趾感染做好日常注意护理可促进疾病愈合,减少感染扩散,尽早控制疾病进展。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足部有破溃的要注意做好足部护理,定期换药,避免伤口污染,加重感染;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严格控制血糖,促进伤口愈合;
若脚趾有红、肿、痛表现,及早专科就诊明确感染原因,对症治疗;
日常注意做好脚趾卫生,勤洗脚、勤换袜、穿透气鞋子,若是脚趾先天内翻,可予垫甲治疗,必要时切掉病变的趾甲。
预防
脚趾感染可防可治,平时要注意对脚趾的保护,及脚部的卫生,做好脚步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防护措施,预防脚趾感染。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注意脚步卫生,勤洗脚、勤换袜、穿透气鞋子,预防脚气。
趾甲定期清理,避免剪指甲过深或剪破。
长期从事水下工作或脚趾浸泡在水中的工作,佩戴好防护用具,避免脚趾浸渍,或受伤感染。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避免足部感染,洗脚要水温适中,不可过烫,损伤皮肤引起感染,且要控制好血糖水平。
对于趾甲先天内翻可趾甲边缘下面放一小块棉花或打蜡的牙线,以使指甲和皮肤隔开,及时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