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柯萨奇病毒疹是人感染了柯萨奇病毒所导致的疾病,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该病毒后也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如手足口处的皮肤病变(水疱等)多累及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发热、头痛、呕吐等)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人群。
柯萨奇病毒疹是一种传染病,接触传染源(显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和健康带病毒者)、通过传播途径(如空气飞沫传播、粪口传播)等方式都易感染该疾病。
最主要病因是人感染了柯萨奇病毒。儿童是易感人群,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粪口传播等方式更易感染该疾病,接触传染源(如携带柯萨奇病毒者)等也是常见病因。
柯萨奇病毒分 A、B 两组,柯萨奇 A 组病毒疹常见分型是柯萨奇 A9 和 A4(致病病原体);柯萨奇 B 组病毒疹常见分型是柯萨奇 B1、B3 和 B5(致病病原体)。
主要症状是全身多样化皮疹,如红斑、水疱、斑丘疹等。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有各种形态的皮疹,如玫瑰糠疹样(皮肤病变部位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糠状鳞屑)、水疱疹样(多见于手足口病)等。发病前有前驱症状,如发热、厌食、咽炎等症状。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全身治疗,应用药物防感染,如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抗感染药物(如红霉素等)等;局部治疗应外用药膏针对皮损处(如红霉素软膏等)。
该疾病是传染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他人。该病不同人群危害也不一样,对于婴幼儿来说危害大,如患儿发病后有发热、皮疹等全身或局部症状。如不及早治疗,很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
预防措施可以从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确诊后隔离)、切断传播途径(该病通过从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因此对粪便、病原体污染过的垃圾、污水等进行处理,消毒空气、戴口罩等)、保护易感人群(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提高人体免疫力等)这三个方面来预防。
症状
柯萨奇病毒疹最主要症状是发热并伴有多种皮疹(如红斑、水疱等),儿童多见手足口综合征,即手、足、口等部位有皮肤损害,有水疱,疱疹性咽峡炎也多累及儿童,在咽扁桃体黏膜周围有水疱性皮疹,发热、吞咽痛等。还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发热、头疼、呕吐)等症状。
柯萨奇病毒疹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柯萨奇病毒疹的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和黏膜疹:如红斑、水疱、斑丘疹等多种皮疹表现。常见于柯萨奇 A9(致病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患者患病后出现红斑、风团(皮肤瘙痒后引起的鼓起的团状成片突起)等皮损,皮损最先开始是在面颈部,随后向躯干、四肢等蔓延。可能伴有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咽痛、咳嗽等。
手足口综合征:手、足、口等部位有皮肤损害,有水疱。
疱疹性咽峡炎:咽扁桃体黏膜周围有水疱性皮疹,有发热、吞咽痛等症状。
淤点和紫斑:皮疹伴有出血,呈青紫色斑点。
发热、厌食、流口水等:常见于感染柯萨奇 A 组病毒疹后引起的症状,除发热、厌食等这些症状外,患者全身还有皮损(臀部除外),表现为麻疹样斑丘疹(包括斑疹和丘疹)或猩红热样红斑(密集成片分布的细小红斑,颜色猩红)。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可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如脑炎(脑实质发生炎性病变,可表现为高热、呕吐昏迷、惊厥等)等。
其他症状:关节炎等,可表现为发热、肌肉痛、短暂性皮疹等。另外还有心肌炎、心包炎症状,如心慌、心悸、胸痛和胸闷等,多见于柯萨奇病毒 B 组引起的感染。
柯萨奇病毒疹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脑膜炎;
肺炎;
肝炎;
心肌炎;
睾丸炎等。
病因
柯萨奇病毒疹主要病因是柯萨奇病毒的感染。该疾病是传染病,因此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等传染,导致人患病。
柯萨奇病毒疹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感染柯萨奇病毒:这是柯萨奇病毒疹最常见原因。
通过各种途径感染所致: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粪口传播等这些方式,更易患该疾病。
接触传染源:与柯萨奇病毒疹患者密切接触,更易感染该疾病。
易感人群:如儿童、婴幼儿等。
哪些人容易患柯萨奇病毒疹?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柯萨奇病毒疹:
人群:儿童、婴幼儿。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柯萨奇病毒疹:
有疾病接触史:与柯萨奇病毒疹患者接触过。
接触周围不良环境:接触被柯萨奇病毒污染过的用品、污水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全身出现各种皮疹:如斑丘疹、红斑、水疱等。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咽痛等。
关节炎:发热、肌肉痛、短暂性皮疹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脑炎:如高热、呕吐昏迷、惊厥等。
心肌炎、心包炎症状:严重心慌、乏力、胸闷等。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柯萨奇病毒疹?
当医生怀疑是柯萨奇病毒疹时,将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病毒分离检查、血清学检查等)、患者病史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通过体格检查,有助于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在该疾病诊断中,可以观察患者身体皮肤,看有无各种皮疹,如斑丘疹、红斑、水疱疹样、玫瑰糠疹样等。
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更好地诊断疾病,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感染、有无炎症等疾病。在柯萨奇病毒疹检查中,可以看到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多。主要通过抽血检查的方式。
病毒分离检查:该检查可以用来确诊患者是否是柯萨奇病毒疹。可以采取脑脊液、心包液、血液等作病毒分离。若病毒检查结果为阳性,则可以确诊。
其他: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用来检查患者身体器官是否存在病变,可以根据患者症状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身体哪里不舒服?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有接触过柯萨奇病毒疹患者吗?
询问患者一家人身体情况,都有出现过皮疹、发热、鼻塞等情况吗?
来就诊前用过药吗?
来看病前到过其他医院看过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是什么病?
这个病会传染吗?
能治好吗?多长时间能治好病?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大约花费多少钱?能走医保吗?
病好后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
柯萨奇病毒疹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对于全身治疗,可结合患者病情选择相适应的抗感染、抗病毒药物;对于局部治疗,患者有皮损可使用外用药物等。
药物治疗
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主要作用是抗感染抗病毒,不良反应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关节痛、皮肤瘙痒等。
维生素 C 等维生素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强免疫力、促进创伤加速愈合、治疗维生素 C 缺乏病和贫血等。如未遵医嘱过量服用则有腹泻、头疼、尿频等不良反应。
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消炎抗感染。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肝损害如转氨酶升高,皮疹等过敏反应。
炉甘石洗剂:主要作用是止痒、干燥、散热、保护等。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红霉素软膏等外用药膏:主要作用杀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等,不良反应有局部烧灼感、干燥、发痒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柯萨奇病毒疹患者除皮疹外,随着病情加重,特别是对于婴幼儿,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脑炎、肝炎等。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一般预后良好。婴幼儿如出现全身感染、肺炎等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儿童或成人预后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在服用阿昔洛韦等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关节痛等,如发现有上述不良反应,及早就医。
用药复查:根据医生建议 3~6 个月复查 1 次肝功、肾功等,有特殊情况随时复查。
饮食:均衡营养饮食,忌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进食高蛋白(如牛奶、鸡蛋白等)、高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如绿叶蔬菜等)饮食。要注意食物的清洁,防止进食不洁食物。
运动:如有发热、鼻塞等症状,静卧休息,如病情好转后,可以适当运动,运动以慢走、散步为宜,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如打篮球等。
其他:注意卫生,对皮损区做好清洁消毒等工作,防止感染。皮损处涂抹红霉素药膏,以消炎抗感染。注意清洁,促进水疱结痂愈合。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采取以下预防方式
人群:婴幼儿、儿童为易感人群,应做好预防措施。注意卫生,不接触被污染的用品以及脏水等。不与柯萨奇病毒患者接触。不吃不干净的食物。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控制传染源:避免接触柯萨奇病毒疹患者(包括显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以及健康带毒者)。
切断传播途径: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做好消毒工作,饭前便后洗手,生活区域应用消毒液喷洒,避免接触被柯萨奇病毒污染的不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