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大部分皮肤肿块、斑点、新生物和痣都是无害的。皮肤上的斑点(也被称为色素性病变,如雀斑、痣、肉色皮肤斑点)或新生物(例如疣、皮赘)可能在出生时就存在,也可能在皮肤衰老后出现。
皮肤变化的表现可包括婴儿胎记、青少年痤疮、妊娠期黄褐斑、日光性皮肤病、老年斑、痣、新生物等,大部分都是无害的。皮肤变化的其他原因还包括疾病、感染等。
日晒会增加皮肤癌的患病风险。日常应避免日晒以及使用防晒霜。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和干燥。食用不刺激的肥皂和温水清洗,不要摩擦和刺激患处。
症状
护肤小贴士
大部分肿块、斑点、新生物或疣不需要治疗,但采取以下措施可能会有帮助:
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和干燥。用不刺激的肥皂和温水(注意:不要用热水)清洗,不要摩擦患处。
避免刺激患处。
不要挤压、抓挠或掐皮肤。
尽量让皮肤接触空气。
更换合适的衣服,以避免摩擦肿块和斑点,或用绷带覆盖患处。
如果觉得尴尬,可以遮盖痣或胎记。许多具有遮盖功能的化妆品可供选择。
在游泳或热水盆浴后,用淋浴冲洗掉皮肤上残留的化学物质。淋浴后涂抹润肤霜。
进行皮肤自检,以了解皮肤状况,有助于发现新发的皮肤新生物。
平衡饮食,每天摄入足量的水分。
减少皮肤感染的小贴士
大部分良性皮肤肿块、斑点及新生物无法预防,但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出现部分皮肤问题的风险:
保持皮肤清洁。
用温水、不刺激的肥皂或清洁剂清洁。不要使用含有刺激性物质的肥皂及皮肤清洁剂。
清洁后彻底洗净皮肤,并轻轻拍干。
活动出汗后尽快冲洗。
不要使用油性护肤品,因其会阻塞毛孔,可以选择水性护肤品。阅读产品标签,使用无油或低致敏性产品。
不要挤压、抓挠、引流、刺穿疼痛的肿块,以免刺激或使其出现炎症,将现有的感染挤到更深的部位还可能引发严重出血。
穿戴柔软、棉质的衣物,或在运动服装内穿柔软的内衬,以上措施可以预防皮肤刺激。某些装备,如帽子的系带,可能摩擦并刺激皮肤。调整穿着,使腰带、束带、文胸或内衣的松紧带不要摩擦皮肤。
预防皮肤癌
保护皮肤不暴露于阳光,可以预防大部分皮肤癌。避免日晒和涂抹防晒霜,可以降低患皮肤癌的风险,并有助于预防皱纹。儿童和老年人也应采取防晒措施。
不要通过人工日光浴(例如晒黑床)晒黑皮肤。人造日光浴设备可引起皮肤损伤,并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病因
何时就医?
如果发生下列情况,请及时就医:
出现皮肤感染的征兆。
出现痣或彩色斑点:
出血或形成溃疡。
大小、形状或质地改变。
变得敏感、瘙痒或疼痛。
症状未能改善、症状加重或发作频率增加。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就诊前准备
决定就医前,事先准备好下列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医生迅速而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
出现皮肤斑点有多长时间了?
皮肤斑点是否发生改变?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首发于什么部位?现在位于什么部位?
是否有其他症状,如瘙痒或疼痛?
其他家庭成员是否有相同的皮肤变化、或曾有皮肤变化?
是否接触了药物、个人护理品、工作相关物品,或与运动及嗜好有关的物品?
尝试过哪些家庭治疗?是否起效?
过去是否治疗过类似的皮肤疾病?
服用过哪些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是否有其他疾病?
就医
常见的皮肤变化
一些常见的皮肤新生物包括:
痣。大部分人有 10~40 颗痣。直至 40 岁左右人体仍可能长出新痣。痣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包括逐渐变大、长出毛发、变得更突出、颜色更淡、褪色或消失。
皮赘。这是无害的新生物,出现在颈部皮肤褶皱、手臂内侧、乳房下方及腹股沟处。起初是肉质的黄褐色斑点或凸起,逐渐增长出现柄部。皮赘不会进展为皮肤癌。
脂溢性角化病。此种皮肤新生物一般都是无害的,大部分出现在胸部和背部,偶尔出现在头皮、脸部和颈部,腰部以下不常见。病变起初是微微凸起的黄褐色斑,逐渐隆起形成硬痂样改变。
皮肤变化的治疗取决于病因及其他症状。如果皮肤变化部位出现疼痛、出血或影响形象,可以选择切除痣、皮赘及其他新生物。
皮肤癌
尽管大部分皮肤变化是正常、随衰老而发生的,但需注意有些皮肤变化是由癌症引起。皮肤癌在白种人中较为常见,起病时可能表现为新生物、痣、原有新生物或痣的性状发生改变、出现不能愈合的创口或皮肤刺激症状。
皮肤癌会破坏皮肤细胞和组织,并扩散(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最常见的三种皮肤癌是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
皮肤早期检测和针对皮肤癌进行治疗可以改善结局。治疗取决于新生物的类型和位置,以及诊断时疾病的分期。新生物切除手术有助于获取病理报告并帮助决定治疗策略。
治疗
皮肤异常变化的常见原因
胎记。婴儿的大部分皮肤斑点会在几个月内自行消失。胎记是在出生时就存在,或在出生后不久出现的皮肤标记。胎记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各异,可能为棕色、黄褐色、黑色、蓝色、粉色、白色、红色或紫色。有些胎记位于皮肤表面,有些凸起于皮肤之上,也有些位于皮下。大多数胎记无害,无需治疗。很多情况下,胎记会发生变化、生长、萎缩或消失。胎记类型众多,其中一些类型较为常见。
痤疮。痤疮是常见的皮肤改变,常发生于青少年时期,也可能持续至成年。病变可能为轻度,仅有少数黑头(粉刺);也可能表现为重度,皮下出现大而痛的丘疹(囊性病变)。痤疮可能出现在胸部、背部、脸部或颈部。发生重度痤疮的男性比例相对较高。由于激素水平改变,许多女孩会在月经来潮前出现痤疮。
妊娠斑(黄褐斑)。女性妊娠期间脸上可能会出现褐色斑点,即妊娠斑或黄褐斑,通常会在产后逐渐褪去。有专家认为,妊娠斑的成因是由于妊娠期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中产生色素的细胞(黑色素细胞)增多,进而产生了更多色素,但确切原因尚不明确。孕妇可以通过涂抹防晒霜、远离阳光来减少妊娠期间的皮肤色素变化。
日光性角化病和日光性雀斑。这是由于阳光暴露过多而导致的皮肤色素斑。尽管这些斑点不是皮肤癌,但出现这些斑点意味着患皮肤癌(如皮肤鳞状细胞癌)或某种类型的黑色素瘤的风险增加。
药物过敏。对药物的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出现皮肤变化,在用药期间暴露于阳光下也可能发生皮肤过敏(光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和瘙痒,在某些情况下,症状会扩散至未暴露于阳光的皮肤(光变态反应)。
皮肤异常变化的其他原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及硬皮病。
对咬伤的反应,如蜱虫叮咬导致的莱姆病。
皮肤细菌感染,如脓疱病和蜂窝织炎。
病毒性感染,如水痘、带状疱疹及传染性红斑。
肝脏疾病,如肝炎可能导致皮肤和眼结膜变黄(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