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斑丘疹型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病
概述
色素性荨麻疹,也称为斑丘疹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病,是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发病率在 1∶1000~1∶8000 之间,男女发病率相当。
色素性荨麻疹与肥大细胞增生有关。
该病可分为经典型、斑块型、结节型、毛细血管扩张型。
皮损的主要表现:红色或红棕色、圆形至卵圆形斑疹、丘疹和斑块,直径 2~3 cm,由于色素沉着的增加,颜色逐渐变深。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避免引起肥大细胞释放介质,而发生威胁生命的过敏反应。
症状
皮肤上可出现圆形至卵圆形的斑疹、丘疹和斑块,红色或红棕色,直径 2~3 cm,由于色素沉着的增加,颜色逐渐变深。
色素性荨麻疹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色素性荨麻疹的皮损主要弥漫分布于全身,颜面和掌趾部少见。
皮疹表现为红色或红棕色、圆形至卵圆形斑疹、丘疹和斑块,直径 2~3 cm,由于色素沉着的增加,颜色逐渐变深。皮损通常出现风团和潮红。
许多患者表现为广泛的皮肤划痕症(轻微地刻划或摩擦皮肤即可出现风团、皮疹)。
病因
色素性荨麻疹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由于肥大细胞过度增多,脱颗粒后释放大量的介质,产生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是一种来源于骨髓的造血细胞,其可在身体中存活数月,通常位于大小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内有颗粒,脱颗粒后可释放大量物质,导致皮肤出现荨麻疹或者其他部位的相关症状。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当皮肤无明显诱因出现大片风团,且长时间不消退时,应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色素性荨麻疹?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患处的皮损表现和组织学表现,即可确诊。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皮肤组织活检:在局麻下取患处少量皮肤组织,送到病理科,在显微镜下观察皮肤结构有无改变。
血浆胰蛋白酶检查:鉴别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病和色素性荨麻疹。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何时出现的皮损?
症状有无消退或者加重?
其他部位有无相似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引起该皮损的病因?
有无治疗方式?
我何时可以恢复?
是否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这个病有无并发症?
有无药物可以缓解症状?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式,主要是对症治疗。
对于显著的介质释放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以采用对抗炎性介质的药物,如抗组胺药等。避免引起肥大细胞释放介质的刺激因素,一旦发生威胁生命的过敏反应,可采用肾上腺素治疗。
日常注意
色素性荨麻疹患者应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皮肤无明显诱因出现大片风团,且长时间不消退时,应及时就医。此外,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接触可疑过敏的食物或物品等。
预防
该病目前发病原因未明,不同患者过敏反应的程度不同,但总的原则是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