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疣状黄瘤是什么?外阴疣状黄瘤怎么办?外阴疣状黄瘤症状有哪些?

外阴疣状黄瘤是一种发生于女性外阴及男性阴囊、阴茎和肛门周围的良性肿瘤性疾病,属于临床少见病,常单独发病或伴发于其他疾病,如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表皮痣、扁平苔藓等。男女均可发病,比例约为 1.1∶1,发病年龄在 2.5 岁~80 岁,以中年多见,发病率高低与人种相关,黑人多于白人,发病率为 0.025%~0.05%,平均约为 0.046%。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同时该病也和反复的局部刺激、伴发皮肤病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相关。局部卫生不良、局部创伤等为该病危险因素。按照病变的上皮增生可分为 3 种形态:疣状-丘疹型、火山口-囊状型、平坦型。主要症状为患者的外阴处可见呈单发息肉状、乳头状、颗粒状的肿物,颜色可呈红色、淡红色、淡黄色等,多孤立生长,底部可带蒂或不带蒂,患者多无任何不适,部分患者可有轻微的触痛及出血。此病以直接切除治疗为主。完整切除后,基本无复发。此类疾病对健康的损害主要是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出现感染甚至是癌变。该病为良性疾病,不传染。

概述

外阴疣状黄瘤是一种发生于女性外阴及男性阴囊、阴茎和肛门周围的良性肿瘤性疾病,属于临床少见病,常单独发病或伴发于其他疾病,如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表皮痣、扁平苔藓等。

男女均可发病,比例约为 1.1∶1,发病年龄在 2.5 岁~80 岁,以中年多见,发病率高低与人种相关,黑人多于白人,发病率为 0.025%~0.05%,平均约为 0.046%。

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同时该病也和反复的局部刺激、伴发皮肤病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相关。局部卫生不良、局部创伤等为该病危险因素。

按照病变的上皮增生可分为 3 种形态:疣状-丘疹型、火山口-囊状型、平坦型。

主要症状为患者的外阴处可见呈单发息肉状、乳头状、颗粒状的肿物,颜色可呈红色、淡红色、淡黄色等,多孤立生长,底部可带蒂或不带蒂,患者多无任何不适,部分患者可有轻微的触痛及出血。

此病以直接切除治疗为主。完整切除后,基本无复发。

此类疾病对健康的损害主要是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出现感染甚至是癌变。

该病为良性疾病,不传染。

症状

外阴疣状黄瘤最为典型的症状是外阴处单发的小包块,可呈乳头状、颗粒状、息肉状等形态,无疼痛、瘙痒,部分可有轻微触痛或出血。

外阴疣状黄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外阴疣状黄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外阴肿物:外阴单发或多发的肿物。呈息肉状、扁平盘状、斑块状和菜花状等形态,表现为正常皮肤颜色、红色、淡红色、深褐色等,质地柔软。

感觉异常:大部分患者无疼痛、瘙痒等感觉,部分患者可有轻微触痛。

出血:少数患者可出现触碰包块后表面渗血的症状。

外阴疣状黄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感染

癌变

病因

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局部炎症刺激,导致皮肤角质细胞被破坏,释放脂质被真皮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最终脂质沉积生成疣状黄瘤。次要病因可能是免疫抑制、遗传、辐射、皮肤移植、淋巴水肿等。

外阴疣状黄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局部感染:可能与局部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相关,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这些局部的感染会导致皮肤角质细胞被破坏,释放脂质,形成泡沫细胞。

遗传: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即基因的易感性。

免疫力低下:可能与免疫抑制相关,抵抗力下降时可能会患病。

辐射:可能与辐射相关,辐射可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发病。

哪些人容易患外阴疣状黄瘤?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局部卫生不良者:局部卫生不良可导致持续的炎症刺激,可诱发该病。

局部创伤:创伤可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进而导致皮肤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产生炎症感染。

皮肤移植:皮肤移植后可能引发免疫紊乱,从而导致患病。

局部淋巴结水肿:淋巴淤滞可引起机体对外界刺激易感,从而导致患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者,容易罹患该疾病:

有基础皮肤疾病:如萎缩性苔藓、扁平苔藓、黏膜下纤维化和鳞状细胞癌等,因为这些局部的病变可导致上皮改变,诱导脂质沉积从而形成疣状黄瘤。

已感染者:部分患者本身存在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如人乳头瘤病毒和支原体感染,容易发病。

免疫抑制患者:如肾移植术后、骨髓瘤、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也容易发病。

家族遗传史:家中如果有类似疾病的患者,发病率较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肿物增大。

肿物感染:当出现红肿、糜烂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拨打 120:

该病不涉及生命危险,暂无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妇科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外阴疣状黄瘤?

当医生怀疑为外阴疣状黄瘤时,将通过视、触诊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肿瘤标志物、彩超、病理活检等来诊断该疾病,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触诊:医生会观察瘤体的形态、大小、颜色,看境界是否清晰,然后进行触诊。

血常规:通过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等指标有无升高,可判断是否合并了感染。

肿瘤标志物:通过看各项肿瘤指标有无升高,来判断外阴肿物是不是恶性肿瘤。

彩超:通过彩超可了解瘤体的皮下组织情况和血流信号,判断肿物的性质。

病理活检:夹取一小块瘤体制成病理切片,直接观察瘤体的组织形态来进行确诊。

全身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脂、血糖等,了解其他系统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肿物长了有多久了,生长速度快吗?

是否有疼痛、肿胀、瘙痒的感觉呢?

是否有皮肤病,如纤维瘤、萎缩性苔藓、鳞状细胞癌、扁平苔藓、表皮痣等?

是否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艾滋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发病前局部是否经常出现炎症感染?

有无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乙型肝炎和输血史等既往病史?

是否做过检查及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否为良性疾病?

如何治疗?

是否会恶变?

哪些情况容易患病?

治疗后是否复发?

痊愈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是否需要定期复查,多久复查一次?

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预防?

治疗

首选手术切除,完整的切除可避免复发,也可采用电灼、二氧化碳激光、冷冻等,但激光治疗可能复发;咪喹莫特乳膏、他克莫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进行局部涂抹,以及口服阿维 A 胶囊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药物治疗

咪喹莫特乳膏:睡前涂抹,可诱导细胞因子产生抗病毒作用从而抑制疣体生长。

他克莫司软膏:涂抹于患处,可抑制 T 淋巴细胞形成,防止皮肤发生肿瘤性病变。

阿维 A 胶囊:口服,可对抗皮肤角化,防止泡沫细胞形成。

阿达帕林凝胶:睡前涂抹于患处,可对抗皮肤角化,也有抗炎的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局麻或全麻下切除病变,治愈率高。

其他治疗方法

二氧化碳激光:使病变气化而达到治疗目的,但可能复发。

电灼:通过电灼刀头产生高温,将肿物气化或碳化。

冷冻疗法:利用液氮作为冷冻剂,使疣体组织血管收缩导致局部无供血,从而引发组织坏死。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发现外阴疣状黄瘤而没有及时地去医院就诊检查,可能导致恶变和感染。

经过正规的治疗,比如手术切除,可治愈,术后无复发,生活质量不会受影响,寿命也不会受到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在家中用药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外用药物也要注意涂抹的量和频次,需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及时复诊:经过手术切除后,患者需定期换药,避免术后感染,术后 4、8、12、16 周进行复诊,之后可 1~2 年进行一次复诊。

注意卫生:平时要注意清洁卫生,尤其是外阴、肛门等处,要经常清洗,保持干燥。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保证睡眠时间充足,每天至少 7-9 小时,饮食要均衡,要勤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预防

患者平时需要多做自我检查,可以洗澡时观察、触摸自己的生殖器周围,看有没有肿物,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如果有全身疾病,也需要尽早治疗。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自查:可在洗澡时对生殖器周围进行触摸、检查,尽早发现病变。

注意卫生:保持私处清洁,夏天时需每天进行清洗,天气寒冷时可 1 周清洗 3 次。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及鱼肉、鸡肉等,同时要适当锻炼,每周运动 3 次以上,每次至少运动半小时,以跑步、快走、游泳等运动为宜。保证睡眠充足,每天要达到 7-9 小时,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愉悦。

避免接触辐射:平时要远离辐射,注意自我保护。

针对不可变因素:

如果患者本身有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或是皮肤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时,需及时地对这些基础疾病进行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氟康唑分散片的功效与作用-氟康唑分散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磺胺氧化锌软膏(Ⅱ)的功效与作用-磺胺氧化锌软膏(Ⅱ)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