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真菌遍布人们生活空间的各个角落,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真菌约有 300 多个种类,当真菌侵入到人体各个部位时,就有可能引发相应部位感染性疾病。真菌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破损处等途径感染人体,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会罹患真菌感染类疾病,比如皮肤癣菌病(手癣、足癣、体癣)、念珠菌病、曲霉病、肺部真菌感染、隐球菌病等。
真菌感染的病因为环境中的致病真菌入侵以及各种原因(如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不合理阴道盥洗等)引起的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下降。
皮肤真菌感染可有瘙痒、水疱、蜕皮、鳞屑、角化增厚、红斑、红色皮疹等表现;深部真菌感染则因被感染器官不同而表现各异。
医生诊断该病时,主要是结合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另外,对病变部位取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相应真菌,则可确诊。
治疗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等。
预防措施包括:注意均衡饮食;注意讲究个人卫生;避免不合理的使用一些易诱发真菌感染的药物(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积极防治基础疾病等。
症状
真菌感染患者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根据真菌侵犯的部位和种类的不同,患者会出现不一样的症状。
真菌感染有哪些症状?
真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1][2]:
浅部真菌感染(皮肤、毛发、指甲等人体表浅部位)
痒:患处瘙痒,每次都痒得难以忍受,总想去抓挠;
水疱:呈透明状,奇痒难忍,有些水疱可聚集在一起,如蜂巢一样,当水疱破溃后,可流出淡黄色液体;
蜕皮:有水疱的地方破皮后,开始蜕皮,之后皮肤发硬、发干,有些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患处蜕皮现象,若发生感染,易溃烂、发红;
鳞屑、角化增厚;
红斑、红色皮疹。
深部真菌感染(包括体内脏器)
症状因受累器官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
肺部真菌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咯血等;
胃肠感染者可出现呕吐、腹泻等;
脑部感染者可出现头晕、嗜睡、注意力无法集中、意识障碍等。
真菌感染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真菌感染若不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一些并发症,比如:
化脓性感染;
霉菌性湿疹;
霉菌疹;
败血症(真菌侵入血液系统)。
病因
真菌遍布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真菌侵入到人体各个部位,并大量繁殖时,就有可能引发各类感染性疾病。
真菌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真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各种插管、皮肤破损处等途径感染人体,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可能罹患真菌类疾病,比如皮肤癣菌病(手癣、足癣、体癣)、念珠菌病、曲霉病、肺部真菌感染、隐球菌病等。
目前常见的真菌有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奴卡菌、隐球菌、放线菌等,此外,还有新发现的一些真菌,比如赛多孢菌属、镰孢霉属、副球孢子菌、球孢子菌、芽生菌[3]。
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2]?
年龄:老年人、1 岁以下婴幼儿。
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被感染。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若大量、长期使用这些药,会造成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机体微生态失衡,使感染真菌的概率增加。
基础疾病:有些真菌感染常继发于某些基础疾病,比如——
糖尿病;
肿瘤;
贫血;
低蛋白血症;
慢性肾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
白血病;
急性胰腺炎;
艾滋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
进行放疗或化疗者。
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器官(骨髓)移植、留置导尿管、使用呼吸机、介入手术等,会进一步破坏人体的防御能力,为真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感染的现象,比如,皮肤感染部位出现红肿、骚痒等,对于某些患者,尤其是怀疑深部真菌感染,如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头晕、呕吐、意识障碍等,应尽快就医。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皮肤科
内科
普通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真菌感染[2][3]?
医生了解患者的症状后,会询问相关病史,作出初步判断。对于浅部真菌感染,一般通过症状、病史即可诊断;但对于深部感染,则需通过一些检查来协助诊断。
血清学检查:主要是检测有无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真菌的镜检与培养:在真菌的感染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一般可取患者的痰液、脑脊液、胸膜液、阴道分泌物等作标本检测。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患处病理组织进行活检,显微镜观察是否有真菌感染的病理改变。
影像学检查: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通过做 CT 检查,可见到肺部的特异性表现。
G 实验: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真菌细胞壁的成分——(1-3)-β-D- 葡聚糖,以帮助判断是否有真菌感染。
GM 实验:主要是测定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在菌丝生长过程中,这种抗原会释放出来,在脑脊液、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能被检测到。
生物学诊断技术:包括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也有助于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真菌。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不舒服?怎么不舒服?
症状何时发现的?
之前有没有接触过不干净的事物?
之前用过什么药?用了多久?
有无其他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感染会不会传染给身边的人?
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感染的持续时间大约有多长?
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这种病能够治好吗?
这个病会留下后遗症吗?
如果治疗没有明显效果,下一步该怎么办?
治疗
对于真菌感染确诊的患者,最好尽早积极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予以药物治疗,以抑制真菌。早期的真菌检测以及药敏分析,对于合理、有效的选择抗真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1]。
药物治疗[3][4]
多烯类药物:比如两性霉素 B 胶体分散物、两性霉素 B 脂质复合物、两性霉素B脂质体,对于多种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三唑类:主要有氟康唑、泊沙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棘白霉素类药物:包括米卡芬净、卡泊芬净、阿尼芬净等。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真菌感染无处不在,注重对日常注意的护理,也是防治真菌感染非常关键的因素。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及鞋子,最好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毛巾、脚盆、鞋袜、梳子等。
为防止真菌繁殖,促进皮肤愈合,患者应注意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
治疗期间,遵医嘱停用类固醇、抗生素等药物。
避免使用含玉米粉的粉剂,以防促进真菌生长。
严格按照医生要求使用抗真菌药,期间如出现副作用,及时咨询医生。
如有糖尿病,要注意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深部真菌感染者,比如肺部真菌感染、肠道真菌感染等,注意休息,严重时卧床休息,并注意严密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时及时就诊。
预防
由于真菌感染不仅有内源性的感染,也存在外源性的感染,所以预防感染对于降低真菌感染的病发率,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存在危险因素的人,更应做好预防工作。
注意均衡饮食,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免疫力。
平时注意讲究个人卫生,比如:勤换洗鞋子;适当用煮沸法、消毒液等对衣物、家具等进行消毒;不吃不卫生的食物;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尽量婉拒与手癣患者握手等。
避免长期或大量使用一些易诱发真菌感染的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
积极防治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肿瘤、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