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间质肺炎是什么?非特异性间质肺炎怎么办?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症状有哪些?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是特发性肺间质性疾病(IIP)的一种类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反应较好的一种独立的特发性肺间质疾病。本病男女比例接近,从儿童到老年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中老年人高发,平均年龄为 46 岁。但国内外发病率暂无权威统计资料。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相关的因素有结缔组织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多见)、有机粉尘的吸入、某些药物反应及过去急性肺损伤史。本病分为细胞型、混合型、纤维化型。本病起病呈亚急性,病程较短,主要症状为运动性呼吸困难和咳嗽,1/3 的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检可闻及双下肺爆裂啰音。本病诊断困难,不同分型治疗效果不同。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疗程据病情而定,直到疾病痊愈为止。细胞型疗效理想,混合型疗效次之,纤维化型疗效差。未治疗的非特异性间质肺炎,随着疾病的发展,肺功能下降,并出现低氧血症甚至肺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诊断是一个难点,本病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良好,绝大部分患者症状能改善甚至完全缓解,所以当临床症状及影像学不典型时,应立即争取肺活检,一旦病理学提示非特异性间质肺炎,需仔细排查有无环境因素或伴发结缔组织病。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控制疾病进展,可以明显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概述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是特发性肺间质性疾病(IIP)的一种类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反应较好的一种独立的特发性肺间质疾病。

本病男女比例接近,从儿童到老年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中老年人高发,平均年龄为 46 岁。但国内外发病率暂无权威统计资料。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相关的因素有结缔组织疾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多见)、有机粉尘的吸入、某些药物反应及过去急性肺损伤史。

本病分为细胞型、混合型、纤维化型。

本病起病呈亚急性,病程较短,主要症状为运动性呼吸困难和咳嗽,1/3 的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检可闻及双下肺爆裂啰音。

本病诊断困难,不同分型治疗效果不同。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疗程据病情而定,直到疾病痊愈为止。细胞型疗效理想,混合型疗效次之,纤维化型疗效差。

未治疗的非特异性间质肺炎,随着疾病的发展,肺功能下降,并出现低氧血症甚至肺纤维化。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诊断是一个难点,本病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良好,绝大部分患者症状能改善甚至完全缓解,所以当临床症状及影像学不典型时,应立即争取肺活检,一旦病理学提示非特异性间质肺炎,需仔细排查有无环境因素或伴发结缔组织病。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控制疾病进展,可以明显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症状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运动后呼吸困难和咳嗽,1/3 的病人有发热,随着病情的发展,也可出现贫血、杵状指等。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咳嗽、呼吸困难:是非特异性间质肺炎最常见的症状。

发热:22%~33% 的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病人会出现发热。

贫血:少数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病人会出现贫血。

杵状指:也称鼓棰指,表现为末端指(趾)节明显增宽增厚,指(趾)甲从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使指(趾)端背面的皮肤与指(趾)甲所构成的基底角等于或大于 180°。10%~35% 的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病人会出现杵状指。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非特异性间质若未积极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出现:

肺功能下降

低氧血症

肺纤维化

病因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病因相关的因素包括结缔组织疾病、有机粉尘的吸入、某些药物反应及过去急性肺损伤史。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结缔组织疾病:患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的人群,更容易患非特异性间质肺炎。

长期接触或吸入有机粉尘,如棉、木、动物皮毛、有机染料、合成橡胶等。

某些药物反应。

急性肺损伤的缓解期等。

哪些人容易患非特异性间质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非特异性间质肺炎:

女性:虽然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生,但该病更多见于女性患者。

年龄:虽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老年人发病多见,40 岁以上为高发年龄。

结缔组织疾病:如患有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的人群。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非特异性间质肺炎:

环境:长期接触有机粉尘的人群。

服药频繁:某些药物可能导致非特异性间质肺炎发生。

就医

当患者出现干咳、呼吸困难、发热、贫血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咳嗽、呼吸困难;

发热;

杵状指;

贫血。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持续性咳嗽、活动后气促进行性加重;

反复或持续发热。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风湿免疫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非特异性间质肺炎?

医生通过病史及胸片、胸部高分辨 CT、肺功能检查及肺组织病理活检予以确诊。其中肺组织病理活检是诊断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金标准。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胸片检查:以片状肺实质阴影及间质改变为主,但对鉴别诊断意义并不大。

肺部高分辨 CT: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和预后情况。约 80% 病人出现片状模糊浸润性阴影,多对称,主要部位在中下肺野及胸膜下。也可出现实变阴影、网状及线条状阴影,极少出现蜂窝状改变(发生在纤维化期)。

肺组织活检:确诊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金标准。可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局限性开胸肺活检、经胸腔镜肺活检。

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特点。早期可无变化,随病情进展,肺活量、全肺容量减小;FEV1/FVC(即一秒率,是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正常或偏高;弥散功能下降。

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BALF)检查用于排除一些疾病,如感染、肿瘤、结节病及一些职业肺病,无确诊作用。仅用于帮助评估治疗反应和预后(BALF 中以淋巴细胞为主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预后理想。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表明 NSIP 已进入肺纤维化期,预后较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

是否有咳嗽、咳痰、胸闷、活动后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

是否应用过药物治疗及效果如何?

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是否经常接触有机粉尘?

是否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非特异性间质肺炎?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什么方案治疗?

属于哪一型?能治愈吗?需要治疗多久?

容易复发吗?病死率多高?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生活方面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非特异性间质肺炎的基本药物。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疗程至少 1 年。激素的副作用可能有血糖、血压、血脂升高及骨质疏松等。少数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差,病情逐渐严重。

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差,且病情逐渐严重的患者,但疗效尚无定论。主要药物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非特异性间质肺炎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肺功能下降,并出现低氧血症甚至肺纤维化。

本病预后较好,经过正规治疗后,容易治愈,不容易复发,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进展到肺纤维化期之前给予积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日常注意

药物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接受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激素的副作用可能有血糖、血压、血脂升高及骨质疏松等;治疗期间需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情况,可适当补钙。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膀胱炎、感染、恶性肿瘤、不育与三系减少(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情况;治疗期间需注意观察排尿情况,监测血常规和肿瘤指标情况。

定期复查:经正规治疗病情患者后,3~6 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肺部高分辨 CT 和肺功能等项目。

饮食:避免食辛辣刺激食品,做到多样化、富有营养、易消化吸收。

运动:适当有氧运动,以不引起呼吸困难、气喘为宜。

其他:保证足够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感染。若已经出现肺功能下降、低氧血症甚至肺纤维化的患者,应当长期家庭氧疗。

预防

针对可变的因素:

冬春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有机粉尘,如棉、木、动物皮毛、有机染料、合成橡胶等。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患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的人群,应积极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利肺片(汝立康)的功效与作用-利肺片(汝立康)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女宝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女宝胶囊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