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升高是什么?尿酸升高怎么办?尿酸升高症状有哪些?

尿酸升高(High uric acid level)是指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超出了正常范围。尿酸是在嘌呤分解过程中形成的代谢产物,嘌呤的主要来源包括饮食摄入和人体自身合成。尿酸一旦产生,就会经由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在肾脏中大部分尿酸可随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尿酸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代表嘌呤代谢途径存在某些障碍。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多属于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后者则伴随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在人群中,尿酸升高的发生率约为1/5,并受到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虽然尿酸升高是发生痛风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发病,其中仅有少数患者最终会进展为痛风。医生通过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的尿酸水平来进行诊断,并针对引发尿酸升高的潜在病因开展相应的药物治疗。

概述

尿酸升高(High uric acid level)是指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超出了正常范围。尿酸是在嘌呤分解过程中形成的代谢产物,嘌呤的主要来源包括饮食摄入和人体自身合成。

尿酸一旦产生,就会经由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在肾脏中大部分尿酸可随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

尿酸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代表嘌呤代谢途径存在某些障碍。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多属于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后者则伴随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

在人群中,尿酸升高的发生率约为1/5,并受到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虽然尿酸升高是发生痛风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发病,其中仅有少数患者最终会进展为痛风。

医生通过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的尿酸水平来进行诊断,并针对引发尿酸升高的潜在病因开展相应的药物治疗。

症状

常见原因

尿酸升高是嘌呤代谢障碍所引发的代谢功能紊乱。绝大多数由肾脏尿酸排泄障碍所致,体内尿酸生成过多也可能是致病原因。具体病因如下:

肾脏出现尿酸排泄障碍

饮酒过量。

伴有家族遗传的致病基因。

甲状腺功能低下。

服用某些药物,例如利尿剂、免疫抑制剂、烟酸或维生素B-3。

超重/肥胖,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

自身免疫病,例如银屑病等。

肾功能不全:肾脏无法有效过滤代谢废物。

肿瘤溶解综合征:某些癌症在进展过程中,或是受到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时,会向患者的血液中快速释放大量溶解后的细胞碎片。

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在此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酸水平变化趋势。

大量摄入富含嘌呤的饮食:主要包括动物内脏、野味、肉馅、肉汁、鲭鱼、沙丁鱼、豆类、蘑菇等。

体内合成过多的嘌呤或尿酸:由于先天性缺陷,导致体内的反馈机制出现问题,无法正常调控嘌呤相关物质的代谢水平。

发生机制

尿酸升高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肾功能障碍:高达80%~90%的尿酸升高患者可伴有尿酸排泄障碍。肾脏的肾小管和肾小球发生功能异常,使得尿酸难以随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

尿酸生成过多:遗传性基因缺陷导致体内嘌呤代谢相关蛋白酶的调控系统出现异常;还可能是食物中嘌呤含量过高,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尿酸。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尿酸升高:

年龄超过40~50岁的中老年

饮食偏好不健康:嘌呤含量长期过高、高糖高脂饮食、酗酒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

甲状腺机能减退

代谢综合征:肥胖/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受损

自身免疫病患者

恶性肿瘤或正在接受放、化疗治疗

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家族病史

病因

临床表现

尿酸升高的典型临床特征是早期无症状,仅能通过血样检测发现患者存在波动性或持续性的尿酸水平超出正常范围。诊断标准如下:

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水平>420μmol/L(7.0mg/dL);

绝经前女性:血尿酸水平>350μmol/L(5.8mg/dL)

不过,从血尿酸升高直至真正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即痛风)可能需要经历长达数年至数十年的时间。有些患者可能终身无任何症状。尿酸升高患者的临床症状(即痛风)发生率上升与以下因素有关:

患者年龄较大;

血尿酸水平较高;

尿酸升高持续时间较长。

伴随症状

临床有5%~15%的尿酸升高患者可进展为痛风,并出现相应的其他临床症状:

尿酸升高伴突发性关节红肿疼痛、运动受限:常见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升高伴耳廓或关节出现肿块:常见于痛风石。

尿酸升高伴长期关节疼痛并逐渐出现畸形:常见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升高伴蛋白尿、水肿、贫血、高血压:可见于痛风性肾病。

尿酸升高伴尿路梗阻、肾区绞痛、血尿:可见于尿酸性肾结石。

就医

何时就医?

无论任何时候发现有尿酸升高,都要及时就医以查明原因。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

就医前准备

为了帮助医生明确尿酸升高的原因,患者在就医前请准备好以下信息:

日常饮食习惯、是否长期抽烟酗酒。

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痛风患者。

发现尿酸升高的原因是体检中偶然发现,还是身体不适去基层医院检查而知晓。

如果有症状,需详细描述其何时开始、持续多长时间、具体的症状表现,全身各处关节部位或泌尿系统是否随病情进展出现新的症状。

发现尿酸升高至此次就诊相隔多久时间,期间是否曾经接受过治疗,服用了哪些药物,达到了怎样的治疗效果。

近期及长期服用的药物和保健品:包括降压药、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和各类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等。

常用检查

医生通常采取以下方法来诊断尿酸升高并明确尿酸升高的原因。

病史: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症状以及使用的处方和非处方药物等信息。

体格检查:医生通常会检查患者腹部,观察肾脏区域是否有疼痛、压痛或出现肿大。检查全身各处关节是否红肿、疼痛,关节和耳廓是否出现痛风石形成的肿块。还会检查眼部是否存在反复发作的炎症和溃疡。

尿液和血液检查:测定其中的尿酸水平。

其他检查:若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医生还可能会安排其他检查:

穿刺活检:医生会用一根穿刺针刺入病变关节腔中,抽取少量关节液,评估其成分和性质,判断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或出现尿酸等其他异常成分。

组织活检:医生还可能会通过极小的手术采集少量耳廓或关节部位的肿块组织,交给病理科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病理分析,判断肿块的形成原因。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磁共振成像)等,可以观察体内各处关节、骨骼和脏器的病变情况,评估病变波及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尿酸升高的目的在于使血尿酸维持在正常水平,延缓疾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

促进尿酸排出的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

碱化尿液的药物:碳酸氢钠。

详情请参见相关疾病的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肾病

尿酸性肾结石

由疾病或药物引起的继发性尿酸升高,治疗关键是尽快去除或控制相关病因:

积极治疗各种基础疾病: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

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可能加重尿酸升高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护理

尿酸升高患者需控制饮食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

最好能做到戒烟戒酒。

减少日常注意食谱中高嘌呤含量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肉馅、肉汁、鲭鱼、沙丁鱼、豆类、蘑菇等。

每天饮水应该达到2000毫升以上,以利于尿酸排泄。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必须遵照医生的医嘱治疗,才能稳定控制病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肥儿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肥儿口服液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罗红霉素分散片的功效与作用-罗红霉素分散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