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扁桃体炎(tonsillitis)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扁桃体的感染或炎症。扁桃体是位于咽喉两侧、舌头上方和后方的球状淋巴组织,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帮助机体对抗感染。
扁桃体炎大多数是由病毒所致,少数是由链球菌所致。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皮肤或粘膜接触感染。
主要症状是咽喉痛,以及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和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咽喉和扁桃体通常有红肿表现。
病毒所致扁桃体炎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即可痊愈。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最好接受抗生素治疗,以免出现后续并发症。如果链球菌感染致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且抗生素治疗未达缓解,或感染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可行扁桃体切除术。
预防扁桃体炎的最佳方案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并远离病原体。
症状
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是咽喉痛。
咽喉和扁桃体通常有红肿表现。
扁桃体上可能完全或部分覆盖有脓斑或脓液。
发热也很常见,严重者会发生高热,体温可达 39°C。
如果患者感觉像是感冒,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和咳嗽等症状,则很可能是由病毒引起;如果患者咽喉痛且存在突发高热、淋巴结肿大,但没有感冒症状,则感染更可能是由细菌引起,这意味着患者需要就诊,并且可能需要进行链球菌测试。
扁桃体炎会引起哪些症状?
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是咽喉痛。多数病例还会出现更多症状。可能出现下列部分或全部症状:
发热
头痛
鼻充血和流鼻涕
淋巴结肿大
扁桃体红肿,被脓液完全或部分覆盖
吞咽困难
口臭
腹痛
扁桃体斑块状出血、疼痛
当患者喉咙痛且存在鼻充血、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等感冒症状时,病因很可能是病毒。扁桃体病毒感染通常无需治疗,在 2 周内可自行缓解。
咽喉痛、腺体肿大,38.5°C 以上的突发性发热,同时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能提示链球菌等细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
扁桃体炎是如何进展的?
扁桃体炎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持续 4 ~ 10 天。细菌性咽炎可能持续的时间会略长一些,但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就会好转。
在某些情况下,扁桃体炎也可能衍变为慢性病。根据患者或患儿的既往健康状况和体检结果,医生会推荐手术切除扁桃体(扁桃体切除术)。
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由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若未经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导致各种并发症,例如耳部和鼻窦感染或扁桃体周围脓肿。也可能出现较为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如风湿热,严重者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反复、持续性(慢性)扁桃体炎可能阻塞上呼吸道并引起各种健康问题,如打鼾、鼻塞和经口呼吸。某些情况下,慢性扁桃体炎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心肺疾病。但大多数有睡眠呼吸暂停和扁桃体肥大的患儿并未见扁桃体炎病史。
哪些情况应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就医:
咽喉痛,同时有细菌感染的以下任意两项体征:
发热大于等于 38.5°C
扁桃体上出现白色或黄色脓液
扁桃体肿大、触痛
颈部淋巴结肿大
头痛
严重疼痛
严重吞咽困难
一侧咽喉疼痛
皮疹
腹痛
扁桃体炎或咽喉痛通常在接触链球菌性咽喉炎患者后出现。
尽管经过治疗,1 年内扁桃体炎仍发作超过 7 次。
持续性口式呼吸、打鼾或明显的鼻音或声音低沉。
脱水迹象,如口舌干燥、尿量低于正常。
观察等待
观察等待是在不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症状或病情一段时间。如果扁桃体炎同时伴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和咳嗽等感冒症状,可以进行观察等待。有这些症状的扁桃体炎通常由病毒引起。扁桃体病毒感染可以在家治疗,大多数病例无需治疗,2 周内就会消退。一般来说,病情越像感冒,由链球菌引起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果扁桃体炎伴有大于等于 38.3℃ 的发热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且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则不适合进行观察等待。如果这些症状同时出现,请及时就医。这种情况可能患有链球菌性咽喉炎,应及时治疗。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儿科
内科
如果需要做手术切除扁桃体(扁桃体切除术),医生可能会将患者转诊给耳鼻喉科医师。
病因
大多数情况下,扁桃体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少数情况下可由链球菌引起,罕见情况下也可能由真菌或寄生虫引起。
当感染者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时,扁桃体炎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可能会在吸入这些飞沫后发生感染,或通过附着在皮肤上的飞沫,或与口、鼻、眼接触的物体上的飞沫而感染。
扁桃体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扁桃体炎通常由病毒引起。细菌也可以引起扁桃体炎。引起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该细菌也可引起链球菌性咽炎。
扁桃体炎也可由真菌或寄生虫引起。但对于免疫系统健康者,这种情况罕见。
扁桃体炎如何传播?
扁桃体炎通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而进行传播。当感染者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会播散在空气内。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就会感染疾病。病原体附着到皮肤上,或附着在与口、鼻、眼及其他黏膜接触的物品上也会导致感染。症状通常在接触病原体后 2 ~ 5 天出现。
链球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炎患者在发病早期就具有传染性,如不治疗,传染性可持续 2 周。抗生素可以缩短传染期,感染者在开始抗生素治疗 24 ~ 48 小时后不再具有传染性。
扁桃体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是发生扁桃体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当感染者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时,病原体会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当吸入这些飞沫后,人体就可能会发生感染。如果病原体附着到皮肤,或附着到可能与口腔、鼻子、眼睛或其他粘膜组织发生接触的物体时,也会导致感染。
鼻塞会导致患者张口呼吸,从而增加扁桃体炎的风险。
就医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咽喉,观察扁桃体是否红肿,上面是否有脓斑或溃疡,这些体征可能提示扁桃体炎。医生可能还会进行快速链球菌测试以及咽喉细菌培养,这些检测可判断扁桃体炎是否由链球菌引起。医生也可能会询问患者既往咽喉感染病史,如果经常发生扁桃体炎,可能会影响治疗的选择。
如果医生认为患者有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会进行单核细胞增多症检查。
医生如何诊断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的诊断基于病史以及对咽喉进行的检查。需要准确的病史来了解扁桃体炎是否为复发性,这可能会影响治疗选择。
如果症状提示链球菌性咽喉炎,医生可能会通过咽喉细菌培养来确认诊断。如果出现以下体征或症状中的三或四种,则链球菌性咽喉炎的可能性更大:
发热
咽喉或扁桃体上有白色或黄色脓斑或脓液(扁桃体渗出物)
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触痛
没有咳嗽或打喷嚏症状
如果怀疑有链球菌感染,医生可能会进行快速链球菌测试或咽喉细菌培养。患者可能想了解每种检查的优点和缺点,以便确定接受哪项检查。
这些检查的结果将决定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和准确病史,来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切除扁桃体(扁桃体切除术)。
如果怀疑扁桃体炎是由于可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的EB病毒所导致,则可能会进行单核细胞增多症检查。
治疗
病毒引起的扁桃体炎通常能够自行消退。治疗重点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喝热茶、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并使用其他家庭治疗,可以缓解咽喉痛。对于高热患者可以服用非处方退热药。
如果扁桃体炎由链球菌引起,则需要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有助于预防由链球菌引起的罕见但严重的问题,并可以控制感染的传播。
一般来说,只有在扁桃体出现严重问题时,医生才会建议手术切除扁桃体(扁桃体切除术)。严重问题包括治疗无效且妨碍日常生活的复发性感染或持续性感染。可以在仔细检查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后,判断是否适合手术。
扁桃体炎应如何治疗?
扁桃体炎通常由病毒引起,能够自行缓解。但是扁桃体炎也可由链球菌引起,这需要抗生素治疗。需要观察有无口舌干燥等脱水体征,或有无耳痛等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的并发症征象。
由病毒引起的扁桃体炎
病毒引起的扁桃体炎通常能够自行消退。抗生素治疗病毒性扁桃体炎无效。
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毒可导致与细菌性扁桃体炎一样严重的扁桃体炎,可能需要数周或更长时间才能消失。
家庭治疗如喝热茶和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能有助于缓解不适。
许多非处方疗法,如抗菌漱口水、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都含有除了缓解症状之外的额外成分。不推荐儿童使用这些药物,因为尚未证实其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方面的有效性。
此外,应注意用药安全,阅读并遵循说明书上的所有事项。
由细菌引起的扁桃体炎
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由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链球菌感染通常会自行消退,但仍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因为未治疗的链球菌性咽喉炎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如果使用抗生素,请务必严格按医嘱使用。在整个疗程内应该持续服用抗生素(即便在处方结束前症状就已消失)。如果不按医嘱使用治疗扁桃体炎的抗生素,细菌可能会对其产生抵抗性(抗生素耐药性)。在这些情况下,以后再发生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无效。
手术
手术切除扁桃体(扁桃体切除术)目前仍是一种常见手术,特别在儿童中。但是,其应用并不像过去那么频繁。
当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复发性感染或治疗无效的慢性感染,并且影响日常功能时,可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扁桃体炎。但是需要仔细权衡手术的风险和益处。应该在患者及医生仔细考虑患者或患儿的全身健康状况后才能实施扁桃体切除术。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通常是由病毒引起,所以无需处方药治疗。
由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可采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是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虽然由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通常也会自行痊愈,但采用抗生素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并发症,如风湿热等。
注意事项
如果医生处方了抗生素,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服药,直到完成治疗为止。即使在处方药治疗完成之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患者还是应该遵医嘱服药,以确保感染完全清除。
如果患者不按照处方用药,或在无需治疗时滥用处方药,都会造成细菌对治疗扁桃体炎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抗生素耐药)。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扁桃体切除?
对于伴有严重并发症或反复感染,且其他治疗方案无效的患儿,尤其是在严重干扰日常生活的情况下,通常可进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不过,在进行扁桃体切除术之前,家长与医生还需要仔细权衡患儿的病史和总体健康状况。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症状轻微的患儿(定义为每年的扁桃体炎发作频率少于 3 次),扁桃体切除术的效果可能并不比观察等待更好。
但是对另一些患儿来说,扁桃体切除术可以大大改善其生活质量。最有可能从扁桃体切除术中实现临床获益的患儿包括:
过去 1 年内扁桃体炎发作频率不少于 7 次,或过去 2 年内发作频率不少于每年 5 次,或过去 3 年内发作频率不少于每年 3 次。当上述病情发作导致上学缺勤、入睡困难或对日常生活产生其他不良影响时,更应该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即使采用药物治疗,扁桃体炎的持续时间仍超过 3 个月。
阻塞气道。
吞咽困难。
因鼻塞造成说话困难。
扁桃体出血较严重。
手术方案的选择
链球菌感染致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且抗生素治疗未达缓解,或感染严重威胁患儿健康,可以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注意事项
扁桃体切除术目前仍是儿童扁桃体炎最常见的手术方案。但开展这项手术已不如过去那么频繁。通常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的频率会逐步降低。家长应了解的是,如果患儿的扁桃体炎感染仍属可控,则待其年龄增长后,症状可能逐步消失。
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在手术后至少一周内需要特殊照顾和密切监测。决定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前,家长应考虑是否有能力在术后护理患儿。
日常注意
开展家庭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具体措施包括温盐水漱口、多喝水、多休息、室内使用加湿器。
若想给患儿服用含片或其他非处方药,请事先咨询医生,以免发生安全隐患。成年患者用药前,也务必仔细阅读用药说明,合理规范用药。
患儿在发生感染的 1 ~ 2 天内,最好请假在家接受抗生素治疗,因为此时尚处于传染期,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如何减轻扁桃体炎症状并加快康复?病毒所致扁桃体炎开展家庭治疗的目的在于,当机体对抗感染的同时,有效控制症状。家庭治疗可以缓解咽喉肿痛和流涕、鼻塞、打喷嚏、咳嗽等症状。
可以帮助患者或患儿缓解症状的措施包括:
如果患儿的年龄不小于 8 岁,可以经常用温盐水漱口。温盐水的配方是 1 茶匙(5 克)盐和 240 毫升温水。
多喝温水或凉水(随个人喜好而定),也可包括茶、汤、果汁和补液饮料。
吃冰棒。
多休息。
在卧室里使用喷雾器或加湿器。
使用咽喉含片来帮助减轻喉咙痛的症状。但含片不适用于幼儿,以免窒息风险。另外,含片还可能含有很多不必要的成分,或许会造成潜在的危害。
对于幼儿或伴有某些疾病的人群,服用咳嗽药和感冒药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在用药之前,请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标签。许多非处方药,包括抗菌漱口水、减充血剂、抗组胺药,都含有与缓解症状无关的额外成分。因此,这些治疗方案并不推荐用于患儿。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该类成分对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具有任何益处。
咽喉痛,伴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但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可能是发生了细菌感染。发生上述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发生链球菌性咽喉炎,如果确诊就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确保充足的休息,并遵医嘱服用所有的抗生素处方药。如果发生感染,有必要让患儿请假在家,接受1至2天的抗生素治疗。
预防
多种病毒和细菌都能引起扁桃体炎,所以最好的预防措施是遵循基本的健康和卫生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儿童患扁桃体炎?
这些措施对儿童特别有益:
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尽可能让儿童远离发生扁桃体炎或咽喉痛的患儿。
经常提醒儿童勤洗手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周围人可能得病的情况下。还要提醒儿童不要和其他人共用牙刷或餐具。
对用具表面和玩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教会儿童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最好要用纸巾捂嘴,以免细菌沾染到手上。还要教会儿童如何用纸巾擦鼻子。
随身携带一次性纸巾和洗手液清洁双手,或擦拭购物车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共用物品。
不要在儿童周围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