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是腭扁桃体发生了持续性、感染性炎症反应,该病常见于青少年,也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人数日渐增多。慢性扁桃体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能会并发严重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急性肾炎等,应尽早治疗[2]。
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扁桃体炎慢性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导致扁桃体隐窝口(扁桃体表面的凹陷处)阻塞,引流不畅,不利于炎症消退。此外,慢性扁桃体炎还可能继发于其他急性感染[1]。
临床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免疫功能紊乱,家族病史[2]。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扁桃体大小不一,成人多发生萎缩,患儿通常表现为增生肿大。患者多伴有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发作时咽痛剧烈,伴有咽干、发痒、异物感或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可接受抗生素治疗;慢性扁桃体炎首先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例如免疫治疗、局部涂药、隐窝灌洗、冷冻、激光。只有对发生不可逆病变的患者才需考虑做扁桃体切除术[1]。
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关键是增强体质,降低感染风险,积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
症状
慢性扁桃体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扁桃体大小不一,成人多发生皱缩,患儿通常表现为增生肿大。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1]:
常伴有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史
发作时咽痛剧烈
发作间歇可伴有咽干、发痒、异物感或刺激性咳嗽等轻度症状
口臭
扁桃体过度肿大者,尤其是患儿,可发生:
睡眠打鼾
呼吸不畅
吞咽或语言障碍
胃肠道刺激:
如果病变部位的脓液被吞下可造成胃肠道刺激,消化不良。
全身性反应:
如果病变部位的毒素被机体吸收,可造成全身性反应,如头痛、乏力、发热。
慢性扁桃体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慢性扁桃体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全身各器官的并发症[1]: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热;
心肌炎;
急性肾炎。
病因
慢性扁桃体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慢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1]。
其他病原体还包括[1]:
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腺病毒、鼻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
扁桃体炎慢性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导致组织增生、蛋白变性、瘢痕形成,扁桃体隐窝口(扁桃体表面的凹陷处)阻塞,引流不畅,病原体和脓液积聚其中,在炎症反应的反复刺激下导致扁桃体肿大[1]。
慢性扁桃体炎还可能继发于其他急性感染[1]:
邻近的鼻腔、鼻窦感染;
猩红热;
白喉;
流感;
麻疹。
慢性扁桃体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2]
长期抽烟或吸入二手烟;
免疫功能紊乱;
遗传因素:家族病史。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的扁桃体炎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有必要尽快去医院专科就诊[1]。
明确是否为慢性扁桃体炎,还是合并其他部位感染;
明确病原体的类型,给予针对性的敏感药物。
根据临床评估,若有必要可采取手术治疗,以免除患者长期的病痛折磨。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扁桃体炎?
临床医生首先会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并进行体检,观察患者体征[1]。
扁桃体炎症是否反复发作;
扁桃体是否发生明显的病变;
扁桃体隐窝是否有脓性分泌物。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症状每隔多久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能否具体描述症状每次发作时会达到怎样的严重程度?
除了扁桃体的症状,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
既往的扁桃体炎是否接受过治疗?采用什么方案治疗?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症状会逐渐好转还是会更加严重?
该病是否具有传染性?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治疗之后是否还会复发?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并不是都需要切除扁桃体,首先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例如免疫治疗、局部涂药、隐窝灌洗、冷冻、激光。只有对发生不可逆病变、有全身并发症的患者,医生才考虑施行扁桃体切除术[1]。
有哪些方案可以用来治疗慢性扁桃体炎?
保守治疗[1]
免疫治疗
用链球菌过敏原制成的疫苗进行脱敏;
应用各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例如注射胎盘球蛋白。
局部治疗
局部涂药
隐窝灌洗
低温等离子术
激光疗法
微波疗法
手术治疗[1]
扁桃体切除术,通常使用超声刀、射频刀、电刀等。这些新式的手术器械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对周围黏膜的损伤。
日常注意
患者应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整体免疫力。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多喝水,以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留意病情变化,若出现并发症或其他异常情况需及时复诊。
预防
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关键是增强体质,降低感染风险,积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
健康饮食,适度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伴有慢性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公众场合。
发生急性扁桃体炎应积极治疗,足量足疗程用药,确保彻底杀灭病原菌,实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