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Chronic sinusitis,慢性副鼻窦炎,慢性鼻-鼻窦炎
概述
鼻窦是鼻腔周围多个含气的骨质腔,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鼻窦由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四个部分组成。鼻窦的窦口细小,易发生狭窄及阻塞,形成局部感染。慢性鼻窦炎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患病率为 2%~8%。
该病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急性鼻窦炎未及时或未彻底治疗,转为慢性鼻窦炎。感染源来自鼻腔及邻近组织,部分与过敏反应有关,还有一部分是真菌诱发的炎症反应,也可能是外伤或污染物进入鼻窦导致。
主要症状为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甚至丧失等。儿童常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黏液性或黏脓鼻涕。长期鼻堵塞和张嘴呼吸,还会导致患儿颌面、胸部及智力发育受影响。
当脓鼻涕持续大于 12 周,并伴有鼻堵、嗅觉减退及头闷胀感,要及时就医,明确是否为慢性鼻窦炎。医生会通过患者的症状、鼻内镜检查及鼻窦 CT 检查等,进行确诊,改善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
该病一般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保守治疗 3 个月仍无缓解者,可考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如怀疑为真菌性鼻窦炎,应避免使用抗生素,尽早选择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
积极治疗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疾病,以及增强体质、尽量避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游泳避免呛入脏水、积极治疗牙病、避免长期大量抗生素的使用等方式,都能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症状
慢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窦炎,轻重不等,时有时无,常有鼻堵、脓涕、头痛、鼻出血及嗅觉减退,并伴有精神不振、易倦、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儿童症状比成人重,可伴有食欲不佳、间断发热、精神萎靡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
慢性鼻窦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全身症状
轻重不等,时有时无;
精神不振;
易倦;
头痛、头昏;
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
局部症状
流脓涕:颜色呈黄色或灰绿色,可能有腐臭气味;
鼻塞:鼻甲黏膜肿胀或息肉阻塞时,均可导致鼻塞;
嗅觉障碍;
头痛:常为钝痛或闷胀感,根据受累鼻窦不同,头痛有一定规律性;
咽部症状:鼻腔里的分泌物经过后鼻孔反流到咽腔,导致咳嗽、嗓子痒、咳痰、恶心。
慢性鼻窦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眶内感染:表现为眼球肿胀、眼球疼痛、充血、眼球突出、视物模糊、视物重影、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等;
颅内感染:表现为意识淡漠、剧烈头痛、脖子僵直、肢体运动障碍、走路不稳、频繁呕吐、高热惊厥甚至意识丧失等。
病因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和急性鼻窦炎类似,由于抵抗力较弱或存在先天性异常,导致局部鼻窦炎控制得不好,长时间无法痊愈。
慢性鼻窦炎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急性鼻窦炎:这是慢性鼻窦炎的首要病因。患者急性期因为治疗不当或没彻底治疗,导致反复发作、长时间无法痊愈,转为慢性。
阻塞性病因: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肿瘤等。
致病菌毒力过强:毒力较强的致病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急性鼻窦炎,极易转为慢性鼻窦炎。
未控制的牙源性感染:因上磨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部紧挨着,牙髓炎容易向上迁移发展成为慢性上颌窦炎。
外伤和异物:鼻部或上颌窦发生外伤骨折、异物存留或血块感染等。
哪些人容易患慢性鼻窦炎?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长时间无法治愈的患者;
口腔炎症未及时治疗者;
感冒后立即开始潜水、游泳或者坐飞机者;
长期抽烟者;
糖尿病患者;
长期使用抗生素者(易患真菌性鼻窦炎);
头颈部放疗或化疗者;
患有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或扁桃体炎的儿童;
患过敏性鼻炎、哮喘或支气管扩张者。
就医
慢性鼻窦炎的病情轻重不等,常表现为易倦怠、头痛,而鼻部症状不典型,容易忽视或误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急性鼻窦炎症状,明显的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
儿童发生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咳嗽,持续1个月以上,并出现张嘴呼吸、频繁吸鼻、鼻孔周围皮肤皴裂等症状;
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面部疼痛、肿胀,并伴有眼眶疼痛、肿胀,以及转眼球时疼痛;
体质较差的患者,在脓涕、头痛、鼻堵、嗅觉减退的基础上,出现意识障碍、淡漠、高热惊厥、肢体活动无力等表现,赶紧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鼻窦炎?
医生会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确诊。
患者一般有明确的急性鼻窦炎病史,并出现间断或持续脓涕、鼻堵、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有时还伴有倦怠、全身不适、牙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耳鸣等情况。
常做的相关检查如下: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或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鼻内镜检查:通过深入鼻腔的内镜检查,观察患者鼻窦引流区域,有没有脓性分泌物,以及观察鼻内的结构是否正常、局部是否存在息肉或新生物等情况;
鼻窦 CT 检查:通过该检查可发现,鼻窦腔骨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厚甚至破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主要症状有哪些?鼻部症状有哪些?持续多久了?头痛发生多久了?头痛在哪个部位?全身有哪些不舒服?
头痛是否有规律?早、中、晚哪个时间段更明显?
有没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或糖尿病等病史?
有没有头颈部放射治疗史?
平时是否吸烟?
生活是否规律?经常熬夜吗?
孩子睡觉时是否打鼾?是否张嘴呼吸?
孩子是否有牙髓炎?
是否长期吃药?目前在吃什么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慢性鼻窦炎的?能治疗好吗?
我需要哪些检查,要用哪些药物?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一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传染性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这个病能彻底根治吗?如何预防或者避免再次发作?
治疗
慢性鼻窦炎患者如果没有鼻息肉,首选药物治疗;伴有鼻息肉或者鼻腔结构异常者,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
局部治疗:鼻内可以用减充血剂(一种医疗喷雾剂)和糖皮质激素,可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注意,用减充血剂别超过 7 天。
口服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在急性发作期,可口服抗生素,也可使用黏液促排剂和中成药。
鼻腔冲洗:可用生理盐水每日冲洗鼻腔 1~2 次,清除分泌物。一般使用 3% 浓度的盐水,并保持温度在 37 度左右。
上颌窦穿刺冲洗:可以每周一次上颌窦穿刺冲洗(此为有创治疗,一般安全,但也可出现穿刺部位出血、误入眼眶、甚至气栓等严重并发症)。
鼻窦负压置换法:用于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特别适合于不能配合上颌窦穿刺的儿童患者。
鼻腔手术:如果是因为鼻腔结构发生异常引起的慢性鼻窦炎,需要通过鼻腔手术进行矫正,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息肉样变、泡性中鼻甲等。
鼻窦手术:保守治疗无效后,患者可选择鼻窦手术。目前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技术较为成熟,手术前后也需要使用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以减轻术后反应。
腺样体手术: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可先切除腺样体,改善鼻腔通气引流。
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大部分慢性鼻窦炎,通过规范治疗,恢复较好。少数慢性鼻窦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眼眶感染、颅内感染等。
如果高度怀疑患者为真菌性鼻窦炎,首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不能清除鼻窦内大量真菌团块。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效果不佳,易复发。
日常注意
避免感冒:感冒后鼻腔内细菌增多,会引起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堵塞鼻窦开口,加重鼻窦炎症状。
调节饮食及生活习惯:饮食应尽量清淡,不宜食用过于油腻及辛辣食物,出入灰尘较大的地方及时佩戴口罩,减少粉尘吸入。
感冒后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游泳、潜水,避免脏水进入鼻窦;
戒烟,因为烟草对鼻腔黏膜刺激较大,会加重水肿;
急性鼻炎如果鼻塞较重,可适当使用鼻喷收缩剂,减轻水肿;
牙病及时治疗,避免因牙髓炎导致鼻窦感染;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尽量不去人多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避免雾霾刺激;
如果确诊为急性鼻窦炎,应积极控制症状,足量全程用药;
注意休息,不熬夜,戒烟;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或波动;
感冒后注意休息,适当用药对症治疗,勿游泳、潜水或坐飞机;
牙病要及时治疗,儿童可进行窝沟封闭,而发生龋齿,应及时行根管治疗;
不要给 3 岁以下儿童玩细小颗粒玩具,并教育儿童不能向鼻腔塞任何物品;
如果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应及时行鼻腔、鼻窦检查,了解是否存在鼻窦炎;
孩子睡眠打鼾,要警惕慢性鼻炎、扁桃体肥大及腺样体肥大,这些都是慢性鼻窦炎的高危因素;
教育孩子不要向鼻腔内塞任何东西,不给3岁以下孩子玩细小颗粒状的东西,避免孩子塞入鼻腔
避免抗生素滥用,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导致菌群失调,而感染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