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干燥性咽炎
概述
萎缩性咽炎是指发生于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因咽部黏膜下腺体分泌物减少、黏膜变薄、萎缩,导致患者出现咽干、咽异物感、有稠厚分泌物、痂皮等表现。
病因不明,临床上很少见。
常常由萎缩性鼻炎蔓延而来。
慢性萎缩性咽炎与干燥性咽炎是一种疾病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其间无明显界限。
本病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和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是各种反复或长期的不良反应刺激咽黏膜及咽部淋巴组织,而出现的一种慢性反应性炎症。
起初是黏液腺分泌黏液减少,分泌物稠厚而干燥,随后可咳出带臭味的痂皮。
检查咽部时可见咽黏膜干燥、萎缩、变薄、苍白、发亮,咽后壁黏膜上可有黏稠的黏液或有臭味的黄褐色痂皮。
注意排除干燥综合征,还有鼻部、咽喉部、颈部、食道等隐匿性病变。
应戒烟戒酒,积极治疗急慢性咽炎、鼻炎、鼻咽炎等,保持局部清洁、湿润,口服适量的维生素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发病,包括健康饮食,戒烟酒,规律锻炼,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压力等。
症状
病情早期,一般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咽干、咽异物感、有稠厚分泌物的表现,有时可咳出带臭味的痂皮等。
萎缩性咽炎有哪些症状?
咽部干燥感或微痛感。
咽部异物感。
分泌物稠厚而干燥,可有刺激性咳嗽及反复清嗓的表现,有时可咳出带臭味的痂皮。
病因
病因不明,存在一些理论学说[1][2][3][4][5]:
细菌病毒感染学说:咽部与外界直接相通,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在机体抵抗力正常的情况下两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敌强我弱时,平衡被打破导致黏膜的黏液腺分泌功能受到影响,引起疾病。
萎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是原因不明的下鼻甲萎缩,疾病本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相关,如微波、激光、射频的使用。萎缩性鼻炎的表现为鼻腔的加湿功能减弱,可引起咽部黏膜湿度降低。加之鼻分泌物堵塞行张口呼吸,导致咽干明显,最后出现萎缩及干痂形成,很快就会出现萎缩性咽炎等。
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或粉尘:气候变化,空气风速大,或过冷过热空气接触,刺激性气体接触会引发该病。早期可代偿,后期逐渐失代偿,导致萎缩性咽炎。
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是机体的全身性疾病,机体腺体分泌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干燥,眼干,鼻干,口干等。
营养不良: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机体分泌功能降低,局部免疫力低下可导致该病。
吸烟等不良因素刺激:吸烟时燃烧的烟和热量直接吸入口咽和喉咽可导致咽干。烟雾在口腔的温度大约 40~45℃,比体温高出 10 度左右,加速了咽黏膜表面分泌物的蒸发。如果咽黏膜长时间处在高蒸发状态,分泌物开始变黏稠,逐渐形成干痂粘在咽壁上,咳之不出。即使咽黏膜黏液腺有再生功能,但当腺体分泌速度低于蒸发时,患者也会感到咽干。
就医
萎缩性咽炎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疾病,患者一般无不适,直到咽干、咽异物感严重时才就诊。首次就诊时,医生会通过进行咽喉部专科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来诊断该病。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咽干严重,喝水、含片等药物治疗无效。
咽部异物感明显。
咳出带臭味痂皮。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萎缩性咽炎?
初诊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口咽部检查,及用压舌板压住患者舌体前中段,避免遮挡口咽部视野。再嘱患者发”a”音,使软腭向上运动,这时口咽腔左右径、前后径暴露较好,双侧扁桃体一览无遗,更全面地观察咽部黏膜颜色、分泌物,有无新生物等。
为了解病情,还需行纤维电子鼻咽镜、喉镜检查,了解口咽部上方(鼻咽部)、下方(喉咽部)等组织结构的病变。
萎缩性咽炎,有时可能是全身疾病在咽部的局部表现,需要一些相关辅助检查,了解其他系统有无病情,如:
血常规、尿检查。
血压、血糖、血脂。
甲状腺功能。
过敏原检查。
免疫指标。
胃镜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咽部有什么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已经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鼻干、鼻堵、张口呼吸、反复咽痛、反酸打嗝、反复咳嗽等症状?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是否喜欢过咸、辛辣刺激性饮食?
工作或生活环境有没有长期接触刺激性、有害气体或粉尘?
是否有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等疾病?
在服用哪类药物?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
直系亲属是否有同样不适症状?
患者可以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我嗓子老是发干,不停喝水还是干呀?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我是怎么患上此病的?能治好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平时生活饮食习惯有什么要注意的、要改变的?
这个病会遗传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检查吗?
治疗
萎缩性咽炎,有时可能是全身疾病在咽部的局部表现。在治疗本病前,首先要排除全身性器质性疾病,其次要排除一些可能的心理因素。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改善本病症状,如果症状严重,就需要药物或辅助手段治疗。
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萎缩性鼻炎、鼻窦炎、反流性食管炎、过敏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对症治疗
需保持口咽部清洁、湿润,或超声雾化减轻咽干症状。
补充适量维生素 A、B、C、E,铁剂、锌剂等。
2% 碘甘油涂抹咽部,或者内服小量碘剂(遵医嘱),促进腺体分泌[3]。
局部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改善局部黏膜血液供给,加大血流量[6]。
中医上常用五参利咽汤加黄芪、白术、茯苓等方药,加强补气扶正,以治疗本病[3]。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要适当饮水,保证营养均衡饮食,尽量选择清淡饮食,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食物,并避免过度用嗓,以及避免接触各种刺激性气体及粉尘。
戒烟,戒酒。
健康、均衡、清淡饮食。
及时控制咽部以及邻近周边组织的炎症感染。
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习惯。
预防
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保持环境舒适清洁。
远离粉尘、有害气体,可佩戴口罩以免咽喉受到刺激。
多吃水果、蔬菜等清淡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冰冷、辛辣等刺激食物。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