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指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喉、声带、气管及支气管的弥漫性炎症。
6 个月~3 岁儿童为此病的高发人群,而且以冬季为高发季。
本病的主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小儿麻疹等传染性疾病。免疫力低下为该病的危险因素。
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喉部可听到喘鸣音。
主要治疗是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联合降温、止咳、化痰、吸氧等对症处理,有明显细菌感染者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关键点是抗感染治疗和降温;难点是激素治疗的时机和疗程。
本病的病情严重,进展比较迅速,容易导致患儿出现呼吸道梗阻,进而引发呼吸困难, 甚至出现死亡。
患儿一旦出现呼吸道梗阻,应立即急诊入院治疗。
症状
高热、呼吸困难、声嘶、咳嗽、喉喘鸣是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症状。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高热:病毒继发细菌感染时,患者通常会有发烧,体温多在 38.5℃ 以上。
呼吸困难:由于喉、声带、气管及支气管水肿增厚,导致呼吸道狭窄,引起呼吸困难。若喉部肿大明显,引起喉梗阻,严重可以导致窒息。
声嘶:炎症致声带水肿,导致声嘶。
咳嗽:气管及支气管中的分泌物刺激,引起咳嗽。
喉喘鸣:由于喉部水肿,呼吸时在喉部可听到喘鸣音。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喉梗阻
肺炎
病因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主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小儿麻疹等传染性疾病。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毒感染:主要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菌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嗜血流感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小儿气道狭窄:小儿气道较狭窄,咳嗽能力弱,免疫力相对较低,不易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促进感染蔓延,发生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小儿,容易罹患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的孩童容易被病毒或细菌感染,诱发疾病。
过敏体质:存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当天气变化时,容易引起呼吸道变态反应,诱发炎症。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
声嘶
咳嗽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口唇发绀。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呼吸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当医生怀疑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时,将通过听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听诊:医生可通过听诊初步判断患儿呼吸道梗阻情况,如果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可闻及双肺湿啰音;喉部可闻及更清楚的喘鸣音。
胸部 CT 或 X 线片:医生通过 CT 或 X 线片检查,初步判断肺部的炎症情况。
间接喉镜:医生可通过间接喉镜检查来判断喉部水肿及喉部梗阻情况。
血常规:医生可通过血常规判断是否有细菌和病毒感染。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病前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性疾病?
孩子周围的常接触的人群中有没有流感的患者?
孩子是否有吃坚果(如花生、瓜子、豌豆)等呛咳的经历?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治疗花费高吗?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怎么治疗?需要住院治疗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注意观察孩子什么?
治疗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若发生严重的喉梗阻导致患儿呼吸极度困难,需行气管切开术。
药物治疗
抗生素:抗生素有助于控制细菌感染,缓解患儿感染症状。常用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
抗病毒:抗病毒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毒感染,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降温药:降温药有助于控制患儿体温,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同时也缓解患儿监护人心理压力。如布洛芬混悬液等。
激素:使用激素进行雾化治疗,可以缓解呼吸道的水肿和炎症。常用激素如布地奈德、甲强龙、地塞米松等。
吸氧:吸氧可缓解患儿因呼吸道梗阻造成的缺氧状态。
止咳药:缓解患儿咳嗽症状。
促分泌物排出:如盐酸氨溴索,可以促进痰液的排出。
手术治疗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性手术操作,用于紧急情况下。当患者突发窒息,急需开放气道时,紧急行气管切开术。
其他治疗方法
气管插管:用于二度以上的喉梗阻的患儿,维持呼吸道通畅。
多频振动排痰:用于痰液多且黏稠的患儿。
疾病发展和转归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比较迅速,严重者能够引发呼吸困难导致死亡。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经过早期规范化的治疗后,大多数预后良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住院护理注意事项: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如积极吸痰、吸氧。
用药注意事项: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激素期间,需注意患儿有无黄疸发生、有无小便内带血或泡沫,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饮食:住院期间应进食刺激性不强的软食,如粥、软米饭、汤、普通家常炒菜等。
运动:患病期间因呼吸道狭窄,机体供氧不如平时充足,应静坐或静卧,不进行剧烈活动(如奔跑、搬运重物等)。
其他: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用漱口水清洗口腔。
预防
具体的预防方法如下:
天气变化时注意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流感期间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
防过敏,避免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如螨虫、粉尘、柳絮、花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