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血管纤维瘤主要由增生的血管及纤维组织构成。头颈部血管纤维瘤多发生于上颌窦、鼻中隔、鼻腔、咽喉部等处,较少见于舌下,发生于胎儿者更为罕见。
该疾病目前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不明,仍需进一步研究。
血管纤维瘤分为两类,一类是皮肤血管纤维瘤(又称为鼻咽外血管纤维瘤);另一类是青年性血管纤维瘤(又称为鼻咽部血管纤维瘤)。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主要表现为鼻出血、鼻阻塞、鼻咽部肿块三联征,鼻咽外血管纤维瘤依据生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血管纤维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可有局部浸润、破坏骨质和通过裂隙生长的现象,故肿瘤可侵犯颅内,往往难以手术切除,预后不良,可导致患者死亡。
症状
鼻出血、鼻阻塞、鼻咽部肿块三联征是鼻咽部血管纤维瘤的最常见症状,鼻咽外的血管纤维瘤依据部位不同表现各异。
血管纤维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血管纤维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主要表现为鼻出血、鼻阻塞、鼻咽部肿块三联征,部分肿瘤可伴有头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最常表现为四肢深部或皮下软组织缓慢生长的、界清、无痛性肿块,主要位于下肢。
外阴部血管纤维瘤:好发于两性生殖区,女性主要是外阴、阴唇、阴道等会阴区域。男性主要是腹股沟和阴囊、精索部位。肿瘤境界清楚,生长缓慢,为皮下浅层无痛性肿块,触诊质地软、有弹性、光滑、活动。
血管纤维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侵犯颅内;
智力低下;
癫痫三联综合征:癫痫发作、皮肤皮脂腺瘤、智力障碍。
病因
血管纤维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血管纤维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该疾病病因不明。
哪些人容易患血管纤维瘤?
该疾病目前危险因素未明,好发于青少年男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鼻出血、鼻阻塞、鼻咽部肿块或伴有头痛、听力下降。
四肢深部或皮下软组织出现不明原因的缓慢生长的、界清、无痛性肿块。
不明原因的位于两性生殖区(女性主要是外阴、阴唇、阴道等会阴区域,男性主要是腹股沟和阴囊、精索部位)的境界清楚、生长缓慢、质地柔软、光滑可移动的无痛性肿块。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癫痫发作: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常伴尖叫、面色青紫、舌咬伤、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
剧烈头痛、耳鸣;
休克、面色苍白、出冷汗;
心跳快、脉搏快;
倦怠、嗜睡;
意识模糊、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肿瘤外科
皮肤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血管纤维瘤?
当医生怀疑是血管纤维瘤时,将通常进行 X 线、B 超、CT、MRI 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X 线检查:该检查用于疾病发展至中晚期的检查,操作方便、费用较低。
超声:对血管纤维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通过此项检查有经验的医生可明确此肿瘤的组织学诊断。并测定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
CT 检查:可准确提示肿瘤的存在,确定空间位置,肿瘤数目和肿瘤引起的继发改变。
MRI:更明确显示肿瘤的位置、范围、边界和周围结构的关系。至关重要的是显示肿瘤与鼻咽部或颅内神经的关系,在这方面 MRI 优于 CT。
多普勒超声探查:通过对肿瘤内血流信号的检查,判断肿瘤细胞活性强弱,进一步明确治疗方法。
病理学检查:通过观察光镜下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形态学特征,确诊是否为血管纤维瘤,是该疾病最准确的检查方法。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有哪里不舒服吗?有明显症状吗?
是如何发现的?发现多长时间了?这段时间症状有加重吗?
有过就诊经历吗?做过哪些检查?用过什么药物吗?用药后有好转吗?
有得过鼻炎、鼻窦炎等鼻咽部的疾病吗?平时饮食、睡眠习惯怎么样?
家族中有直系亲属出现过类似症状吗?是否已经确诊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样患上这种疾病的?能治好吗?会复发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能确诊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怎么样?危险吗?治疗费用高吗?医保能报销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手术治疗以后有哪些在家里需要注意的方面?
治疗
血管纤维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患者预后较好,若鼻咽部肿瘤侵犯颅内,往往难以手术切除,预后不良,可导致患者死亡,需要采用放化疗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主要利用化学抗癌药物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防止因手术切除不彻底导致的术后肿瘤复发。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手术的目的是完整的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佳,少数病例可术后局部复发,个别病例可因远处转移死亡,这可能与切除不彻底有关系。故必要时须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并密切随访。
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面部血管纤维瘤的方法主要有冷冻、激光、电灼、化学剥脱、手术切除、磨削等,均为有创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接受程度低,且存在一定的合并症及复发风险。
放疗(放射性治疗):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术后放疗仅适用于局部晚期患者、术前未经放疗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在疾病后期可能电解质平衡严重失调而出现休克,也可能因免疫力降低出现感染性休克。肿瘤可能侵袭颅内发生癫痫发生、智力下降、头痛、耳鸣、听力降低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疾病可治愈,对患者生活质量、寿命无影响。但是若手术切除不彻底,则有复发可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谨遵医嘱按时更换敷料,一般术后每 2~3 天更换一次,同时观察伤口局部愈合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感染,直至术后拆线。若发生伤口出血、渗血,或外层纱布已被血液和渗液浸湿,则丧失防止感染的作用,需要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头面部伤口一般术后 4~5 天即可拆线,具体拆线时间依据患者自身术后伤口恢复情况,由医生决定。术后 3 天再恢复正常活动。
饮食:局麻下手术,患者术后若无恶心、呕吐反应,可直接食用普通饮食。日常注意饮食合理搭配,粗细适量,多食蔬菜水果高营养食物,以及鸡蛋、瘦肉、豆类等高蛋白食物,增强体质,促进伤口恢复。
外阴部术后需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引起术后出血,若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放化疗后注意事项:接受放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同样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放疗性食管、胃肠道反应;咳嗽、咳痰、喘息、气急等放疗性肺炎症状;骨髓抑制导致的贫血、易出血、感染等症状;心律失常、心衰等心功能不全表现。患者需注意保证周围环境清洁,饮食清淡,食用一些易消化食物,症状严重时及时就医,更改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术后注意按时复查一般 1 年 1 次,观察疾病预后,防止复发。发现复发情况立即就诊。
预防
该疾病目前病因未明,暂无有效预防手段,按时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是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