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咽感觉减退或缺失是指咽部感觉变得不敏感,或咽部感觉完全丧失的咽部感觉障碍。
咽感觉减退或缺失的主要病因为神经病变,分为中枢性神经病变和周围性神经病变两类。中枢性神经病变包括脑干和延髓的病变;周围性神经病变包括颈静脉孔周围病变等。
患者患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咽部感觉完全丧失后常伴有口腔黏膜糜烂、反呛、咳嗽等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为进行药物治疗及针对引起咽部感觉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治疗关键点:恢复咽部的感觉功能。治疗难点是治疗周期较长,起效较慢,患者易自行终止治疗。
咽感觉减退或缺失,若累及下咽和喉部,患者喝水和吃东西时容易咽入气管,携带细菌的水和食物会造成呼吸道的细菌感染,导致吸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发生。
咽部感觉障碍若不及时治疗,咽部的感觉功能会逐渐减退直至咽感觉丧失,若发现自身易反呛咳嗽、口中常见无痛的黏膜糜烂,应及时就医。
症状
患者患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至咽部感觉完全丧失后,本病常伴发口腔黏膜糜烂;若病变累积下咽或喉部,常引起反呛和咳嗽,还可引发吸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
咽感觉减退或缺失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口腔黏膜糜烂:病情进展至咽部感觉完全丧失后,由于患者咬破舌和颊部黏膜时并不会感到痛,患者会偶尔发现无痛感的口腔黏膜糜烂,口腔黏膜糜烂表现为口腔内局部黏膜糜烂,周围黏膜充血变红,糜烂处黏膜并无凹陷。
反呛、咳嗽:若病变累及下咽和喉部,患者喝水或吃东西时,水和食物容易咽入气管,从而引起反呛和咳嗽,反呛同时会伴有剧烈咳嗽,患者会明显感到气管内进入异物,甚至伴有痛感。
咽感觉减退或缺失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吸入性支气管炎
肺炎
病因
咽感觉减退或缺失的主要病因包括中枢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
咽感觉减退或缺失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中枢性神经病变:脑干和延髓的病变,如肿瘤、出血、血栓形成、多发性硬化、延髓性麻痹、脊髓空洞症、脑炎等导致病变,可引起咽感觉减退或缺失。
周围性神经病变:如颈静脉孔周围病变,或流感和白喉引发神经炎,导致脑神经受累引起咽部感觉障碍。
哪些人容易患咽感觉减退或缺失?
中枢神经病变患者:患有脑干或延髓肿瘤、出血、血栓形成、多发性硬化,延髓性麻痹、脊髓空洞症、脑炎等疾病者。
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患有颈静脉孔周围病变、流感、白喉等疾病者。
就医
当患者偶尔发现口腔内有无痛感的黏膜糜烂、吃东西或喝水时经常反呛咳嗽,应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口腔黏膜糜烂无痛伴经常呛水呛食:若患者偶尔发现口腔有无痛感的黏膜糜烂、喝水和吃东西时经常呛水呛食,可怀疑为咽感觉减退或缺失,为避免病情加重,患者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因呛水呛食导致急性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咽感觉减退或缺失?
当医生怀疑是咽感觉减退或缺失时,将通过压舌板检查咽部观察反射功能是否正常来确诊。
具体相关检查介绍:
压舌板触诊:医生通过用压舌板试触腭弓或咽后壁来检查咽部的反射功能,以判断咽部感觉是否正常。若怀疑喉部受累,触诊喉部,观察喉的反射性痉挛是否消失,来判断喉部感觉是否正常。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既往的全身病史和咽喉病史、神经病史吗?
有什么症状?
发现过不痛的口腔黏膜糜烂吗?
吃东西或喝水的时候容易呛到并咳嗽吗?
是否曾在其他院检查治疗过?效果如何?
是否曾自行服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时间多久?
费用如何?哪些治疗在医保范围内?
治疗效果如何?
是否会复发?
治疗
由功能性疾病或癔症引起的咽感觉减退或缺失,医生可能会给予钙剂,维生素类药物,颈部穴位药物注射(山莨菪碱、维生素 B1),喉部理疗等治疗;全身其他疾病引起的咽感觉减退或缺失应针对原发病治疗。
药物治疗
钙剂:常用的药物有葡萄糖酸钙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迪巧咀嚼片等,可提高咽部感觉的敏感性。
维生素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维生素 B1、维生素 B6、维生素 C、维生素 E、多维元素片等。可改善神经功能、治疗肌痉挛、改善肌力,提高咽部感觉的敏感性。
山莨菪碱:常用于颈部穴位注射,可保护咽部周围肌肉。
其他治疗方法
喉部理疗:作用是放松喉部肌肉,提高咽部反应的敏感性。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全身其他疾病引起的咽感觉减退或缺失,应在耳鼻喉科医生及相关科室医生的共同商议下,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逐渐发展至咽部感觉完全丧失的阶段,此阶段口腔黏膜会被无意识咬破而发生口腔内感染。且若病变累及下咽和喉部,患者进水进食时经常会呛到自己,严重可能会导致急性呼吸困难。咽感觉减退或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不会危及患者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可被治愈,且不易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不受影响。
日常注意
患者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定期检查咽部感觉功能,适当运动。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但不必过于担心。只有极少人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抑郁、惊厥、嗜睡、昏迷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不可擅自停药,以免耽误疾病治疗。
用药复查:患者应每半年去医院复查一次,日常注意关注咽部感觉情况。
饮食: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如油菜、苹果、橙子等;避免频繁食用大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成人推荐每天 1500 毫升,约三瓶矿泉水的容量。
运动:患者可以运动,运动强度、时间及次数可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决定。推荐一周运动 3~4 次,每次运动 1 小时左右。
口腔清洁:可于每天三餐后及晚上睡觉前进行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黏膜糜烂后进一步感染。
烟酒:患者应尽量少吸烟、少饮酒。
预防
患者可通过及时治疗神经病变来预防此病。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治疗神经病变:患有中枢性及周围性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应该积极接受规范的治疗,避免病变累及与咽部感觉有关的神经而引起咽感觉减退或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