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肋骨骨髓炎是由细菌、分支杆菌或真菌进入血液循环、侵入肋骨骨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肋骨骨髓炎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发病率约占血源性骨髓炎的 1% 或更低。
细菌、分支杆菌或真菌侵入骨组织是主要病因。胸部感染或胸部有外伤的患者,因感染部位接近肋间,容易引起病原菌侵犯肋骨骨髓。肿瘤患者因放疗造成骨坏死,也容易引起病原菌侵犯肋骨骨髓。
胸痛、胸壁脓肿和发热是肋骨骨髓炎常见的症状。
本病一经确诊,应进行手术清除病灶或死骨,并根据血培养或脓液培养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延误诊断及治疗最佳时机,所以治疗关键点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治疗难点在于如治疗不及时感染扩散至肋骨周围其他组织和器官,需要切除更多感染组织和器官,手术难度增大。
如果出现胸痛或胸壁脓肿后不加重视,不及时诊治,感染可能加重,引起骨坏死造成身体畸形,引起胸壁压迫或肺组织损害造成呼吸衰竭,甚至引起肿瘤,最后危及生命。
肋骨骨髓炎发病率极低,平时应注意预防感染,主要是早发现早治疗。只要治疗及时并且合理,预后非常良好,不会影响寿命。
症状
胸痛、胸壁脓肿和发热是肋骨骨髓炎常见的症状。
肋骨骨髓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肋骨骨髓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胸痛:胸部或肋间出现明显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胸壁脓肿:按压胸壁可触摸到脓肿,有时会有脓肿溃破流脓症状,甚至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
发热:常出现无寒战的发热症状。
肋骨骨髓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包括:
呼吸衰竭
畸形
癌变
病因
细菌、分支杆菌或真菌侵入肋骨引起肋骨感染是该病主要病因。
肋骨骨髓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原菌感染:通常由其他疾病感染的病原菌经血液循环侵入肋骨骨髓而引发肋骨骨髓炎。葡萄球菌和结核杆菌是感染肋骨骨髓炎的主要病原菌。如肺部感染的结核杆菌、肺炎和心包炎感染的葡萄球菌经血液循环感染肋骨骨髓而引发本病。
手术:手术后的刀口容易感染引发肋骨感染。如开胸手术后在肋骨部位附近留下刀口,刀口感染可引起肋骨感染。
外伤:如外伤造成胸腔受伤,伤口感染可引发肋骨感染。
放射性:如乳腺癌患者放疗后引起肋骨坏死及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肋骨骨髓炎?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慢性脓胸患者:慢性脓胸患者因长期感染,体质较差,同时胸膜增厚,引起肺部严重病变和感染,可引发肋骨骨髓炎。
肋骨骨折患者:由于外伤导致的肋骨骨折容易造成肋骨感染,容易引发骨髓炎。
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可能因常应用放射治疗,容易引起血管栓塞,血液循环较慢,骨质得不到足够营养从而坏死。若肋骨发生坏死,坏死的肋骨易发生感染或损伤而引发肋骨骨髓炎。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胸痛
胸壁脓肿
发热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衰竭
建议就诊科室
胸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肋骨骨髓炎?
当医生怀疑是肋骨骨髓炎时,将通常进行问诊、视诊,在初步判断后,进一步通过细菌培养、实验室检查、CT 检查、病理学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视诊和触诊: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是否做过手术等情况,接着测量体温,观察疼痛肿胀部位是否有明显隆起、质地是否坚硬、按压是否疼痛、是否有流脓症状。通过问诊、视诊和触诊,初步判断发病位置、疾病的严重程度。
细菌培养:通过血培养或脓液培养,检测患者因何种病原菌导致的感染。
实验室检查:检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与炎症疾病相关的指标,以判断炎症的严重程度。
CT 检查:通过胸部 CT 检查,可以确诊是否是肋骨骨髓炎,是目前确诊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病理学检查:从患者体内切取或穿刺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做最后诊断。病理学检查早期可发现骨质破坏,晚期可发现骨质增生。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多大年纪了?
是否有胸痛症状?胸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有没有发热症状?
有没有胸闷、呼吸不畅的症状?
胸腹部是否做过手术?
胸腹部是否受过外伤?
患过哪些疾病,是否有肺结核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病情严重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
需要做手术吗?手术风险大吗?
治疗效果如何?症状多久可以消失?
治疗后会复发吗?
治疗费用高吗?在不在医保范畴内?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明显,还会有其他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在家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不能做的?
怎么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治疗
一经确诊应采用手术治疗清除病灶感染,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感染。
药物治疗
抗生素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为肺结核杆菌感染,可选择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治疗;如为葡萄球菌感染可使用头孢类(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等)或沙星类(如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术:通过手术清除肋骨所有感染的组织或死骨,以达到根除感染的目的。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治疗,极易发展为心力衰竭,或因肋骨组织被破坏而影响发育,或因窦道口的皮肤不断受到刺激引起癌变。
经过治疗后的转归与患者是否出现晚期并发症有关。老年患者身体基础状态差,感染比较难控制,且容易伴有多种并发症,所以预后较差,治疗结果差异较大。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患者应注意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以防分泌物回流引起感染复发或加重。卧床患者需要在家人的帮助下有频率的翻身,防止皮肤长期受压而形成感染。
术后用药:术后需严格按医嘱用药,如果出现发热、寒战或身体任何部位的感染(如皮肤感染或牙科感染),请尽早就医。
运动:通常术后 1 周可以开始运动,练习肌肉收缩及关节屈伸(如扩胸运动、伸展运动等),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和活动量。半年之内避免负重。
饮食: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避免动物内脏、油炸、烧烤、油腻、辛辣食物。
预防
肋骨骨髓炎发病率极低,尽早检查确诊是主要预防措施。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造成的喉咙肿痛、咳嗽等症状,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外伤感染:组织损伤后感染和骨骼损伤后感染都可能引起骨髓炎,因此在平时运动或生活中应注意预防,如运动时应注意避免受伤或骨折,尽量避免剧烈的咳嗽引起自身肋间肌撕裂,外出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车祸。发生外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避免感染扩散或加重。
开放性骨折:一旦发生开放性骨折并使用内固定物,应特别注意在骨折治愈时及时取出内固定物,避免感染。
增强抵抗力: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如慢跑)以增强抵抗力,减少或避免病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