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窦性停搏,窦性停顿,窦性暂停,窦性间歇
概述
窦性静止(Sinus arrest 或 Sinus standstill)是窦房结暂停产生电脉冲信号,致使心脏暂时停止活动。窦房结的节律由神经系统控制,发出电脉冲信号,刺激心肌收缩,泵出血液。窦房结功能障碍常继发于心肌衰老、病变或药物毒性作用,因此临床常见于老年人群,且多伴有其他合并症。
窦性静止是由于窦房结自身原因或外界的刺激和干扰,无法产生正常的电脉冲信号,心跳暂停,全身血液循环暂时失去动力。
多数窦性静止患者都同时伴有心脏基础疾病,其他诱发因素还包括药物毒性、手术创伤、急症发作、外界刺激。
当窦性静止病情轻微时,患者通常无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由于心律不规则或心脏泵血功能不足而出现明显的不适,甚至猝死。
发生任何窦性静止症状都应该尽快前往医院就诊,病情严重者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患者体征和心电图检测结果是窦性静止临床确诊的关键依据。
窦性静止可能导致猝死,一旦确诊必须积极治疗。对于症状明显者,植入心脏起搏器,维持正常血流循环是首选治疗措施。
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还需积极去除病因,停用产生副作用的药物,治疗基础疾病。
居家治疗需使用动态心电监护仪监测病情,遵医嘱执行治疗方案。
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规范基础疾病管理,降低发病风险。
症状
窦性静止是由于窦房结自身原因或外界的刺激和干扰,导致其暂时失去自律性,无法产生正常的电脉冲信号,心房和心室也随之静止,全身血液循环暂时失去动力。多数窦性静止患者都同时伴有心脏基础疾病,其他诱发因素还包括药物毒性、手术创伤、急症发作、外界刺激。
窦性静止有哪些症状?窦性静止的临床症状与心脏停搏的时间长短有关。如果窦性静止小于 3 秒,患者不一定能感觉到明显的症状。如果心脏停搏 4 秒以上,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适或临床症状:
疲乏无力;
头晕;
意识混乱;
眼前发黑;
心悸、心绞痛;
跌倒;
晕厥;
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重症患者可发生猝死。
病因
窦性静止是由于窦房结自身原因或外界的刺激和干扰,导致其暂时失去自律性,无法产生正常的电脉冲信号,心房和心室也随之静止,全身血液循环暂时失去动力。多数窦性静止患者都同时伴有心脏基础疾病,其他诱发因素还包括药物毒性、手术创伤、急症发作、外界刺激。
窦性静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正常状态下,心跳节律由右心房的窦房结所控制,它是人体心脏的天然起搏器。窦房结产生电脉冲信号,通过心房内的信号通路向心室传导,进入心室后控制心肌收缩泵出血液。如果窦房结暂停发出电脉冲信号,整个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的搏动都会随之暂停。
导致窦房结停止工作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知晓。心肌缺血、炎症浸润、细胞纤维化、老化退变都可能抑制窦房结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使其暂时或永久性的丧失自律性。其中窦房结心肌纤维化是窦性静止最常见的病因。此外,其他因素对神经系统的干扰也可能抑制窦房结的正常生理功能。
窦性静止根据发作机制可分为原发性窦性静止和继发性窦性静止:
原发性窦性静止主要是由于窦房结本身受到损伤,多由器质性心脏病所引起。
继发性窦性静止主要是由于各种疾病、药物毒性、外界刺激干扰了窦房结的正常节律。
窦性静止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窦性静止可能与临床多种危险因素相关: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例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内膜炎。
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之后往往会继发窦性停搏。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胺碘酮等的毒性反应。
脑部病变:脑膜炎、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
急症发作:剧烈疼痛、气管插管、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还有部分窦性静止患者无法确定具体的危险因素。
就医
发生任何窦性静止症状都应该尽快前往医院就诊,病情严重者立刻拨打急救电话,以免发生猝死。患者体征和心电图检测结果是窦性静止临床确诊的关键依据。
医生如何诊断窦性静止?
医生一般首先会了解病史和验血、查体,得出初步诊断,但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
心电图:检测结果对于窦性静止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心电图:这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将电极连接到患者的胸部和手臂,通过图形记录心电脉冲信号的时间和强度。
动态心电监护仪:患者使用此类便携式仪器监测心脏电脉冲的异常情况,它可以自动记录 24~72 小时内的电脉冲信号。以便于临床医生观察患者在较长时间段内的心律变化情况,并与临床病情进行对照分析。
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脏的结构是否出现异常,原有的心脏基础疾病进展至何种程度。
超声心动图;
磁共振成像(MRI);
X 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
X 光胸片。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整个过程如何进展?严重程度如何?
是否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是否伴有其他系统疾病,例如脑部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
目前正在服用哪些药物?
近期是否曾经接受过手术治疗或创伤性临床操作?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病?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目前的病情是否有生命危险?
今后如何监控病情及其可能的并发症?
复诊如何安排?
既有疾病或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对病情有影响?
日常是否需要限制活动强度?
日常是否需要严格限制饮食和烟酒?
治疗
窦性静止可能导致猝死,一旦确诊必须积极治疗。对于症状明显者,植入心脏起搏器,维持正常血流循环是首选治疗措施。同时,根据临床检查结果,积极去除病因,治疗基础疾病,降低复发风险。
如何治疗窦性静止?
窦性静止可导致猝死,一旦确诊必须积极治疗。临床症状明显者应立即安装临时起搏器,并尽快去除病因,停用相关药物。
对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停搏时间小于4 秒的患者,可尝试药物治疗,如阿托品(Atropine)、沙丁胺醇(Salbutamol)、氨茶碱(Aminophylline)。
对于下列患者,建议植入心脏起搏器作为首选治疗措施,以利于维持正常血流循环。
去除病因后仍未能恢复正常心律;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曾经发生过晕厥。
日常注意
窦性静止患者日常注意应遵医嘱治疗,使用动态心电监护仪监测病情,积极控制各相关基础疾病,降低病情发作的风险。
根据临床医生的处方,按时按量用药。
使用动态心电监护仪监测病情,并留心记录不适症状的发作时间、频率,定期复诊。
如果症状发生改变或恶化,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尽早就诊,以利于及时处置。
植入心脏起搏器应注意仪器的工作状态,定期检查确认。
远离对电子仪器有干扰的强磁场。
长途旅行时最好携带相关医疗证明,过安检时可向安保人员出示。
预防
防止窦性静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心脏病风险。对于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强化监测,遵医嘱规范疾病管理,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诱发窦性静止的风险。
积极锻炼,健康饮食:低脂饮食,同时确保有足量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保持健康体重。
控制血脂、血糖、血压处于正常范围。
戒烟限酒。
减轻心理压力,做好情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