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什么?心肌缺血怎么办?心肌缺血症状有哪些?

淋巴水肿是高致残类疾病,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常见病的排位中淋巴水肿列为第 11 位,致残类疾病排列第 2 位,全世界患者数约达 17 亿例。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淋巴水肿两类。由于先天或继发原因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形成淋巴水肿。若不加以治疗,可导致肢体进一步肿胀.皮下软组织纤维化而增厚变硬,形成典型的“象皮肿”,常伴疼痛、感觉异常及感染等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可以明显降低淋巴水肿的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由于先天或原因不明的淋巴系统发育不良或由于感染、手术、肿瘤等原因导致淋巴管或淋巴结受损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淋巴水肿的发生。富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形成淋巴水肿,若不加以治疗可导致肢体进一步肿胀,皮下软组织纤维化,形成“象皮肿”,常常伴有疼痛、感觉异常及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早期淋巴水肿表现出单纯凹陷性水肿难以诊断,医生主要通过病史、体征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目前治疗主要以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早期治疗可以明显减低淋巴水肿的并发症。淋巴水肿患者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患肢劳累,避免紧身衣物影响淋巴回流,注意保护患肢皮肤,患肢避免受伤,预防感染等。容易发生淋巴水肿的人群,特别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建议日常应该注意预防,注意休息,适度运动,避免影响淋巴回流的因素等。

别称

缺血性心脏病

概述

心肌缺血,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狭窄,血流量降低,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心肌缺血会损害心肌的泵血功能,患者一旦察觉有心肌缺血的相关症状,或在体检时发现有心肌缺血的迹象,就应该尽早接受治疗,积极控制病情。若听之任之,任由病情不断进展,当突发重度心肌缺血时,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致死致残[1][2]。

冠状动脉由于病变发生狭窄时,就会造成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此外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或是冠状动脉痉挛[1]。

中老年人、男性、家族中有人得过心血管疾病、长期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或者血脂异常,缺乏运动,这些人比较容易得心肌缺血[1][2]。

心肌缺血的患者,部分患者发病时没有症状,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其他心肌缺血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疲乏,胸痛可以向肩部、颈部、下巴、手臂放射[1]。

若心肌缺血的病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起心力衰竭、致死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或短时间内死亡[1]。

如果患者发生明显的胸痛、呼吸困难,而且几分钟内不能自己缓解,应该立刻前往医院就诊。因为其他更严重的心脏病在起病时也表现为类似症状[1][2]。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和以前得过什么病,进行相关的检查和听诊,并结合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临床诊断[1][2]。

心肌缺血的治疗目的关键在于改善心肌的血流状况。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服用药物、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1]。

患者应做好日常疾病管理,规范用药,定期复诊,改善饮食习惯,不必过于焦虑[1][2]。

预防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发病风险[1][2]。

症状

心肌缺血患者的症状往往非常明显,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但部分患者没有症状。

其他心肌缺血的常见症状,还包括心律失常(心悸)、呼吸困难、疲乏,胸痛向肩部、颈部、下巴、手臂放射[1]。若心肌缺血的病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发心力衰竭、致死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或突发性的死亡[1]。

心肌缺血有哪些特征?

心肌缺血的主要症状包括[1][2]:

部分患者没有症状,仅在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时,显示存在心肌缺血。

大多数患者则由于心肌缺血、缺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绞痛。

除了心绞痛以外,其他症状包括:

心跳节奏异常,速度明显加快。

胸痛向四周放射,可波及肩部、颈部、下巴和手臂。

呼吸困难,尤其在运动过程中。

恶心、呕吐。

浑身出冷汗。

疲乏无力。

心肌缺血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若心肌缺血的病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1]:

心力衰竭。

致死性心肌梗死。

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可发生突发性的死亡。

病因

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发生狭窄时,就会造成心肌供血和供氧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之后的斑块破裂了,形成了血栓,或是冠状动脉强烈收缩[1]。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中老年人群、男性、家族中有人患心血管疾病、长期吸烟、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缺乏运动[1][2]。

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人体心脏发挥正常的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能量,这都依赖于冠状动脉充足的血流供给。当冠状动脉由于病变发生狭窄时,就会造成心肌供血和供氧不足[1][2]。

冠状动脉硬化

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在冠状动脉内壁发生沉积,并逐步扩展为阻碍血液通过的粥样硬化斑块。

此类患者在安静时症状尚不明显;在运动过程中或情绪激动时,可表现出心肌缺血的状态。

血栓

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就会形成血栓。血栓可严重阻碍冠状动脉内的血流运动,导致突然发作的重度心肌缺血。

在部分情况下,血栓也可能是从身体其他部位,随着血流循环输送至冠状动脉,并最终造成血管狭窄或梗阻。

冠状动脉痉挛

可以导致心肌供血在短时间内减少,甚至停止,但此类情况较为少见。

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以下人群容易发生心肌缺血[1][2]:

年龄:中老年人群。

性别:男性。

遗传背景:家族中有人患心血管疾病。

长期吸烟或吸入二手烟。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

超重和肥胖。

缺乏体育锻炼。

就医

如果患者发生明显的胸痛、呼吸困难,且数分钟内无法自行缓解,应该立刻前往医院就诊。因为其他更严重的心脏病,在起病时也表现为类似症状[1][2]。医生会详细询问临床症状和既往病史,进行体检和听诊,并结合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1][2]。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发生明显的胸痛、呼吸困难,且数分钟内无法自行缓解,应该立刻就医[1][2]。

多种严重的心脏病在起病时都表现为类似症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尽快救治,以免状况不断恶化。

医生需要依据诊断结果,才能制定相应的方案,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就诊科室

心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心肌缺血?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既往病史,并进行细致的体检[2]。

实验室检查[2]:

血糖和血脂。

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来明确心肌受损情况。

心电图检查[1][2]:

常规12导联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发作时的心电图。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运动方式,增加患者的心脏负荷,激发心脏缺血。

影像学检查[1][2]:

超声心动图。

放射性核素扫描。

多层螺旋 CT 冠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第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

目前的症状是持续性的还是偶发性的?

症状发作时一般可持续多久,严重程度如何?

是否存在某些因素会诱发或加重症状?

在什么情况下,症状会有所改善?

是否还伴有其他慢性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

是否吸烟?

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员也患有心脏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今后如何监控病情及其可能的并发症?

复诊如何安排?

日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目的,关键在于改善心肌的血流状况。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服用药物、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1]。

有哪些方案可以用来治疗心肌缺血?

常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包括[1]:

抗血栓药物: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扩张血管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降低胆固醇药物:

他汀类药物

依折麦布

可以改善冠脉血流的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方案[1]:

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医生会将细长的导管插入动脉狭窄的部分,通过导管头端的球囊膨胀,将动脉变宽,再通过导管插入一个微型金属线圈作为支架,确保动脉开通处可以维持开放状态,便于血流通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就是说,将身体其他部分的血管移植过来,在冠状动脉发生梗阻或狭窄的部位,搭建另一条通路,以便于血流通过。

日常注意

应做好日常注意疾病管理,规范用药,定期复诊,改善饮食习惯,不必过于焦虑[1][2]。

平时留心记录症状发作的持续时间、频率和状态,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趋势。

按照医生的指导,规范用药,严格疾病管理,降低复发风险。

若伴有其他慢性心血管疾病,还应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达标。

调整饮食习惯,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饮食。

通过合适的休闲娱乐方式,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焦虑情绪。

预防

预防心肌缺血,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心脏健康,降低发病风险[1][2]。

健康饮食,确保有足量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蛋白质。

适量锻炼,增强心肺功能。

戒烟。

限酒。

保持健康体重。

确保充分的休息。

放松心情,寻找适当的渠道舒缓情绪。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均实现达标。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天麻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天麻胶囊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胆石利通片(步长)的功效与作用-胆石利通片(步长)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