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什么?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怎么办?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症状有哪些?

四肢血管损伤是指四肢的血管发生严重的创伤,完整性遭到破坏。最经常损伤的三个动脉分别是肱动脉、股动脉以及腘动脉。大部分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在战争年代,主要损伤的是下肢,和平年代以上肢的损伤为主。四肢血管损伤是非常常见的血管损伤,可以占到血管损伤的七成左右,不及时治疗或者医疗技术低下,如战争年代,致残率以及截肢比例极高。如今已经很好地改善。病因主要是外来性的伤害,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伤害不同。如在战争地区,大多由枪弹,刀伤所引起。在和平地区,大多为车祸等。外来性的伤害可以分为锐性损伤和钝性损伤。长期从事危险作业是危险因素。可以根据有无伤口分类成开放型血管损伤和闭合型血管损伤。另外还可以根据受损程度对血管损伤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完全断裂、部分断裂、血管壁挫伤、血管痉挛、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五类。最主要的症状是出血,其次是由出血等原因引起的远端血管血供障碍以及低血压,感觉异常,甚至会发生器官衰竭、休克等疾病。大多数的病症采用非手术治疗,基本上是可以痊愈的。必要的时候需要采用外科手术,手术前患者和家属需要知晓利弊,以及可能的风险。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或者病情极其严重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截肢,否则可能导致死亡。在平时的时候注意避免外伤。如果遇到严重的外力损伤导致四肢血管损伤时,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避免延迟就医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

概述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既往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是一种常累及中、小血管,以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坏死性血管炎伴坏死性肉芽肿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血管炎。

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和肉芽肿改变。以呼吸系统受累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肺部浸润、哮喘和鼻窦异常,其后依次为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关节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受累症状。与肉芽肿性血管炎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相比,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肾脏损害的发生率较低,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甚至肾病综合征,可伴肾功能损害,肾脏病理表现多样。

病因

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参与的变态反应相关。

就医

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0%,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及c-ANCA阳性。91.1%患者双肺受累,影像学以磨玻璃、实变影和结节影为主要表现。胸部CT检查双肺可有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双侧气道黏膜弥漫充血肿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和真菌培养、抗酸杆菌阴性。骨髓穿刺涂片可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学检查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和肉芽肿改变。

诊断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为罕见疾病。因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多样,诊断缺乏特异性,确诊往往延迟。

治疗

目前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治疗方案的确定大多依据血管炎5因素预后评分标准(five?factor score,FFS):①尿蛋白量>1 g/d;②消化道严重受累;③肌酐>16 mg/L;④心肌病;⑤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无以上危险因素(FFS=0),可单用激素治疗;有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时,可采用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对激素抵抗或复发的患者,可加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治疗。

预后

预后较好,年龄大于65岁是唯一导致高病死率的因素,心肌受累可能降低生存率。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MPO?ANCA)阳性、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3000/mm3患者可能易复发。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苦胆草片的功效与作用-苦胆草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复方丹参片的功效与作用-复方丹参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