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瘤是什么?股动脉瘤怎么办?股动脉瘤症状有哪些?

由于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局部水肿,称为淋巴水肿。由于某些原因可导致淋巴液在皮下组织积聚,继而引起纤维增生,脂肪硬化,后期出现肢体肿胀,皮肤增厚、粗糙,坚如象皮,故又称“象皮肿”。可发生于外生殖器和四肢,而以下肢最多见。

概述

股动脉瘤,是指股动脉血管壁受损所导致的血管局部隆起,从而形成向外突出的搏动性肿物,或者形成向外扩张的薄弱处。

在我国,股动脉瘤占周围动脉瘤的 50% 以上,多发生于股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创伤、感染、医源性损伤、免疫系统疾病(如白塞病、艾滋病)、先天性股动脉壁薄弱等均可导致股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从事危险工作、白细胞减少等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根据动脉瘤发生的原因及瘤体特征可分为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前者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后者常继发于创伤、感染等。根据动脉瘤所侵及股动脉的部位可分为:Ⅰ 型,瘤体局限在股总动脉上;Ⅱ 型,瘤体延及股深动脉开口。

本病最常见症状为在大腿内侧出现进行性增大的肿物,可触及肿物随心脏射血规律性搏动,一般不伴有疼痛,或仅有轻度胀痛或跳痛(血管随着脉搏的搏动而产生的痛觉),持续性疼痛多见于感染引起的股动脉瘤。

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为避免真性股动脉瘤所形成的栓子脱落,随血液运行至肺部或其他组织器官造成栓塞,因此,无论瘤体大小,无手术禁忌症者均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动脉瘤切除术或旷置术后行血管重建术。

如不及时治疗,本病很可能导致肢体远端缺血坏死而截肢;栓子脱落还可造成其他组织器官栓塞而缺血坏死,甚至发生肺栓塞致死。若动脉瘤破裂出血,还可能发生大出血导致休克致死。

患者日常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严密观察肢体血运状况。

症状

股动脉瘤最常见的症状是可触及规律性搏动的肿物,该肿物进行性增大(随时间的推迟而增大),常见于大腿内侧,尤其是股动脉区,一般无痛,有时仅存在轻度胀痛或跳痛,持续性疼痛多见于感染性动脉瘤。

股动脉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股动脉瘤的常见症状包括:进行性增大的搏动性肿物;

可有轻度胀痛或跳痛(即随心跳而出现的规律性疼痛),少见持续性疼痛;

瘤体压迫股神经时可出现麻木、放射性疼痛(即从一点向周围多点分散传导的放散性疼痛,犹如树干与树枝样分布的触电样疼痛);

瘤体压迫股静脉时可出现下肢浅静脉曲张(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内侧和或小腿后面的表浅静脉的迂曲和扩张,可伴有以小腿和足踝部为主的肢体肿胀及下肢沉重感和酸痛)、踝关节肿胀,严重时关节活动受限;

血栓形成或远端栓塞时,可表现为下肢皮温降低、皮肤苍白、足背动脉(位于足背内测的动脉)搏动减弱、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路程后出现由疼痛或麻木引发的双下肢不等高样的走路不稳,休息后可缓解,再行走一段路程后又出现)或静息疼痛(肢体在静止状态下感到疼痛)等缺血症状;

感染性股动脉瘤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等。

股动脉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股动脉瘤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症状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肢体远端缺血坏死。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肢体缺血;

股动脉瘤破裂出血;

栓子脱落引起其他器官栓塞,如肺栓塞。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创伤、感染、医源性损伤、免疫系统疾病、先天性股动脉壁薄弱等均可导致股动脉瘤。

股动脉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动脉粥样硬化:是欧美国家股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多见于中老年人(60~65 岁),尤其是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或多发性动脉瘤者,一般为真性动脉瘤。

创伤:外伤性股动脉瘤患者年龄较轻,多在 20~40 岁之间,均为假性动脉瘤。常见创伤有股部的枪弹伤、刀刺伤,钝挫伤或挤压伤等。近年来,创伤逐渐成为感染性股动脉瘤的主要原因。

感染:可通过血流途径(败血症、呼吸道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或直接波及等内源性感染途径和开放性创伤、医源性感染(医疗诊治过程中导致的感染)等外源性途径使滋养血管(毛细血管网络)或血管壁产生小脓肿,造成动脉中膜薄弱而成动脉瘤。

医源性因素:介入治疗(在影像设备的辅助下,利用细小器材通过人体血管或者创口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可能导致动脉插管损伤形成假性股动脉瘤;血管重建手术后,也可因吻合口局部血肿、感染或吻合技术不精等原因引起吻合口局部或全部的薄弱、断裂而形成吻合口假性动脉瘤。

哪些人容易患股动脉瘤?

动脉粥样硬化者: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动脉管壁缺陷,易形成股动脉瘤。

从事危险工 我们:创伤是股动脉瘤的重要病因,从事危险工作的人员(如军人、建筑工人等)遭受创伤的风险性增加,罹患股动脉瘤的危险性增大。

白细胞(参与机体保护的一种血细胞)减少者:感染是股动脉瘤的常见病因之一,当人血白细胞减少时,机体免疫力低下,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所致股动脉瘤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大腿内侧触及进行性增大的搏动性肿物,可有轻度胀痛或跳痛,或持续性疼痛。

下肢麻木、放射性疼痛。

下肢浅静脉曲张、踝关节肿胀,甚至关节活动受限。

下肢皮温降低、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疼痛等缺血症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股动脉瘤破裂出血。

突发胸痛、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股动脉瘤?

当医生怀疑股动脉瘤时,将通常进行视诊、触诊和其他辅助检查,在有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股动脉造影(通过股动脉,注入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在影像学设备辅助下拍摄血管影像的方法)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及触诊:医生可通过肿物突出的程度及触及搏动强度初步判断股动脉瘤的增大程度。

超声检查:可清楚地显示股动脉瘤的形态、结构、大小及腔内血栓情况,并能了解流速、流量等血流动力学信息。

CT:有辐射影响,作用是能够显示动脉瘤大小、瘤壁是否存在钙化及附壁血栓情况,还能显示动脉瘤周围的状况,并与非血管性肿瘤鉴别。

MRI:无辐射影响,作用是能够显示动脉瘤的大小、范围、腔内血栓情况,并清晰显示动脉壁的各层结构,有助于鉴别真、假性动脉瘤。

动脉造影:可精确了解动脉瘤及周围血管的情况,特别是流入道和流出道的通畅情况。是医生确定诊断和制定手术方案的最重要方法。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

有没有受过外伤、挤压或挫伤?

有没有疼痛?若有疼痛,多长时间了?

小腿是否感受到麻木、无力?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生活中还要注意什么?

治疗

股动脉瘤目前缺乏药物治疗有效的证据,手术治疗是目前推荐的唯一方法,如不积极手术,后果很严重。因此,无论瘤体大小,手术治疗尤为重要。

手术治疗

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术:适用于瘤体不大且与周围结构粘连不重,切除后可行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

动脉瘤旷置、血管重建术:适于瘤体较大且与周围粘连严重者,剖开瘤体去除血栓,于瘤腔内移植血管等,并用瘤壁包裹移植血管。

囊状动脉瘤切除、动脉缺损处补片修补。

感染性动脉瘤切除,非解剖途径的血管重建术:如经闭孔途径的主-腘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任其发展,可能导致瘤体破裂出血导致休克致死,或其他组织器官栓塞导致截肢甚至肺栓塞(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从而引起循环障碍)致死。

股动脉瘤经手术治疗后,近期与远期疗效均良好(有报道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后 5 年通畅率约为 83%)。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要注意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严密观察肢体血运状况。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清淡饮食,少盐低脂(比如多吃蔬菜水果之类的食物),戒烟、禁酒;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跳类运动),以防下肢供血不足或栓子脱落导致血栓栓塞;

注意避免长时间抬高患肢(持续 0.5 小时以上),以免造成缺血坏死、缺乏滋养;

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注意严密观察手术肢体的血运情况,如有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缺血表现,需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需再次手术探查、取栓。

预防

目前无确切有效的预防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葱的营养价值 生吃葱的好处

2023-9-3 23:23:44

药品

利福平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利福平胶囊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