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颈部血管损伤,是指由于意外,如枪伤、砍伤、切伤、爆炸伤等原因造成颈动脉和/或颈静脉的损伤,常为颈部损伤的并发症。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其中中青年发病率更高,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
颈部血管损伤的病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颈部损伤,主要受伤类型为颈部穿入伤。危险职业、交通意外、男性为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根据受伤血管类型,本病可分为动脉损伤、静脉损伤和动脉合并静脉损伤。根据受伤严重程度,可分为血管壁损伤、损伤性动脉痉挛和血管破裂。
由于颈部血管损伤受伤部位、损伤血管、损伤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周围器官损伤均因人而异,因此本病症状不尽相同。最常见的症状为全身失血症状,包括心悸、口渴、皮色苍白、脉搏快、血压低等,局部形成血肿也是常见症状之一,若颈部持续出血或血肿持续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病经确诊后,应迅速予以治疗,治疗原则为纠正休克、修复出血、预防感染。治疗关键点为迅速有效地进行止血,颈部血管损伤出血量一般较大,无法通过保守治疗进行止血,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治疗难点在于颈部组织、器官、神经丰富,手术方式不正确容易引发其他部位受损。
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因持续失血导致循环衰竭,发生失血性休克,可导致死亡。
颈部血管损伤常伴随颈部外伤发生。
症状
由于颈部血管损伤受伤部位、损伤血管、损伤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周围器官损伤均因人而异,因此本病症状不尽相同。最常见的症状为全身失血症状,局部形成血肿也是常见症状之一,若颈部持续出血或血肿持续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颈部血管损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全身缺血症状:由于颈部血管粗大,出血量大,会短时间造成全身失血症状,包括心悸、口渴、皮色苍白、脉搏快、血压低等。
局部症状:颈部肿块,可伴心跳节奏而搏动,有时能听到内部有杂音,可持续增大。
合并其他器官症状:若颈部持续出血或血肿持续增大,压迫气管和喉,可导致呼吸困难;若压迫食管,可导致吞咽困难;若合并神经损伤,可出现偏盲、耳鸣、偏瘫、失语甚至昏迷;若合并锁骨下动脉损伤,可能会导致一侧脉搏消失。
颈部血管损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因持续失血导致循环衰竭,可导致死亡,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血栓形成:常发生于颈部血管损伤修复术后,血栓脱落可导致严重后果,如脑梗、肺梗等,甚至导致死亡。
动静脉瘘形成:因血管壁损伤,导致血液从损伤的动脉流入静脉,形成动静脉瘘,影响颈部血液流动,影响器官供血。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颈部损伤,主要受伤类型为颈部穿入伤。
颈部血管损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枪击伤
刀砍伤
锐器刺伤
钝器挫伤
爆震伤
车祸撞击伤
哪些人容易患颈部血管损伤?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情绪激动,易与人发生冲突者;
驾驶车辆、骑行摩托车时间较多者;
从事某些危险职业,如军人、警察等。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男性:该病男性发病率更高,尤其为中青年男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者发生颈部外伤,出现心悸、口渴、皮色苍白、脉搏快、血压低等出血症状时;
患者发生颈部外伤,全身失血症状不典型,但是出现局部血肿症状,如颈部肿块,可伴心跳节奏而搏动,可持续增大时;
患者发生颈部外伤,出现吞咽困难、一侧脉搏消失等症状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
患者出现偏瘫、失语,有昏迷前兆时。
建议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血管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
颈部血管损伤患者一般有明确的颈部外伤史,常有典型的全身失血症状或局部血肿症状,当压迫周围阻滞、神经时可出现相关症状。临床医生一般依靠患者病史、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即可明确诊断该病。常见辅助检查手段包括颈部彩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 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对颈部肿大的包块进行视诊、触诊及听诊,判断血肿情况。
颈部彩超:颈部彩超是最快、最方便、最经济的检查方法。通过探头可清晰显示血管破损部位及程度。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颈下段深处的血管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血管造影一定要在患者情况稳定,血压正常,没有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进行。其具有对比度分辨率高、检查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少,浓度低、患者 X 线吸收量明显降低以及节省胶片等优点。
CT 血管造影(CTA):CT 血管造影是将显影剂被注入血管里,因为 X 光穿不透显影剂,血管造影正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显影剂在 X 光下的所显示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的。该检查是无创的,检查速度较快,费用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便宜。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利用电磁波产生身体二维或三维结构的图像的一种检查方法。不适用于体内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金属物品,如钢钉或金属夹等。通过成像可清晰显示血管破损部位及程度。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受颈部外伤?如何受伤的?
如何紧急处理外伤的?
是否有心悸、口渴、皮色苍白、脉搏快等情况?
脖子上的包块肿大多久了?能否听到杂音?是否由搏动感?
脖子上的包括是否逐渐增大?
是否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等情况?
是否有偏盲、耳鸣、偏瘫、失语等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得的是什么病?
我得的这个病会有生命危险吗?
有哪些治疗方法?
能彻底治好吗?会复发吗?
有什么后遗症吗?
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治疗
颈部血管损伤经确诊后,应迅速予以治疗,治疗原则为纠正休克、修复出血、预防感染。颈部血管损伤出血量一般较大,无法通过保守治疗进行止血,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当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时,应迅速予以抗休克治疗,并合理运用破伤风抗毒素及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可根据患者情况予以抗凝、抗血小板治疗,防止血栓形成。
抗休克药物:该类药物作用为补充体液量,防止休克发生。常用药物包括晶体液(乳酸林格液),胶体液(右旋糖苷、血浆)或全血。
破伤风抗毒素:即俗称的破伤风疫苗,主要用于受伤后预防破伤风发生,常见副作用为药物过敏。
广谱抗生素:该类药物作用为防止伤后发生感染,常见副作用为肾毒性、耳毒性。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药物、青霉素、氧氟沙星等。
抗凝血、抗血小板药物:该类药物作用为防止术后发生凝血,常见副作用为出血、胃肠道不适。常见药物包括肝素、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颈部血管损伤出血的重要方法,患者休克已得到纠正,脉搏、血压稳定后,应迅速予以手术止血。根据受伤程度的不同,手术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
传统开刀手术:传统手术方法包括血管修补、血管吻合、血管移植等方法,常用于血管损伤严重、血管壁破裂等情况。
微创腔内治疗方法:腔内治疗包括支架植入、腔内血管修复等,主要用于血管壁受损较轻以及出现动静脉瘘、血管瘤等情况。
其他治疗方法
患者伤后应予以制动、吸氧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及时有效抢救,可因持续失血导致循环衰竭,发生失血性休克,可导致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痊愈,但仍应定期至医院复查,防止止血效果不牢靠导致血管重新出血。
日常注意
颈部手术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卧床休息,保持引流管通畅,全麻苏醒后可下床活动,5~7 天拆线。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感染、抗凝血药物,若出现听力下降、肾功能下降、胃肠不适等药物副作用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停药。
术后、用药复查:患者出院后应每 3 个月至医院复查,主要复查颈部 B 超检查。
饮食:
颈部手术术后全麻未清醒时禁食,全麻清醒 4~6 小时后可进流食,如无不适可进普食。
患者出院后,要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等,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食物,加强维生素摄取,例如肉类、海鲜、蔬菜等。
运动:颈部手术术后应卧床休息,全麻苏醒后可下床活动。出院后,应坚持每周锻炼,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其他: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
预防
针对可变的因素:
情绪激动,易与人发生冲突者:注意控制情绪,防止打架冲突。
驾驶车辆、骑行摩托车时间较多者:注意驾驶安全,做好防护措施,遵守交通规则。
从事某些危险职业,如军人、警察等:加强安全训练,做好安全防护。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男性:生活中避免发生冲突,开车驾驶注意安全,避免容易造成颈部外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