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是什么?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怎么办?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症状有哪些?

播散性黄瘤伴尿崩症是皮肤黏膜播散性黄瘤伴发尿崩症,二者特异性的结合。很少见,主要发生于幼儿和青少年。男女之比为2:1,遗传方式不明。

概述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是因血栓脱落、血管本身病变、肠系膜灌流不足等因素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堵塞,动脉分支血液灌流急剧减少,肠管急性缺血缺氧,最终引起肠管水肿、发炎、坏死甚至穿孔的疾病。

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有发病。近年随着动脉硬化等疾病发生率增加,该病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我国暂无流行病学资料,国外发病率大约为 0.02%~0.03%。

最主要的病因/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高龄、心脏疾病、各种原因的血容量减少。

该病根据肠管是否坏死分为早期和晚期。

极度腹痛、呕吐、血性腹泻、呼吸困难、意识改变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保守治疗通常采用溶栓药物和抗凝药物治疗;如病情没有改善,通常采用导管溶栓术、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如效果仍不明显,最后采用外科手术如动脉取栓术、动脉搭桥术、坏死肠管切除术等。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起病急,症状严重,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患者通常会发生休克甚至死亡。

发现极度腹痛、呕吐、血性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要立即送医院救治,争取最大限度保住肠管功能。

症状

极度腹痛是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最典型的症状,这种疼痛服用止痛药无效。此外,血性腹泻、呕吐、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症状是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最常见的症状。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极度腹痛:是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最典型的症状。因肠系膜动脉堵塞,导致下游动脉分支极度缺血,致使肠道组织缺氧坏死。疼痛一般为从脐周开始的绞痛。

呕吐、腹泻: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常见症状,因肠管缺血缺氧,表现为强烈的胃肠道排空症状,病人通常会出现急性血便。

呼吸困难: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可致器质性心脏病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

意识改变:当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时,肠管渗液肿胀,导致血容量降低,引起病脱水、休克,导致意识改变。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肠管坏死

休克

昏迷

病因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主要病因包括心源性栓子脱落、血管本身病变、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灌流不足、细菌感染等。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心源性栓子脱落:心源性脱落的栓子顺着体循环流经肠系膜上动脉,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相交处的解剖结构更易使栓子堵塞在肠系膜上动脉内,导致动脉分支血液灌流急剧减少,长时间栓塞引起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

血管本身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当病变累积肠系膜上动脉时,该处形成的栓子也会导致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同时,硬化的动脉管腔变得狭窄,血液供应能力下降,一旦发生低血压,可能导致肠系膜上动脉血液灌流不足,出现梗死症状。

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细菌感染:当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时,其分支血液灌流急剧减少,导致肠道璧没有足够的免疫细胞防御细菌的侵袭,导致细菌侵犯肠壁引发肠炎、肠管坏死等。

哪些人容易患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

血管病变的患者:如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结节性动脉炎等疾病的患者。

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患者,这些全身性疾病易引起肠管供血不足,导致该病的发生。

心脏疾病患者:急性心梗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瓣膜疾病、心房纤颤、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附壁血栓脱落易导致该病发生。

非血管病变患者:非血管病变疾病多引起体循环紊乱,导致肠道急性缺血。如严重脱水、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手术后失血等。

血液增殖性疾病: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导致易栓症。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

老人:老人患有心血管系统病变几率大,血液较黏稠,更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易导致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的发生。

孕妇:怀孕期间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栓容易形成。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本病起病急,病情重,需要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脐周剧烈腹痛

呕吐

血性腹泻

呼吸困难

休克: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四肢湿冷。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血管外科

普通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

当医生怀疑是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时,将根据患者症状特点,通过实验室检查、腹部 X 射线、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增强 CT 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抽血化验血液中血常规、血气值、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等指标。肠系膜上动脉梗死后,细菌侵袭肠壁,白细胞会聚集杀灭病原微生物,医生可通过血常规观察到白细胞数急剧升高;通过血气检测,医生可明确是否有代谢性酸中毒,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肠道坏死。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反应早期肠黏膜损伤程度,医生可通过观察此指标判断患者是否有全身炎症或脓毒血症,是目前比较准确的指标。

腹部 X 射线:医生可以通过腹部 X 射线观察患者肠管水肿、充气情况,判断肠管是否坏死穿孔。

腹部彩超:腹部彩超可发现患者肠管气体充盈状况,一般用于急诊医生初步判断病情。

增强 CT:腹部增强 CT 能更加精确地发现患者肠管病变状态。在患者疾病早期,建议尽早做增强 CT 确诊病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之前有没有诊断出血栓?

以前是否患有心脏病?如冠心病、瓣膜病?

有没有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

有没有每年按时体检,体检时有没有发现血小板增多?

有没有免疫性疾病?

有没有糖尿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这个病怎么治疗?能不能治好?需要住多久院?

手术后能不能吃东西?多久可以吃东西?

治好了肠胃功能能不能恢复正常?生活受不受影响?

治好了会不会复发?

治疗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是一种发病迅猛、死亡率极高的疾病,需要尽早入院治疗。目前首先通过注射扩血管药物改善血流状态,后续视病情开展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改善患者症状,同时辅以肝素钠等溶栓药物防治血栓形成。

药物治疗

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罂粟碱、前列腺素 E 等,可改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情况,缓解肠管血液灌流不足。

溶栓药物:如链激酶、尿激酶,为纤维蛋白溶酶,能够溶解栓塞的血栓,使肠系膜上动脉再通,改善肠管缺血状态。

抗凝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等,可阻止凝血过程,降低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生素:因肠管较长时间缺血可导致肠壁防御力下降,细菌易入侵肠壁,所以在治疗时可辅以抗生素以杀灭细菌。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如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后病情无改善,可进行导管溶栓术、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来改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状态。

外科手术:如介入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情况符合手术条件的,可进行动脉取栓术、动脉搭桥术纠治患者疾病状态;如患者肠管已发生坏死,需要进行肠管切除术,切除坏死的肠管,保证感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量保住部分肠道功能。

疾病发展和转归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梗死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会发生肠管坏死,出现脱水、休克、昏迷等情况,严重者可致死。

经过正规治疗后,早期患者预后视动脉栓塞位置和程度而定,晚期患者死亡率极高。综合所有该病的患者,死亡率高达 85%。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还需注意保持伤口处的卫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等情况,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严重者需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术后禁止进食,只能通过静脉滴注方式补充营养和水分,后期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戒烟、戒酒:香烟中的有毒物质不利于伤口恢复,酒精能够扩张血管,其代谢产物也不利于疾病恢复,故应戒烟戒酒。

预防短肠综合征:日常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乏力、不明原因的腹泻等情况发生,如有则尽快就医。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积极治疗心脏相关疾病、血管病变等,做好血液抗凝治疗,发现血栓时需及时处理。

低脂饮食,适当锻炼身体(经常快走、慢跑 30 分种以上)避免血液黏稠,保持身体健康。

日常生活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伤口,防止伤口处形成血栓。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老年人需定时体检,重点检查是否有心血管病变,监测血液状态,必要情况下服用抗凝药物。

孕妇要注意均衡饮食,饮食尽量少油。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替米沙坦片的功效与作用-替米沙坦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双嘧达莫片的功效与作用-双嘧达莫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