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是指动脉血栓堵塞了远处动脉血流,使所支配区域缺血缺氧,肢体水肿甚至坏死,从而引起残疾甚至死亡的血管性疾病。
发病率逐年增加,约 0.5 逐,50~70 岁是该病的高发年龄。
主要病因是血栓随血流运行到远处动脉堵塞交通,心源性血栓主要继发于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非心源性血栓可由动脉瘤及血管损伤等引起。吸烟酗酒,使用避孕药等是该病的危险因素。
根据缺血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缺血、中度缺血和重度缺血。
动脉搏动消失、皮肤苍白、疼痛、躯体感觉和运动障碍是最典型的 5 大表现。症状的强弱与栓塞的程度有关,肢体缺血缺氧时间越长越严重,症状就越明显,晚期可能出现昏迷和休克等表现。
小动脉栓塞病情不很严重的情况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大动脉处发生血栓栓塞则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取出血栓。尽早诊断和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考验临床诊治的难点。
主要危害是肢体缺血坏死,毒素入血形成毒血症,肌肉破坏导致高钾血症和酸中毒,患者会出现心跳骤停和休克,死亡率高。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冠心病和房颤,戒烟限酒,合理运动,是该病的有效预防措施。
症状
典型症状称为“型症状征,即动脉搏动消失、皮肤苍白、剧烈疼痛、躯体感觉障碍和躯体运动异常。症状的强弱与栓塞的程度有关,栓塞越完全,肢体缺血越严重,症状就越明显。
急性动脉栓塞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急性动脉栓塞的常见症状包括:
动脉搏动减弱:血栓堵住动脉后,若堵塞不完全,用食指按压在动脉上,在远端可感受到动脉搏动对手指的冲击力减弱,如果完全堵塞,则完全摸不到动脉的搏动。有时因为上游血流冲击可能在下游感受到震动。
皮肤苍白:是很常见的症状,发生在栓塞部位的远端,因为缺乏血供,皮肤变为苍白色,像蜡块一样,如果皮下的小静脉扩张有血液残存,则会看到苍白的皮下有青色斑块。皮肤苍白往往伴随着皮肤温度降低,范围与栓塞动脉供血的范围一致。
疼痛:动脉栓塞发生时往往有剧烈的疼痛,常常突然发生。疼痛部位从栓塞处开始,随着下游缺血而蔓延,血栓在动脉中游走会导致疼痛部位发生变化,肢体运动时疼痛加剧,导致肢体处于僵硬状态。
躯体感觉异常:栓塞引起肢体神经缺血,感觉功能减退,在远端会出现针刺无痛觉,在栓塞的近端可能出现感觉敏感,轻微的触碰就会引起强烈的疼痛。
躯体运动障碍:肢体缺血导致运动时疼痛,肢体被迫处于僵硬的状态。缺血时间较长时,支配运动的神经和肌肉会发生损伤,导致肌肉无力,如手下垂、脚趾不能抓地等。
急性动脉栓塞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骨筋膜室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高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心衰
病因
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的栓子脱落,随血流运行到远处动脉堵塞交通,远端的肢体因为血供减少而发生水肿坏死。心源性血栓主要继发于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非心源性血栓可由动脉瘤及血管损伤等引起。
急性动脉栓塞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冠心病: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
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出现关闭不全或者狭窄,血流的状态发生改变容易引起湍流,诱发血栓的形成。
房颤:会导致心脏内血流紊乱形成湍流,紊乱的血流容易发生凝血形成血栓。
动脉瘤:动脉瘤处可能会有血管的损伤,紊乱的血流容易在此处形成血栓附着在血管壁上,当血栓从血管壁上脱落时会堵塞远处动脉。
血管损伤:由于外伤或者医疗器械损伤到血管会诱发损伤处形成血栓。
哪些人容易患急性动脉栓塞?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生活因素:经常吸烟的人群发生血栓的可能比常人大大增加,吸烟也会导致血管容易损伤。酗酒会诱发心脏病,加重动脉硬化,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药物因素:服用激素或避孕药的人群血液中凝血物质会增多,发生血栓的风险加大。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遗传因素:有先天性的血液疾病,如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的人群,由于抗血栓的功能衰弱,血栓形成的风险比常人大大增加。
疾病因素:患有冠心病或者房颤的人群,心脏功能不全易形成心源性的血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远端的动脉如足背动脉和桡动脉感受到搏动力减弱。
肢体的皮肤变为苍白色,像蜡块一样,有时可能看到苍白的皮下有青色斑块。
局部皮肤的温度降低,同时伴有颜色的改变。
肢体感觉迟钝,针刺无痛觉,或者出现感觉敏感,轻微的触碰就引起强烈的疼痛。
肢体因为疼痛被迫处于僵硬的状态,肌肉无力导致手下垂,脚趾不能抓地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肢体高度肿胀同时有剧烈的疼痛,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的青紫。
心慌憋喘,心率过快,或者胸口有压榨样的剧痛。
面色潮红,患者神志不清,呼吸深快。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外科
血管外科
普外科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急性动脉栓塞?
当医生怀疑是急性动脉栓塞时,将通常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查等方法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躺在治疗床上,医生会触摸动脉搏动,听诊器听诊心脏和动脉,触摸患肢感受皮肤温度。
彩色超声:可以定位血栓的位置,判断缺血的严重程度。医生会使用仪器经体表探测栓塞部位的血管,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静止。
动脉造影:可以确诊动脉栓塞的部位。在局麻之后向动脉中打入造影剂,然后在仪器上显示出动脉的血流情况,直观清楚地看到栓子的位置和血流堵塞的程度。
血液生化:可以辅助检测肾脏的损伤情况。缺血之后肌酐和尿素会上升,提示肾功能损伤。
血气分析:用来判断有没有酸中毒。需要在患者的桡动脉或者股动脉上用细针抽取少量动脉血检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疼痛持续多久了?
腿还能动吗?
用针刺你的皮肤感觉到痛吗?
平时有抽烟喝酒的爱好吗?
以前有没有冠心病?
有过房颤发作吗?
有没有感觉心慌喘不过气?
近期有没有服用激素或者是避孕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些症状?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需不需要手术治疗?
药要吃多久才能停?
会不会影响我以后的运动?
治疗
治疗分为药物和手术两种,对一些小动脉栓塞,病情不很严重的情况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大动脉处发生血栓栓塞则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取出血栓。治疗越早患者的预后越好。
药物治疗
肝素:具有抗凝血和治疗血栓的作用。长期应用可能出现口腔黏膜或鼻腔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出血时要及时就诊。
华法林: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产生,起到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一般在肝素应用之后口服使用,主要不良反应有鼻和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使用过程中要遵医嘱严格检测凝血功能。
尿激酶:能够溶解血栓使血管再通。主要副作用是皮肤等部位的出血,有时可能出现肝脏损伤,如果出现要及时停药。
双嘧达莫: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一般很少出现出血的副作用,在肝素等治疗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可以用来进行替代治疗。
前列环素:扩张血管改善缺血的症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副作用,症状明显时要及时就医停药。
手术治疗
取栓术: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可以采用手术取栓,在发病 6~8 小时内手术效果最好,可以有效降低截肢率,促进患肢的恢复。
截肢术:肢体已经明显坏死,其他方法已经无法挽救时,为了防止坏死组织的毒素入血威胁生命,需要将坏死的肢体切除。
其他治疗方法
高压氧舱治疗:可以增加血氧饱和度,改善肢体的缺氧,但仅作为辅助措施,不能替代药物或手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治疗,血栓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形成广泛的栓塞,远端肢体缺血坏死,毒素入血形成毒血症,肌肉破坏导致高钾血症和酸中毒,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跳骤停,神志昏迷等症状,死亡率高。
若早期发现并尽早治疗可以有效阻止血栓的发展,及时取出血栓改善缺血症状。疗效与治疗的时间和血栓栓塞的程度有关,治疗开始越早,血栓栓塞范围越小,往往预后越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要继续进行抗凝治疗,密切监测患肢的动脉搏动和皮肤颜色,如果动脉搏动感觉减弱或者皮肤颜色变苍白,需要及时就医。多食用优质蛋白如鸡肉牛奶。
用药后注意事项:华法林要口服 3~6 个月,不要擅自停药,应遵照医嘱复查凝血功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时先去医院就诊,根据医嘱调整药物。
注意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患肢可以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力量训练,可以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 150 分钟左右,能较好地改善心血管功能。
预防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少吃肥肉,减少动物油脂的摄入,提倡用植物油如橄榄油来烹饪。
不要长期服用避孕药避孕,如因疾病原因需要长期使用的,应该遵医嘱使用,不要擅自加量。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有先天疾病如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的患者,可以使用肝素或者华法林来治疗。
房颤患者要坚持药物治疗,坚持每 3 个月复查一次凝血功能,半年至 1 年复查心脏彩超。
冠心病患者应该清淡饮食,少吃肥肉少吃盐,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