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高热、寒战、菌血症,以及相关的肾损害表现。
败血症肾损害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败血症肾损害的常见症状包括:
高热、寒战:患者严重的全身感染往往会导致持续高热和寒战。
恶心、呕吐:患者发热的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毒血症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周身不适、肌肉及关节疼痛等。
腹胀、腹痛:毒血症症状的表现之一。
虚弱无力:患者常伴有乏力、虚弱的症状,甚至晕厥。
皮疹:见于部分患者,以瘀点(直径<2 毫米的皮下出血斑点)最为多见,多分布于躯干、四肢、眼结膜、口腔黏膜等处。
关节疼痛:患者可出现大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等)的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
肝脾肿大:患者一般仅有轻度的肝脾肿大。
少尿、无尿:发生急性肾衰竭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保持在低水平,可出现少尿(<400 毫升/24 小时),部分甚至无尿(<100 毫升/24 小时)。
败血症肾损害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大多并发急性肾损伤,如细菌随血液迁徙至肾引起肾脏感染性疾病,肾间质和肾小管腔内可出现微小脓肿;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常常并发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
急性肾损伤: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患者多伴有胸闷、憋喘、气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
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神志尚清,但伴有烦躁、焦虑、神情紧张的表现,可出现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发青紫色)、肢端湿冷、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心率增快、呼吸深而快、血压尚正常或偏低。随着休克的发展,患者可出现意识不清、皮肤湿冷发绀(发紫)、血压下降以及尿量少甚至无尿。
病因
败血症肾损害的发生是由于败血症导致的,其发生过程是多因素的,如内毒素血症、肾低灌流量、肾毒性物质的作用等。
败血症肾损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败血症:败血症时体内缩血管物质(可以引起血管收缩的物质,如某些细胞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内皮素及腺苷等)反应性增加,由此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肾血流量减少是败血症并发肾损害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也有非血流动力学的因素,如细菌随血液迁徙至肾脏引起肾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败血症肾损害?
免疫力低下人群:比如说老人、小孩、有外伤者(如大面积烧伤)、长期营养不良或慢性病病人(如肿瘤),都有相对更高的患病概率。他们在被致病菌感染后,若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则很容易感染扩散,形成败血症的风险大大增加。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高热、寒战;
恶心、呕吐;
腹胀、腹痛;
虚弱无力;
皮疹;
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少尿、无尿。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神志不清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肾内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败血症肾损害?
当医生怀疑是败血症肾损害时,将通过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可以初步了解患者血细胞数量是否正常,大体判断患者是否有细菌感染。
细菌培养:从感染病灶取标本进行培养,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局部细菌感染,从而明确诊断。寒战高热时往往需抽取静脉血进行细菌培养,如有细菌生长可明确败血症诊断,也可进行针对常见抗菌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
细菌涂片:也可检出病原菌,对本病的快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尿液检查:可以检测患者尿液成分是否正常,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肾脏损害,从而进一步协助诊断。
肾活检:可以明确患者肾脏病理类型,判断疾病进展,从而协助医生制定出更合理的诊疗方案。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既往病史?
有什么症状?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过吗?治疗了吗?接受的什么治疗?服用的什么药物?疗效如何?
自己买药治疗了吗?买的什么药物?疗效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多久可以恢复?
会复发吗?
有什么注意事项?
治疗花费高吗?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治疗
败血症肾损害的治疗应以综合性治疗为主,应积极治疗患者的败血症,及早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禁止使用任何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物。
药物治疗
氨苄西林: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感染。该药可以阻止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故不仅能抑制其增殖,而且能直接杀灭细菌。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较多见。其中以皮疹最常见,呈荨麻疹或斑丘疹。
氯霉素:氯霉素类抗生素属于抑菌性广谱抗生素,可以作用于细菌核糖核蛋白体的 50S 亚基,从而阻挠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抑菌的作用。
其他抗生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有更广的杀菌谱,可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细菌感染治疗效果好。
10% 葡萄糖酸钙:急性肾损伤患者多伴有高钾血症(血钾浓度高于 5.5 毫摩尔每升),可以用 10% 葡萄糖酸钙纠正。
5% 碳酸氢钠:可以纠正急性肾损伤患者的酸中毒(体内酸性物质过多引起的中毒现象)。
手术治疗
肾移植:当肾功能不全发展至终末期时,可采用肾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此法可以使患者免除透析,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治疗:是肾脏的替代疗法之一,对于晚期的肾衰竭患者,可以使用透析疗法来净化血液,透析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预后主要依赖于败血症的治疗是否成功,败血症纠正后肾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善。预后较差的败血症肾损害患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病情会进一步恶化,最终进入终末期肾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若经过正规治疗后,尤其是在及早、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肾损害有恢复的可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氨苄西林用药期间如出现严重的持续性腹泻,可能是假膜性肠炎(是一种急性肠道炎症,可在小肠或结肠的坏死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假膜),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确诊后采用相应抗生素治疗。如医生建议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勿自行购买和使用医嘱以外的其他药物。
复查:患者应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复诊时要按照医生要求做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肾移植患者由于术前采取低蛋白饮食以及长期的血液透析,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所以合理的饮食安排对肾移植患者尤为重要。肾移植术后患者要补充适量优质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常见的优质蛋白有蛋、奶、肉、鱼等)。
若为普通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应给予高糖、低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提供足够的能量。采用易消化、含粗纤维少的食物,少吃油炸物。限制蛋白质、主副食定量,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宜在 15~20 克之间。宜选用富有必需氨基酸的优质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忌用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胡椒等)。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对于肾移植的患者而言,早期需卧床,此时要注意适当翻身以防止褥疮,但要避免身体的扭曲。术后可遵医嘱适当下床活动,此时行动应缓慢,尽量避免突然下蹲动作,因为以上情况都可能挤压或牵拉肾脏引起意外。
若为普通患者: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对于恢复期的患者而言,可以在护士的协助下下床活动。
预防
本病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就医,及早治疗。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老人、小孩、有外伤者(如大面积烧伤)、长期营养不良或慢性病患者(如肿瘤)等,一旦被致病菌感染后,应该及早去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