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是什么?间质性肾炎怎么办?间质性肾炎症状有哪些?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妊娠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可出现高蛋白尿、全身水肿。孕前严重肾病综合征伴有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妊娠,应该采用避孕措施。

别称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概述

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

间质性肾炎的患病率目前尚无统一数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根据肾活检结果统计的患病率为 7.9%,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能与某些药物的应用不当有关。

通常根据发病的急、慢程度不同和病理改变不同,将间质性肾炎分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慢性间质性肾炎,确诊有赖于肾穿刺病理活检。

急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肾小管变性,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急性肾脏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肾脏病。

急性间质性肾炎典型表现为急性肾损伤,常伴有全身过敏反应;慢性间质性肾炎起病隐匿,早期以肾小管损伤为表现。

早期诊断、去除病因、早期干预最重要,可使大部分急性病例的肾功能恢复正常,慢性病例的进展过程亦可得到延缓。

不滥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某些中药(含马兜铃酸成分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是预防的关键。

症状

急性间质性肾炎突出表现为少尿性或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及尿检异常,常伴有全身过敏反应;慢性间质性肾炎常隐匿起病,早期以出现低比重尿及低渗透压尿为主要表现。

间质性肾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间质性肾炎

全身过敏表现:常见药疹、药物热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时还可见关节痛或淋巴结肿大。

尿检异常:常出现无菌性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糖尿、低比重及低渗透压尿。

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出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甚至出现少尿(每日尿量少于 400 ml)或无尿(每日尿量少于 100 ml)。

慢性间质性肾炎

发病多缓慢隐袭进展,首先出现肾小管功能损害。

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夜尿多、低比重尿及低渗透压尿。

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可出现肾性糖尿。

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可出现肾小管酸中毒。

后期肾小球功能受损,早期肌酐清除率下降,随之血清肌酐逐步升高,直至进入终末期肾病,出现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等,患者肾脏萎缩,出现肾性贫血及高血压。

尿常规检查往往变化轻微。

病因

导致发生间质性肾炎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药物,其次有放射性辐射、化学及生物毒物、重金属中毒等。还有某些感染以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药物:如各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化疗药、抗病毒药、利尿药、免疫抑制剂、抗精神药、中药、生物制剂等的长期使用。

理化因素或重金属:如长期接触放射性辐射、化学毒物(有机溶剂、工业等)、生物毒素(蜂毒等)、重金属(铅、镉、锂、金、汞等)。

感染:如全身性感染、肾实质感染。

尿路梗阻:如反流性肾病、机械性上尿路梗阻。

代谢异常:如高尿酸血症/高尿酸尿症、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钾缺乏、胱氨酸过多、高草酸尿症。

免疫相关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Wegener’s 肉芽肿、移植排异、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

血液系统肿瘤或相关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异常球蛋白血病、轻链肾病、淋巴细胞增值相关性疾病、淋巴瘤、急性白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镰状细胞病。

其他:如地方性肾病(如巴尔干肾病)、放射性肾炎等。

哪些人容易出现间质性肾炎?

长期服用抗生素(如利福平、卡那霉素、青霉素)、解热镇痛抗炎药(如安乃近、布洛芬、泰诺)、抗代谢药(如别嘌醇、顺铂)、某些中药(含马兜铃酸成分中药、雷公藤等)等的人群。

长期接触放射性辐射、化学毒物(有机溶剂等)、生物毒素(蜂毒等)的人群。

长期接触重金属(铅、镉、锂、金、汞等)的人群。

出现全身性和(或)肾实质感染的患者。

患有反流性肾病、梗阻性肾病的患者。

患有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就医

近期有服药史,特别是服用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炎药等,出现药物过敏反应,伴有尿量减少、血尿、泡沫尿、腰部胀痛等不适时,应怀疑急性间质性肾炎,必须立即就医。

慢性间质性肾炎起病隐匿,易被人们忽视。长期服用某些中药,或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毒物、重金属的人群,应定期去医院做肾脏方面的检查,力争早发现、早治疗。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服用药物后出现:发热、皮疹、尿量异常、腰痛、血尿和(或)泡沫尿。

长期服用抗生素、解热止痛药和某些中药。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服用药物后出现少尿(每日尿量少于 400 ml)或无尿(每日尿量少于 100 ml)。

服用药物后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肾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间质性肾炎?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用药史、全身过敏情况、尿量变化、血尿、泡沫尿、腰痛、夜尿增多、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结合尿液和肾功能等检查,作出诊断,但确诊需依赖肾穿刺病理活检。

具体相关问诊和检查如下:

病史:包括询问有无用药史,有无皮疹、发热等药物过敏反应,有无少尿或无尿,有无腰痛,有无夜尿增多等症状,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工作性质、环境、精神状况,以及药物过敏史,既往疾病史等。

尿液检查:一般为少量小分子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多在 0.5 g/日,极少>2.0 g/日;尿沉渣检查可有镜下血尿、白细胞及管型尿,偶可见嗜酸性细胞。肾小管功能异常根据累及小管的部位及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可有肾性糖尿、肾小管酸中毒、低比重尿、低渗尿等。

血液检查:部分患者可有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磷血症和高氯性酸中毒等表现。血尿酸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间质性肾炎贫血发生率高且程度较重。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伴 IgE 升高,特发性间质性肾炎可有贫血、嗜酸细胞增多、血沉快、C 反应蛋白及球蛋白升高。

影像学检查:急性间质性肾炎 B 超、CT 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肾脏呈正常大小或体积增大,皮质回声增强。慢性间质性肾炎影像学检查通常显示双肾缩小、肾脏轮廓不光整。影像学检查还有助于判断某些特殊病因,如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

肾脏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对确诊有决定性意义。除感染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外,其他类型均应积极行肾穿刺活检,以区别肾间质浸润细胞的类型及纤维化的程度,从而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血尿、泡沫尿、夜尿等症状,持续时间,其程度如何?

近期有没有服用过药物?用了多久?既往有无长期服用药物史?

有无发热、皮疹、关节痛等?

既往有无肾脏病史?

既往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

工作性质、环境如何?

有无毒物、重金属、放射线接触史?

有无药物过敏史、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是间质性肾炎?

什么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

需要做哪些检查?

间质性肾炎发生尿毒症的多吗?

治疗间质性肾炎需要住院吗?

得了间质性肾炎会影响生育吗?

间质性能根治吗?是否会复发?

间质性肾炎能预防吗?

间质性肾炎会传染吗?会遗传吗?

治疗间质性肾炎一般需要多久?治疗费用大约多少?

间质性肾炎可以使用中药治疗吗?

间质性肾炎需要手术治疗吗?

得了间质性肾炎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间质性肾炎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间质性肾炎主要治疗药物是什么?

治疗

首先要合理用药,有不适要及时就诊,并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切忌不能滥用抗生素、解热止痛药和某些中药,服药后出现过敏反应必须立即停用,及时就医,大部分间质性肾炎可以逆转或减轻。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不少患者对间质性肾炎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间质性肾炎与其他感染性炎症一样,用抗生素治疗就行,但盲目滥用抗生素,可能使结果适得其反,延误甚至加重病情。

急性间质性肾炎

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去除致敏药物后,多数轻症病例可得到缓解。

免疫抑制治疗:药物过敏性急性间质性肾炎重症病例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变态反应等免疫因素介导的间质性肾炎,可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透析治疗:血肌酐明显升高或合并高血钾、心衰、肺水肿等急症,有血液净化指征者,应行血液净化治疗。

慢性间质性肾炎

对早期慢性间质性肾炎病例,应积极去除病因,处理原发病。如出现慢性肾衰竭,医生通常会予以相应治疗,以延缓肾损害进展;已进入终末期者,通常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对并发的肾小管酸中毒、肾性贫血及高血压,需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及降压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后,大部分急性间质性肾炎可以逆转或减轻,慢性间质性肾炎病情也可以得到延缓,晚期可能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需要规律透析治疗。

日常注意

大多数人对间质性肾炎的了解甚少,以至于患者很少主动求医,导致病情延误,因此针对此类疾病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改善日常注意行为方式也对间质性肾炎的防治非常重要。

日常注意生活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不滥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某些中药(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

避免放射性辐射。

避免接触化学毒物(有机溶剂等)、生物毒素(蜂毒等)。

避免接触重金属(铅、镉、锂、金、汞等)。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感染。

积极治疗反流性肾病、梗阻性肾病等。

积极治疗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服药后出现过敏反应必须立即停用,及时就医。

服用药物后出现尿量异常、腰痛、血尿和(或)泡沫尿时,必须立即就医。

预防

间质性肾炎是一类可防可治的疾病,认识和避免危险因素是关键。做到以下几点,可以预防或延缓间质性肾炎。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不滥用感冒药物。市面上的感冒药物基本都是解热止痛剂,容易诱发间质性肾炎。

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严防细菌感染,不滥用抗生素。

加强对有肾毒性中药的认识,避免服用含马兜铃酸的某些中药。

避免与重金属、化学毒物、放射性物体接触。

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疾病

附睾头囊肿是什么?附睾头囊肿怎么办?附睾头囊肿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

保健

男人打呼噜的原因 睡觉打鼾按摩穴位缓解

2023-9-28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