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过敏症是什么?真菌过敏症怎么办?真菌过敏症症状有哪些?

因受到外伤或放射造成的损伤等原因,使创伤所在部位的骨细胞间质软组织不断增生,导致颌面部发生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颌面部的任何位置,但主要发生于上下颌骨。肉瘤是发病率较低的一种恶性肿瘤,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而在口腔颌面部发生的几率不足 1%。据统计,国内口腔颌面部骨源性肉瘤的发生率占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的 2.1%,且多发于儿童,青少年和青年。各种创伤,包括外力损伤和放射性物质的损伤。外伤史、辐射史等为该病的危险因素。根据病理组织学本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骨纤维肉瘤注、骨肉瘤、周围性肉瘤、放射性骨肉瘤、软骨肉瘤、间叶软骨肉瘤、尤文肉瘤、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分期为:ⅠA 期,ⅠB 期,ⅡA 期,ⅡB 期,Ⅲ 期, ⅣA 期,ⅣB 期。口腔颌面部疼痛,发病部位快速地生长增生,发病部位血管显露突出、充血,不同程度的出血,面颌部的骨损伤,牙齿脱落。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和放化疗相结合。治疗关键是手术要彻底清除病灶,短时间内大剂量的抗肿瘤药物与之配合。本病的治疗难点是把握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毒副作用的产生。患本病之后,治疗效果与其他类型的肿瘤相比较差,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死亡。密切关注口腔颌面部的不适,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能减少本病的危险程度。

概述

真菌(含霉菌及不发霉的菌株)的孢子和菌丝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具特异体质(特异反应性)的患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遗传过敏性皮炎等患者)更易发生真菌过敏症。由于职业等原因,长期接触或经常暴露于含有大量特殊过敏原环境的正常人中,亦可能发生变态反应。

症状

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皮肤和呼吸道为主要反应器官,皮肤表现有过敏性皮炎,湿疹,遗传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痒疹,瘙痒症,癣菌疹(可呈汗疱疹样,湿疹样,丹毒样,多形红斑样,脂溢性皮炎样,银屑病样,玫瑰糠疹样,以至红皮病样等表现,而以汗疱疹最为常见)等;呼吸道表现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农民肺(过敏性肺泡炎)等;此外尚有胃肠道,神经系统(如周期性偏头痛)的过敏反应等。

病因

真菌如同其他微生物,在变态反应的发生中有其一定规律性,但因其菌体大,细胞壁富有多糖体,有较复杂的代谢过程和酶系统以及潜在的抗原性等,故又与细菌和病毒不同,其对机体的致敏与下列因素有关:

1.真菌在自然界的含量极大,真菌的各种产物均很微小,真菌的分布范围极广;

2.菌种类别,变应原较强的如曲霉,链格孢等,易致过敏;

3.孢子的抗原性较菌丝强;

4.个体的敏感体质也起重要作用。

就医

检查

1.皮肤试验

这是在真菌变应性哮喘的特异性诊断中应用最广的常规检测方法。

2.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将患者的嗜碱粒细胞从其血液中分离出来,在嗜碱粒细胞的悬液中加入特异性变应原,如果患者的嗜碱粒细胞已被此特异性变应原致敏,则将发生脱颗粒反应。

3.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 

这是检测特异性IgE的方法,与体内试验的结果具有相当高的符合率。

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通过推算标本中IgE的含量,以判断患者对真菌的敏感性及敏感程度。

5.组胺释放试验

患者对真菌的敏感性越高,组胺释放的量越高。由此测定患者对真菌的致敏程度。

诊断

对于真菌过敏反应的诊断,除上述各种体内外试验外,对于患者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的实地调查,亦有重要意义。真菌调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暴片法,如花粉调查一样,用载玻片涂上凡士林,置于患者生活环境中一定时期,然后计算降落于其上的真菌孢子数,并进行分类;二是暴皿法,将装有真菌培养基的碟子暴露于环境中数分钟,然后观察在培养基上生长的真菌菌落,分别接种,作小培养,这样可以作精确的鉴定。为了确定分离到的真菌品种与发病的关系,可以用真菌浸液作特异性激发试验,或检查血清中的特异性IgE。当病史、皮肤试验、激发试验或特异性IgE检测各方面的结果吻合时,真菌过敏及致敏真菌的诊断就可以成立。

治疗

治疗首先要祛除致敏真菌,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及对症治疗,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另外,可采用真菌过敏的特异性脱敏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前列腺炎引起早泄吃什么药 要如何保健

2023-9-9 23:23:44

药品

果糖二磷酸钙片的功效与作用-果糖二磷酸钙片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