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板层癌是什么?肝纤维板层癌怎么办?肝纤维板层癌症状有哪些?

生长抑素瘤又称生长抑素瘤综合征,是最罕见的功能性内分泌肿瘤之一,是胰岛D细胞所形成的肿瘤。肿瘤释放大量的生长抑素引起脂肪痢、糖尿病、胃酸过少和胆石症等综合病症。生长抑素瘤的发病年龄查较大,自26~84岁,平均51岁。男、女患者几乎均等。

概述

肝纤维板层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多见于无肝硬化的年轻患者,腹部不适、厌食、体重减轻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其恶性程度比原发性肝细胞癌低,首选半肝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较好。

肝纤维板层癌是肝细胞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男女发病比例为 3∶4,好发于青少年,93% 发生在 25 岁以下人群。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类固醇样物质在肝内沉积等因素有关。本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肝上皮细胞增殖患者。

本病可分为单块状型、多结节型。

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是肝纤维板层癌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还可出现乏力、厌食、体重减轻、关节疼痛、发热、高钙血症注(厌食、恶心、呕吐、乏力)、腹水(腹部膨隆,大量腹水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脾肿大(表现为腹部肿块)等症状。

本病首选手术治疗,一经发现,患者需要立即接受手术切除,术式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有无转移而定。姑息性切除者术后,可辅以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

肿瘤远处转移的患者会失去手术机会,预后较差,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本病若经过正规治疗,其预后良好,治愈率高,5 年生存率为 56%~63%,复发率低。肝纤维板层癌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症状

腹部不适、腹痛、腹胀、乏力、厌食、体重减轻等症状是肝纤维板层癌最常见的症状。

肝纤维板层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肝纤维板层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是肝纤维板层癌最常见的症状。

乏力、厌食、体重减轻。

关节疼痛、发热、高钙血症注(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乏力、睡眠过度即嗜睡症状等)。

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大量腹水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脾肿大(表现为腹部肿块、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即贫血症状等)。

肝纤维板层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乏力、食欲不振;

消瘦;

远处转移。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肝纤维板层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本病可由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转变而来;

肝上皮细胞增殖,继之纤维生长导致纤维板层形成及细胞癌变;

类固醇样物质在肝内沉积,刺激肝细胞局灶性增生,最终导致不典型增生,癌变。

哪些人容易患肝纤维板层癌?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

肝上皮细胞增殖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症状。

不明原因出现乏力、厌食、体重减轻。

关节疼痛、发热。

腹水注、脾肿大,表现为腹部膨隆、贫血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外科

普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肝纤维板层癌?

当医生怀疑是肝纤维板层癌时,将通常进行影像学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如下:

超声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质地、边缘及肿块的囊实性。

CT 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观察肿瘤的密度、形态和远处转移情况,增强 CT 可观察肿瘤的血供情况。

血管造影:通过此项检查,可观察肿块的血供情况、血管分布及有无肿块出血。

血液学检查:肝功能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肝纤维板层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此项检查,可最终确诊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症状多久了?

具体有哪些症状?

最近症状有什么变化?减轻了还是加重了?

曾接受何种治疗?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会复发吗?

有后遗症和并发症吗?

治疗费用如何?保险报销吗?

治疗

本病首选手术治疗,一经发现,患者需要立即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术式根据肿瘤大小、部位、有无转移而定。姑息性切除者,术后可辅以化疗和放疗。

药物治疗

化疗:患者接受姑息性切除术后,可辅助化疗注,通过化疗,可减轻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肿瘤无法切除而尚无肝外转移者,可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使肿瘤缩小,再行手术。常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铂类、阿霉素等。

手术治疗

半肝切除术: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肿块,尽可能保留正常肝组织,该手术适用于肿瘤位于左肝区且肿瘤分界清晰、年轻、无肝硬化病史的患者。

肝脏左或右叶切除术: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被肿瘤侵犯的肝叶,适用于肿瘤巨大超过半肝的患者。

姑息性切除: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肿块,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用于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姑息性切除者术后可辅以化疗、放疗。

肝移植术:手术的目的是移植功能良好的肝脏,适用于肝功能极差且无远处转移者。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姑息性切除术后可辅以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本病随着病情的发展,肿瘤可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危及患者的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治愈率高,术后 5 年生存率为 56%~63%,即使有远处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也较长,平均为 24 个月。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注意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引流管是否通畅等。

放疗/化疗注意事项:接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注减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异常,化疗前后均使用 5-羟色胺拮抗剂止吐药,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药物从体内排出。接受放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损害;肝脏突然肿大,大量腹水,黄疸等,患者可服用保肝药物、利尿药、激素治疗来缓解症状。

定期复查:患者术后 2 年内,应每 6 个月复查 1 次;2 年之后每年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肿瘤标志物、胸片、腹部 B 超等项目。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需禁食,约 1 天后可给予清米汤、果汁等流质饮食,约 1 周后逐步改为米粥、馄饨等半流质和正常饮食。建议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水分、维生素和纤维素,利于排便。

若为普通患者,饮食中要减少高脂肪饮食,少吃肉和肉制品、糕点等,摄入猕猴桃、橙子、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C 的食物和芹菜、玉米等纤维素食物。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通常需要卧床休息约 1~3 天,随后可以下床在小范围内走动,并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但在短期内注意不要大幅度蹲下、跳跃,更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若为非手术患者,可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慢走、慢跑为宜,每天运动 30 小时,每周运动 3 次。

其他:保持卫生习惯、戒烟、限酒等。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定期复查肝脏 B 超,及早发现肝脏肿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克霉唑乳膏的功效与作用-克霉唑乳膏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清心沉香八味丸(阜药)的功效与作用-清心沉香八味丸(阜药)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