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腺瘤是什么?甲状旁腺腺瘤怎么办?甲状旁腺腺瘤症状有哪些?

腺泡细胞癌又称为腺泡细胞腺癌注,是涎腺恶性上皮肿瘤中较少见的病理类型,占所有涎腺肿瘤的 2.1%,而占其恶性肿瘤的 5.6%。为低度恶性肿瘤,多数生长缓慢,手术彻底切除后预后良好。也可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10~70 岁均可发生,多发生于中年以上。80% 以上发生在腮腺,其次为小唾液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目前认为腺泡细胞癌起源于涎腺中终末导管细胞(闰管细胞) 的肿瘤性转化,或来自正常浆液性细胞。根据肿瘤细胞类型和排列方式,分为四种组织类型:实体性、微囊型、滤泡型、乳头囊状型。构成肿瘤的细胞中至少部分肿瘤细胞含有酶原颗粒,呈浆液性腺泡细胞分化。多数肿瘤生长缓慢,实质性,活动,少数肿瘤生长较快,与皮肤或肌组织粘连而不活动,可出现疼痛,面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肿瘤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在腮腺深叶可不被发觉,在腮腺浅叶常表现为活动性,单个表面光滑的包块,体积变大时有压迫不适,疼痛,侵犯神经时可出现面瘫,极少数可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转移扩散,危及生命。

概述

甲状旁腺腺瘤是由主细胞、嗜酸细胞、过渡型嗜酸细胞或混合构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腺瘤可以是功能性或非功能性,功能性腺瘤切除后即刻出现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下降。本病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常见病因。

症状

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1)神经系统:病早期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表现为抑郁和焦虑,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精神失常,另外还可以出现疼痛、逆行性健忘、嗜睡、嗅觉丧失等症状。

(2)肌肉系统:患者常有疲乏感,肌腱反射迟钝,大腿肌无力,肌痛等。

(3)关节及软组织病:本病有20~30%合并软骨钙化症,易发生假性痛风、关节痛、钙化性肌腱炎等。

(4)骨骼系统:骨痛、骨质疏松、骨畸形、病理性骨折等。

2.局部表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刺激和疼痛感、声音嘶哑、轻微下咽障碍感等症状。

病因

本病主要由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引起,根据细胞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主细胞腺瘤

甲状旁腺主细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明细胞,数量较多,富含糖原,核暗而较大,胞质清晰。一种是暗细胞,核较小而暗,含糖原少,有许多分泌颗粒。

2.嗜酸细胞腺瘤

此细胞核小而致密,胞质呈颗粒状,颗粒大小相似,一般较大,不含糖原。

3.透明细胞腺瘤

此种腺瘤青春期后才出现,细胞为大而多角形,胞质内有空泡。

就医

检查

1.CT表现

平扫CT见边界清楚的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类似颈部大血管的密度,较大的腺瘤可出现囊变坏死;增强CT早期明显强化,增强程度低于颈部血管而明显高于颈部软组织,易于识别。廓清迅速,数分钟后与颈部血管呈等密度,不易识别。

2.MRI表现

MRI显示腺瘤周围常有薄层脂肪组织包绕,因而易于识别。

3.超声表现

超声能发现增大的甲状旁腺肿块,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缘光整,CDFI见腺瘤内有丰富血流信号,腺瘤与甲状腺叶之间有高回声界面将两者分隔,腺瘤内发生出血、囊变或坏死时,可见其内有液性无回声区,如共存有甲状腺病变,特别是甲状腺多发结节,将影响超声发现甲状旁腺腺瘤的敏感性;此外,超声对异位的甲状旁腺腺瘤诊断困难。

诊断

1.定性诊断

甲状旁腺激素增高是直接可靠的诊断标准。其次,连续3次检测血清钙>10.8mg%可辅助诊断。

2.定位诊断

B超、CT检查、核磁检查、核素诊断基本可对甲状腺腺瘤进行定位。

治疗

原则上均应行手术切除,有手术禁忌证患者可行超选择性供血动脉注射消融术或超声引导下乙醇注射消融术。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有哪些脚底养生方法有哪些?

2023-8-20 23:23:44

药品

一柱天酒的功效与作用-一柱天酒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