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男性乳腺癌是男性乳腺组织出现癌变的疾病,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乳腺癌的 1%。国内报道男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多为 55~70 岁,在疾病特征方面与女性乳腺癌存在较大差异。
男性乳腺癌的病因还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与年龄增加、种族因素、雌激素水平升高、基因注变异有关。
男性乳腺癌的典型症状是出现乳房或腋窝肿块、乳头溢液、乳头破损凹陷等。
当患者出现乳房或腋窝肿块、乳头溢液、乳头破损凹陷等不舒适的症状时,不能忽视就医的重要性。应该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男性乳腺癌发现的时候多处于晚期,所以预后一般较差。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1]。
日常应注意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强身健体,调解好心情。避免服用含雌激素高的食物和保健品,如雪蛤、羊胎素、蜂王浆、蜂胶、阿胶等。
对于男性乳腺癌预防,主要是从避免危险因素和定期体检两个方面进行预防。
症状
男性乳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多因乳房肿块被发现。当出现乳头凹陷、乳头出血溃疡、乳头溢液以及可触及的腋窝肿大等表现时,则说明疾病进展至较严重的阶段了[2]。
男性乳腺癌有哪些症状?
男性乳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无痛性肿块:患者可能在体检时或无意间摸到乳房时,发现边界不清楚或形状不规则的肿块,多无痛感。值得关注的是,75%~95% 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第一症状为无痛性肿块。
乳头溢液或湿疹注:由于男性无哺乳期,所以乳头有溢液很容易判断为异常现象,挤压乳头有血色、黄色或无色液体,或是乳头有瘙痒、糜烂、破溃等改变,这可能是医学上称作“乳腺湿疹样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导致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皮肤改变:肿瘤侵犯乳房里的韧带或淋巴管时,皮肤可出现“酒窝”或“橘皮”等特征性表现。肿瘤也可能直接侵犯皮肤,形成皮肤小结节或小条斑,甚至造成皮肤破溃。
腋窝肿块:腋窝肿块常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一些情况下可在锁骨上方摸到淋巴结肿大。
男性乳腺癌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男性乳腺癌的并发症多指由于手术治疗形成的风险,包括:
出血:乳腺癌手术目前全程出血仅数十毫升,术后出现风险也大大降低。但如果术后突然手术区域出现肿胀、引流瓶里出现大量鲜红色引流液或血凝块,甚至有脸色苍白、心慌冷汗,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很有可能是发生了血管破裂出血。
上肢水肿:上肢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术后特有的并发症。腋窝淋巴清扫术后,部分上肢淋巴回流中断,术后瘢痕形成会压迫淋巴管,使得淋巴回流进一步受阻,引起水肿。腋窝淋巴清扫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为 5%~40%。
上肢功能障碍: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是乳腺癌术后,尤其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接受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由于手术切除了参与肩关节活动的胸大、小肌,上肢功能受限,锻炼不足时也会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最常见的症状是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受限。
皮瓣坏死:皮瓣指的是手术区域分离的皮肤以及皮下脂肪组织。皮瓣坏死常见于肿瘤较大、尤其是皮肤受到侵犯的乳腺癌,这些患者需要切除的皮肤较多,缝合剩余皮肤对皮肤的牵扯力较大,从而可能影响血液供应造成皮肤坏死。
病因
目前对于男性乳腺癌的病因还未完全明确,下面就介绍一下引起男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男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辐射暴露:曾在儿童或青年时接收胸壁部位放疗的人群,也是男性乳腺癌的高危人群。但是偶尔检查(胸部 X 线)接触的放射线剂量不会造成乳腺癌风险明显增高[2]。
基因注因素:遗传性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中占 5%~10%,有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BRCA1、BRCA2、CHEK2、PALB2)的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那么罹患男性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一倍。
激素因素:雌激素水平升高使男性易患乳腺癌。其他与雌激素水平升高相关的病症也存在联系,包括男性乳房发育症、肝脏疾病、睾丸异常、肥胖以及 Klinefelter 综合征(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或 XXY 核型[3]。
种族:男性乳腺癌的发病与种族密切相关,犹太人种的男性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种,而黑人似乎比非西班牙裔白人男性的风险更高。
年龄:与许多癌症一样,男性乳腺癌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步上升[1]。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无痛性肿块
乳头凹陷
乳头出血溃疡
乳头溢液
可触及的腋窝肿大
乳房外形改变,出现“酒窝征”和“橘皮样”改变
就诊科室
肿瘤科
普外科
乳腺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男性乳腺癌?
医生首先会了解病情病史,进行一般查体,并且会运用乳腺查体、乳房 X 光检查、乳腺 B 超检查、CT 检查等方法为诊断提供依据。
乳腺查体
也被称为临床乳腺查体,由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对乳腺进行检查,会按一定顺序触摸乳房以及腋下区域,观察有无肿块或异常。
乳房 X 光检查(钼靶检查)
主要表现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对于 25 岁或以上的男性,钼靶检查被推荐作为初步诊断首选检查。
乳腺 B 超检查
通过高能声波(超声波)投射到乳房上,形成回声,生成乳腺组织的图像。适合 25 岁以下有乳房肿块的男性的初始检查。
CT 检查
可见到肿块从乳头部向乳腺深处伸展,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若伴有乳头溃疡,乳头回缩等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及肿瘤指标升高的客观指标,可协助诊断。
核磁共振检查
当钼靶和 CT 辅助检查不明确或可能发生转移时,可选用核磁共振进一步检查。
空芯针穿刺
一般不作为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当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时可选用空芯针对肿块和患侧肿大的淋巴结穿刺,若病理明确,即可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的年龄?您从事什么职业?
您有哪些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
您是否有辐射暴露史?
您是否得过睾丸炎、肝炎等疾病?
您是否有乳腺良性疾病病史,有没有做过相关治疗,使用过哪些药物?
您是否有乳腺癌病史或其他类型的癌症病史?
您是否有肿瘤家族史?有没有直系亲属得过乳腺癌?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做哪些检查?这些检查有什么用?
推荐采用何种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副作用?
是否可以实现治愈?有没有可能复发?
日常应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大小、分级、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状态以及 HER2 基因注状态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力求控制肿瘤进展和延长生存期。
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和个体差异。
手术治疗
男性乳腺癌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通常可分为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乳腺单纯切除术以及保乳术。
手术治疗将切除肿瘤以及可能被癌细胞侵犯的乳腺组织或淋巴结,适用于一部分早中期乳腺癌患者。
化疗
化疗是通过静脉输液或局部注射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化疗多用于手术前的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以及姑息治疗。
医生通常会建议多数早期乳腺癌患者或预期生存期超过 3 个月的患者,进行化疗治疗。
放疗
放疗是利用 X 线,或其他射线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杀灭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生长和分裂。
医生通常建议保乳手术或乳房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放疗。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
大多数男性乳腺癌都是激素受体阳性,因此内分泌治疗是男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靶向治疗
某些癌细胞携带特定的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侵袭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进行精准治疗。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以抗 HER2 靶向治疗为主。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与以往针对肿瘤细胞的治疗完全不同的一类全新肿瘤治疗模式,其主要机制为改变肿瘤微环境,从而让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重新发挥作用,来杀灭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为一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
日常注意
患者应该从日常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两个方面注重,强身健体,做好心情的调剂。
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依赖酒精或药物来减轻压力。
居住环境中多种一些花草,有利于心情舒畅,则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免疫功能。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游泳、瑜伽等,使患者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并且便于对抗紧张的情绪。
尽力保持标准体重,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因为发胖增加患癌风险。
保持积极的态度,避免因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加重。
饮食要求丰富多样、以谷类为主。
保证少盐清淡的饮食,在烹饪时多采用蒸、煮、炖的方式,少吃油炸、烧烤、腌制的食物和加工肉制品。
多食用蔬菜、水果、薯类等纤维多是食物,避免便秘。
戒烟禁酒,避免雌性激素上升而引起病情加重。
不食用霉变、变质的食物。
尽量避免服用含雌激素高的食物和保健品,如雪蛤、羊胎素、蜂王浆、蜂胶、阿胶等。
预防
男性乳腺癌主要是从避免危险因素和定期体检两个方面进行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使身体器官处于良性的工作状态,避免肥胖等因素的影响;建议成年男性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男性应进行乳腺癌筛查。
定期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利于标准体重的保持,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情。
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一些常见的诱发因素,例如吸烟、饮酒,形成合理健康的饮食结构与习惯。
定时体检
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有助于提前发现疾病,疾病的早期由于病理损伤还不是太严重,治疗后的预后注情况良好。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尽早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