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因素所致的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可根据出血部位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国内发生率为 20%~40%,其中原发性脑室出血占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 4%-18%,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年以上,男女之比为 1:0.86。一般认为最常见的病因是脉络丛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高血压、颈动脉闭塞、烟雾病等,其他少见或罕见的病因有脑室内脉络丛乳头状瘤或错构瘤、囊肿、脉络丛猪囊尾蚴病、白血病等,许多病因不明者可能与“隐性血管瘤”有关。该病可根据出血部位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脑室内出血,其中继发性脑室内出血又根据血液进入脑室内的途径又分为逆流型和穿通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症状轻重不一,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其次为意识障碍、偏瘫、失语、肢体麻木、发热、瘫痪、视物不清等。大多数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为急性起病,因此及时发现出血部位,明确出血原因为治疗关键,及时确切的诊断和治疗常常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急性期的治疗措施可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早期往往只有脑膜刺激征(主要表现为颈强直)而被误诊或漏诊,晚期可出现脑疝,意识障碍,呼吸循环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甚至死亡。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表现不一,可轻可重,往往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且起病急骤,需引起重视,预防很关键。
概述
症状
临床表现
1.草莓状血管瘤
直径1~6mm,呈圆形,微隆起的结节样或疣状,表面覆盖皮肤为鲜红、紫红、蓝色,边缘清楚,可压缩。
2.海绵状血管瘤
主要侵犯大阴唇深部,导致一侧大阴唇增大变形,瘤体多呈扁平或不规则形状,有的可高出皮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为红、蓝、紫色,触之柔软如海绵状。
3.肉芽肿型血管瘤
孤立呈覃状或有蒂,易出血。
4.老年性血管瘤
1~5mm,暗红或紫色,似丘疹状,不易压缩,常为多发性。
5.棘皮血管瘤
像紫色丘疹或黑痣,表皮疣状增厚。
病因
1.先天性外阴血管瘤是胚胎期血管母细胞异常发育而成。
2.围绝经期的外阴血管瘤是局部组织因损伤或其他刺激,而发生血管增生性炎性反应而形成的。
就医
检查
仅外观检查即可。为鉴别其他外阴瘤,有时需行穿刺、分泌物、阴道镜及组织病理等检查。
诊断
对于出生时即有或生后数周发生的鲜红色斑片、草莓状分叶性柔软肿块或大而不规则的柔软有弹性肿块,应考虑诊断皮肤血管瘤的某一类型。在大阴唇或阴阜处的皮下或皮内可见小红血管痣或紫蓝色、红色海绵状肿物,无蒂,压迫肿物,红色可退去,放后又恢复原状。肿物质软,边界欠清。根据临床表现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外阴静脉曲张、外阴象皮肿、黑色素瘤、绒癌结节等相鉴别。
治疗
1.有些血管瘤有自控或消退趋势,可不必急于治疗,定期观察即可。
2.硬化剂注射适于小范围的草莓状血管瘤。
3.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或口服。
4.手术切除适用于大海绵状血管瘤。
5.放射治疗:同位素贴敷或注射,放射介入、X线照射。
6.激光或光动力治疗。
7.冷冻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