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是什么?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怎么办?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症状有哪些?

皮内痣是由黑素细胞(痣细胞)增生所形成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黑素细胞巢位于真皮内。该病比较常见,从儿童到老人都可发生,通常随年龄增长数目增加,白人比黑人多发。该病是由于黑素细胞从神经嵴到表皮的移动过程中,黑素细胞在真皮内增生聚集所致。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在该病的早期起作用,随后紫外线作为主要的环境因素发挥作用。典型表现为半球状隆起的棕色或正常肤色的结节,直径可达数毫米至数厘米,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状,或有蒂,可含有毛发,质软且有弹性。该病无需治疗,若有美容或心理需求可行手术切除,切忌采用冷冻激光等方法治疗。该病不影响健康,可终生保持良性。其他:该病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发生恶变,目前尚无有效手段预防该病的发生,日常防晒可能有助于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

概述

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是原发于眼眶内或颅内的良性肿瘤。眼眶内的脑膜瘤可以通过视神经管或眶上裂向颅内生长,颅内的脑膜瘤也可通过该部位侵入到眼眶内。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一般为良性肿瘤,起病缓慢。

症状

临床表现

本病的典型表现为单侧眼球突出,视力下降,也可能一过性黑蒙,即眼前突然发黑。颅内有肿瘤时,可能还会出现头痛,癫痫。颅内肿瘤侵犯眶上裂时,患者可出现眶上裂综合征,即Ⅲ、Ⅳ、Ⅵ颅神经进行性麻痹,同时伴有患侧额部痛。肿瘤侵入海绵窦,还可能出现视物重影、眼眶周围疼痛或面部麻木等。

病因

脑膜瘤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脑膜瘤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可能与头外伤,以及合并2型神经纤维瘤有关。

就医

检查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 视力、视野检查检查可见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表现;颅内压增高明显的,做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 2.颅脑和眼眶CT CT检查可见略高密度肿块,边缘清晰;蝶骨大翼骨质增生肥厚及边缘毛刷状改变显示清晰;颅内部分软组织肿块常呈等密度,不易被发现,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易于显示较小病变。 3.颅脑和眼眶的磁共振(MRI) MRI检查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肿瘤可同时累及眼眶及颅内,也可只累及眼眶或颅内;增强后呈均匀明显强化,颅内病变周围脑膜增厚并见“脑膜尾征”;增强扫描可以准确判断病变范围以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如脑膜增厚、海绵窦有无受累等;增强扫描联合应用脂肪抑制序列,可使病变显示更为清晰。 4.眼眶超声 眼眶超声检查对球后和眶壁之间的肿瘤检出率较高。对单眼突出的患者,检查可见眶内软组织异常,可以确定眶内有肿物,并可以分辨肿瘤是否囊变,是一种简易且有效的检查方法。诊断眼眶及颅眶沟通脑膜瘤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MRI等神经影像学检查及颅眶超声检查结果,可以做出诊断。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单侧眼球突出、视力下降,有的还表现为头痛、癫痫,以及视物重影、眼眶周围疼痛或面部麻木等。 2.CT、MRI、眼眶超声检查发现肿物,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性质判断为脑膜瘤。

治疗

1.暂时观察 对于年龄较大,合并全身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并且肿瘤体积较小者,可以随访观察。在观察期间,要每隔6个月复查一次CT或磁共振。 2.手术治疗 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手术方式有单纯开眶手术或颅眶联合入路。 3.立体定向外科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还可以采取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包括X-刀或伽马刀等。立体定向外科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行立体定向外科治疗。 (1)年龄较大,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体积小于2cm的肿瘤,且不伴有颅内压增高者。 (3)术后有残留肿瘤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枸橼酸铋钾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枸橼酸铋钾颗粒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参苓白术散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