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脑外伤
概述
闭合性颅脑损伤(Closed Craniocerebral Injuries)也称“脑外伤”,指头部致伤时,硬脑膜保持完整,颅腔内容物与外界没有发生沟通。多由头部受到冲撞或受钝性物体打击所致[1][2]。
一般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与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是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生的脑损伤,主要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继发性颅脑损伤发生于原发性脑损伤的基础上,由病情进展加重所致,主要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特殊部位血肿和脑水肿。
根据损伤机制、受伤程度以及受伤部位的不同,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轻则头痛、呕吐、感觉障碍、视野受限,重则偏瘫、失语、昏迷、脑干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原发性颅脑损伤中,脑震荡、轻型弥漫性轴索损伤及脑挫裂伤一般经积极保守治疗后,预后较好;中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及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以及下丘脑损伤病情常较复杂,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不仅需要及时合理的保守治疗,必要时还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继发性颅脑损伤主要包括颅内血肿形成和脑水肿。根据血肿出现的部位、血肿量的多少以及血肿形成的时间,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通常也不同。多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本病病情进展迅速,诊断明确后要及时到有资质的医院就诊。即使病情轻微,也需要临床密切观察,一旦发生病情改变,要随时行影像学复查并做出对症处理。
症状
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症状复杂,个体化差别较大。
主要有哪些症状?
原发性颅脑损伤
脑震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疲劳症状;昏迷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有近事遗忘的表现。
弥漫性轴索损伤:伤后即刻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双侧瞳孔不等大,单侧或双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脑挫裂伤: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受伤部位位于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感觉功能障碍、癫痫发作;还会出现较严重的头痛。
原发性脑干损伤:伤后立即出现昏迷,持续时间长,恢复慢。根据脑干损伤部位的不同,瞳孔可能出现不同的变化。此外,还可能出现呼吸、循环功能紊乱、顽固性呃逆、消化道出血等。
下丘脑损伤:表现为嗜睡状态或昏睡不醒;呼吸、循环功能紊乱;中枢性高热,可达 41℃ 或以上;尿崩症;上消化道出血;持续血糖升高。
继发性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典型表现为昏迷-清醒-再昏迷,此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血压升高、心率呼吸减慢等。
硬膜下血肿:病情发展迅速,出现持续的昏迷;可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症状;头痛、呕吐等高颅压表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慢性硬膜下血肿还可出现智力障碍、精神异常等症状。
脑内血肿: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失语、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局灶性癫痫;昏迷等。
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外伤后癫痫;
交通性脑积水;
脑外伤后综合征;
慢性创伤性脑病;
外伤后垂体功能低下;
阿尔兹海默病。
病因
闭合性颅脑损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闭合性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事故、殴打伤、跌倒或坠落伤和运动性损伤。当机械性暴力作用于头部后,使脑在颅腔内运动,对脑组织产生剪切、牵张和压迫等作用力,对脑组织构成伤害。
直接暴力损伤:加速性损伤,如殴打伤;减速性损伤,如交通事故损伤、跌倒或坠落伤;挤压性损伤,如婴儿头部产伤。
间接暴力损伤:如挥鞭样损伤、传递性损伤等。
导致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
打架斗殴;
发生跌倒或坠落等情境;
激烈对抗性运动。
就医
闭合性颅脑损伤是一类危急重症,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病情进展往往也很迅速,一旦发生应当立即就医治疗[3]。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闭合性颅脑损伤一般都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发生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均应当第一时间就医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进行处置及转诊。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闭合性颅脑损伤?
根据受伤情况及临床症状,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医生一般可以判断出患者是何种类型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并给以积极的治疗。可能需要进行的具体检查如下:
颅骨 X 线检查:可发现有无骨折及骨折的部位、类型。
头颅 CT 检查:了解损伤的性质、位置和范围;颅内出血和血肿的大小及部位。
头颅磁共振(MRI)检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 CT 检查的补充,对 CT 检查困难的病变有一定优势。
腰椎穿刺:用于测定颅内压,明确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具体受伤时间?受伤时的情况?致伤物是什么?
做过什么检查?经过何种处理?
患者伤后到就诊期间有什么样的病情改变?
既往患过哪些疾病?
既往服用过哪些药物?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伤的重不重?能不能痊愈?
有什么后遗症?
目前有什么治疗方法?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手术风险有多大?
治疗费用大概需要多少?医保可以报销吗?
治疗
闭合性颅脑损伤发生后,一般伤情较严重,病情变化快。正确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是救治此类疾病的基础。
如何治疗?
原发性颅脑损伤
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瞳孔、肢体活动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条件的应转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
保持呼吸道通畅。
医生会对症给予降低颅内压、神经营养、预防癫痫、止血、维持内环境稳态、激素药物等治疗。
亚低温治疗。
保证每日的热量及营养供应。
减少外界刺激,减少脑力活动,适当给予镇静、镇痛药物治疗,保证充足的睡眠。
继发性颅脑损伤
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
开颅血肿清除术;
偏侧颅骨切除减压术;
脑组织挫伤碎化坏死组织清除术;
血肿穿刺抽吸术;
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
此外,术后还需接受抗感染治疗及预防癫痫的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得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在经过积极正确的救治后,生存率与预后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合理的治疗手段,积极手术治疗与术后的精心管理是疾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病情较轻者,鼓励早期活动;有神经功能缺失和肢体活动障碍者,应进行康复治疗和积极主动的锻炼。
加强营养支持,适度高热量饮食,促进恢复。
合并并发症者,定期复查随访。
需要服药控制并发症者,长期系统正规治疗。
预防
本病可防可控,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生活中加强安全意识。
注意周边环境中可能潜在发生的风险。
遵纪守法,不打架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