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症状
头痛、头晕、呕吐注、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等是该病最典型的症状。
蝶骨嵴脑膜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蝶骨嵴脑膜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颅内压增高:头痛、头晕、呕吐、视乳头水肿。
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清晰(肿瘤影响视神经传导通路)。
视野缺损:眼球直视前方时,看不到两侧的东西。
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左或向右转动困难。
眼球突出。
眼睑下垂:上眼皮下垂。
嗅觉减退:对酒精、香水等气味有异常。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行走无力、不能走路,手拿东西不能等。
感觉障碍:对冷、热没有感觉、手脚麻木或感觉异常(如有虫蚁爬行感)。
癫痫发作:全身肌肉持续性收缩、眼球上翻、口吐白沫。
性格改变。
头部骨性包块。
蝶骨嵴脑膜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脑水肿
脑疝
癫痫
偏瘫
病因
蝶骨嵴脑膜瘤具体病因尚不明确。
蝶骨嵴脑膜瘤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哪些人容易患蝶骨嵴脑膜瘤?
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尚没有很确切的证据,可能以下人群容易发病。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蝶骨嵴脑膜瘤:
长期接触射线、农药、油漆、汞、铅等物质。
房间内有不合格的家具、瓷砖(其内可能有放射性物质氡注)或甲醛超标时,容易导致发生肿瘤。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蝶骨嵴脑膜瘤。
家族中有患类似颅脑肿瘤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痛、头晕;
恶心注、呕吐;
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肢体无力、行走困难;
嗅觉减退或异常;
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肢体抽搐、口吐白沫;
性格异常。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迷:呼叫、拍打不醒。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口唇发紫。
癫痫持续发作:肢体抽搐发作持续不缓解(超过 30 分钟),口唇发绀、出大汗。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蝶骨嵴脑膜瘤?
当医生怀疑蝶骨嵴脑膜瘤时,常通过患者的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CT、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进行诊断。病理组织检查(常作为术后的组织分析)是确诊该疾病的金标准。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检查头部肿块的性质;检查患者四肢肌力(肌肉收缩的力量),评估肌力等级;检查肌张力(放松状态下肌肉的张力大小)大小,若增大有助于诊断;检查视力下降程度;嗅觉检查,有助于判断嗅神经是否受损;眼底检查,检查是否出现视乳头充血水肿,可提示颅内压增高。
磁共振检查:能有效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周围受累情况。磁共振效果比 CT 更好,即使很小的肿瘤也能被及时查出。
CT 检查:CT 简单、经济,为非创伤性,可作为诊断颅内肿瘤的首选检查项目,并适合重复随访观察。CT 易显示颅内肿瘤的钙化斑,并可以通过肿瘤密度的改变做出诊断。但具有辐射,检查时需做好防护措施。
脑血管造影检查:该检查能了解肿瘤的血供以及瘤周静脉回流的情况,对减少术中出血和血管损伤、保护好回流静脉均很重要。脑膜瘤是富血管性肿瘤,术中易出血,若术前条件允许,建议进行脑血管造影,以便了解肿瘤的供血动脉,对于主要来自颈外动脉供血者,可行术前选择性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
X 线检查:可显示颅骨是否受到肿瘤的侵犯、压迫。
腰椎穿刺:为有创性检查,若脑脊液压力增高则提示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还可进行脑脊液细胞学分析,检查是否有脱落肿瘤细胞及是否存在感染。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若出现异常波形可能提示存在癫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出现多久了?
出现症状前是否有诱因?
还有其他不适吗?
家族中有人出现类似症状吗?
患有其他疾病吗?
之前曾接受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是否有药物过敏?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此疾病严重吗?导致发病的原因为何?
患儿需要接受哪些检查?
此疾病能治好吗?需要做手术吗?
治疗效果如何?如果不治疗会如何?
此疾病会遗传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保险能报销治疗的费用吗?
治疗
手术全切除肿瘤是本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在最大范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护周围血管神经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的关键。
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注物:常用药物如乙琥胺、丙戊酸、苯巴比妥等,可有效控制癫痫。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嗜睡等症状。
降颅压药物:甘露醇等药物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防止发生脑疝。不良反应少见,大量使用可能有眩晕、畏寒等症状。
神经营养药物:常用药物如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吡拉西坦等,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稳定神经元细胞、减少炎症物质的产生。不良反应有皮疹、恶心、精神兴奋、头晕等症状。
手术治疗
显微下肿瘤全切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医生治疗时会根据患者肿瘤性质、位置、大小等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蝶骨嵴脑膜瘤由于位置深、血供丰富,且与视神经、海绵窦、颈内动脉等重要解剖结构关系密切,术中极易损伤周围重要结构。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医生会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患者应予以配合。
其他治疗
放射治疗:对于侵袭到海绵窦内的脑膜瘤外科切除有难度的患者,以及残余肿瘤的患者,可进行放射性(伽马刀)治疗(通过放射线定向杀死残余肿瘤)。可减少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康复训练:对于有肢体无力、瘫痪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以利于早期融入社会。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治疗,疾病继续发展,肿瘤压迫周围脑组织,致使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如失明、偏瘫,另外颅内占位可导致持续的颅高压症状,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严重者可导致失明、脑疝的发生,可危及生命。
若早期诊断且及早开展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被治愈,肿瘤全切除后,肿瘤复发率低,症状常能得到改善。总而言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日常注意
具体的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观察伤口渗血、渗液的情况,每 2 天更换 1 次敷料;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密切观察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液量以及引流管有无受压、堵塞。
饮食:术后在没有吞咽困难注和消化道功能恢复的情况下,即可开始进食,从流质饮食(如米汤、鸡蛋汤、果汁等)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瘦肉粥、鸡蛋羹、馄饨等),后如无异常,咨询医生后可正常饮食。
运动:对于卧床的老年人,应按摩腿部肌肉、定时翻身、拍背等每天 8 次,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出现。具体情况需咨询医生,遵医嘱进行活动。
用药注意事项:当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畏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术后复查:术后 72 小时内复查头颅 CT 和 MRI 来评定肿瘤切除的程度。每年复查 1 次核磁共振或 CT。
预防
该疾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故仅对可能的相关因素采取防护措施。
针对可变的因素:
减少职业接触如农药、油漆、铅、汞、烟雾、射线的机会。
室内家具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避免有害物质超标。
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等有利于防治肿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