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胫后神经损伤,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胫后神经出现损伤,其支配的小腿后面、足底的肌肉及足底的感觉出现障碍。
本病无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股骨髁上骨折、膝关节脱位、肌腱压迫等造成的挫伤或贯通伤。长时间站立、过度运动、先天性下肢骨骼发育异常等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本病无分期分型。
本病可导致运动障碍使脚呈钩状、脚趾呈爪状;小腿至脚皮肤感觉障碍;足底皮肤溃疡。
挫伤应观察 2~3 月后再视情况手术,贯通伤应立即手术。手术时机的把握是关键。术后的康复锻炼是术后恢复的难点。
本病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小腿至足底包括运动、感觉在内的功能障碍及足底皮肤溃疡。
避免过度运动、避免外伤、注意先天性骨骼畸形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为本病的预防要点。
症状
足背屈外翻呈钩状、脚趾呈爪状、小腿至脚皮肤感觉障碍等症状是胫后神经损伤最典型的症状。
胫后神经损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胫后神经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钩状足:小腿后部肌肉收缩障碍导致脚不能跖屈(弓起)和内翻,脚背屈外翻呈钩状。走路时不能以足尖着地,足跟难离地,不能快步走。这是胫后神经损伤最常见的症状。
爪状趾:足内肌肌肉收缩障碍导致脚趾只能勾起,形态像鸡爪一样。
感觉障碍:小腿后外侧、足跟外侧、足背外侧、足底及各个脚趾感觉障碍。因为足部感觉障碍的区域与穿拖鞋时接触的部位大致相同,也称拖鞋式麻痹。
皮肤溃疡:局部皮肤缺损形成的创面,可以深达真皮层,它的底部常常有坏死的组织附着,边缘可凸起于皮肤表面。因为损伤较深,所以愈合较慢且留有瘢痕。
胫后神经损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足底溃疡。
病因
胫后神经损伤主要病因包括股骨髁上骨折、膝关节脱位、肌腱压迫等造成的挫伤或贯通伤。
胫后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挫伤:由于外力打击或者撞击导致损伤,但是受伤处表面未破裂。挫伤是胫后神经损伤最常见的病因。挫伤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股骨髁上骨折,即发生在股骨远端(远离身体躯干即胸腹部)关节外的粉碎性骨折,但也常常波及关节内,导致膝关节脱位,肌腱压迫。
贯通伤:外物刺伤人体又穿出受伤部位导致的损伤。常伤及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神经。
哪些人容易患胫后神经损伤?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发生交通事故。
需长时间站立、小腿发力的工作,如:建筑工地工人,流水线作业的工人。
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薄弱。
过度运动或者运动员。
参与暴力活动或能接触到枪支子弹刀具等。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先天性下肢骨骼发育异常。
先天性膝关节发育异常。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钩状足
爪状趾
拖鞋式麻痹
足底溃疡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该并不涉及生命危险,暂无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科
骨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胫后神经损伤?
当医生怀疑是胫后神经损伤时,将通常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MRI 检查,待 MRI 检查结果回报后,可能进一步通过神经传导检查和针极肌电图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有无胫后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寻找可能的病因,处理病因及避免再次损伤胫后神经。
MRI 检查:本项检查是运用物理技术对患者小腿及足部进行扫描后,重建出小腿及足部的图像。医生根据图像能够了解该部位周围解剖结构(包括骨、关节、韧带、肌肉和软组织等)以及具体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神经传导检查:本项检查是通过刺激神经来观察神经是否传导到各个部位,明确神经是否受损伤及损伤的位置、严重程度。
针极肌电图:本项检查通过观察肌肉的电生理变化,明确是否是由肌肉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这些症状多久了?
是否在外力打击、过度运动后出现这些症状?
做什么工作的?是否需长时间站立或小腿发力?
只有一侧下肢出现这些症状还是两侧下肢都有?
有没有感觉下肢越来越没力气,走路要拖行,足跟不能离地?
有没有感觉小腿到脚的感觉越来越不灵敏?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需要手术吗?
治疗后会影响走路吗?能完全恢复正常吗?
有什么不能做的活动或者姿势?
治疗
挫伤所致的胫后神经损伤可观察 2~3 月后视情况进行手术探查;若为贯通伤所致,需立即手术。
药物治疗
鼠神经生长因子:起到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和伤口快速愈合的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注射药物的部位局部疼痛、荨麻疹、头晕、失眠等。一般不需要处理。孕妇及处于哺乳期的妇女谨慎使用本药。
维生素 B1、B12: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
手术治疗
神经松解术:将神经从周围的瘢痕组织中松解出来,使得神经免受周围组织的压迫。神经松解术能够改善受损神经的血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即使只能部分恢复小腿及脚的感觉,也能改进小腿至脚的功能及防治溃疡。胫后神经受压迫时可采用此手术方式。
神经缝合术:为了接合离断的神经。适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原则上越早越好。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比如针灸、热敷、按摩,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对神经的营养,促进神经的恢复,以及缓解小腿和足部的不适。
康复锻炼:在恢复期逐渐增加小腿和足部的活动,进行抬起脚跟走路、仰趾训练,适当地进行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等综合活动的锻炼,辅助改善小腿及足部的功能。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或由贯通伤导致的胫后神经损伤,愈后较差,可发展为小腿及脚功能完全丧失、足底溃疡。
经过正规治疗后,挫伤导致的胫后神经损伤恢复尚可,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若为挫伤行保守治疗观察的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例如跑步、踢足球、跳绳等。
运用神经营养药物的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疼痛、荨麻疹、头晕、失眠等症状,不用过于焦虑。若出现严重荨麻疹或其他药物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做了神经松解术,术后注意保持敷料干净防止感染。手术伤口愈合一般需要 7~10 天。伤口愈合后可轻度活动促进小腿跟脚功能的恢复,防止周围组织的黏连。术后恢复期为 3~6 月。
如果患者做了神经缝合术,术后应用石膏固定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关节自然状态下的位置),4~6 周后去除石膏,逐渐开始练习活动。定期行神经传导检查评估神经恢复情况。
保持脚卫生,洗小腿或脚时试水温,40 摄氏度左右的水温最佳,避免烫伤及冻伤。洗后即及时擦干脚。保护小腿及脚,防止外伤。
换用比较软的鞋子,尽量减少脚的摩擦。
若已有溃疡,及时就医评估溃疡情况。必要时进行溃疡清创及运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避免车祸损伤。
在建筑工地的工人注意做好自我保护的措施如护膝、护踝等。
避免过度运动,不要长时间进行运动。
运动后或者小腿肌肉酸痛时及时放松小腿肌肉。
避免暴力等外力因素。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如有必要,手术矫正骨及关节发育畸形。